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情不自禁数次流下了滚滚热泪。乌江南岸,一哭贵州“干人”1934年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在危急时刻,毛泽东力挽狂澜,指挥主力红军避实击虚,向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  相似文献   

2.
汤胜利 《党史博采》2005,(12):20-22,36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但是,在那悲壮的长征路上,他也情不自禁地数度流下了滚滚的热泪。乌江南岸毛泽东挥泪送衣给干人1934年底,湘江惨败后,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过半。为挽败局,毛泽东力排众议,在王稼祥、张闻天等人的支持下,使仅存的红军主力,避实击虚,进入了兵力空虚的贵州省境。进入贵州境内的红军指战员们,惊异地发现,贵州的穷人分外贫困,被形象地称为“干人”。因为,他们的血汗,已被多达156种的苛捐杂税榨得一干二净。所以,红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向他们求乞的贵州“干人”。这中间,有老人、有小孩、有男人、有女人,…  相似文献   

3.
领袖的限泪     
黄纯芳  史宣 《党课》2011,(10):95-96
一代伟人毛泽东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无论革命战争年代形势有多么严峻,他都不曾有半点消沉,更不用说掉泪了。他先后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毛泽东虽然十分悲痛,但都没有掉泪。是毛泽东天生就无情吗?不!毛泽东感情十分丰富,而且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哪种情况下毛泽东最容易掉泪呢?  相似文献   

4.
济南英雄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革命烈士纪念塔”巍然屹立,四周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一大批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其中有一位烈士,毛泽东主席曾连续三次就他的牺牲作过批示,并亲自到他的墓前凭吊。是谁与主席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谁能享受如此的待遇?他就是原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黄祖炎。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泪洒长征路汤胜利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不轻易流泪,但是,在那悲壮的长征中,他情不自禁数度洒下了滚滚热泪。乌江南岸一哭贵州"干人"1934年底,湘江血战后,毛泽东在大多数同志的有力支持下,力挽狂澜。仅存的主力红军,按毛泽东的意见,避实击...  相似文献   

6.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数次流下了滚滚热泪。  相似文献   

7.
一代伟人毛泽东意志如钢,平时不轻易流泪,即便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泪。然而,在那漫漫长征路上,毛泽东却情不自禁地数次流下了滚滚热泪。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意志如钢的革命伟人,平时轻易不流泪,但是他在长征途中,情不自禁地数度洒下滚滚热泪。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终其一生,对他的知己、夫人、战友杨开慧烈士,真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这不仅表现在对烈士亲友乃至保姆的悉心关照中,而且凝聚在《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三首诗词里。毛主席诗词横空出世,大气磅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宇内寰中,尽行包举。但直接抒发个人感情的并不多。然而,在这类有限的长短句中,直接涉及到杨开慧的,就有3首。在所有已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除《七律·答友人》中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首对家乡的怀念诗中,也包含了对开慧的眷恋)之外,绝少出现“泪”字…  相似文献   

10.
陈其胜 《世纪桥》2008,(2):9-11
毛泽东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方法论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领域。毛泽东方法论研究,涉及“方法论”、“毛泽东方法论”、“毛泽东方法论思想”、“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等基本概念。把握这些概念,弄清它们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是深化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 ,笔者利用本人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献进行了一些版本研究工作 ,发现在一些有关毛泽东著作版本的著述中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问题。笔者先后写了“谁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晋冀鲁豫版《毛泽东选集》清样本和初稿本”、“关于《毛泽东自传》最早中文译本的再商榷”、“《基础战术》不是毛泽东著作”、“《态度问题》不是刘少奇著作”、“对‘《毛泽东自传》发现整理出版始末’一文的质疑”、“胶东新华书店出版《毛泽东选集》是翻印大连版吗 ?”、“关于《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一则疑问”、“1 93 6年没有出版斯诺有关毛泽…  相似文献   

12.
博览之窗     
毛泽东四次 点将要陈龙 第一次是1945年8月,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确保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人身安全,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和副部长李克农提出几个人请毛泽东选择,毛泽东问:“你们那里不是有个陈龙吗?”“有,就是这个同志的脾气不好。” 康生答。“听说他带兵打过仗?” 毛泽东又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文学界、影视界、教育界,相继掀起一股“寻找毛泽东”、“发现毛泽东”的热潮。进入90年代的第二个年头,这股热流更快地扑向了全国各地,一发而不可收。毛泽东又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毛泽东像章成为人们喜爱的纪念品,毛泽东邮票被集邮爱好者们视为掌上明珠,毛泽东的书籍几度脱销,毛泽东的颂歌不绝于耳,毛泽东的书法倍受推崇,……“毛泽东热”的浪潮还漂洋过海,波及到大洋彼岸。西方也出现了一股毛泽东著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主要代表作。毛泽东对“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这一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富有真知灼见。本文旨在阐述毛泽东关于“新文化”建设的若干基本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6.
1937年 3月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是有关“实事求是”问题的重要之作 ,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实事求是”的问题上 ,刘少奇和毛泽东各有其独特贡献。如果说 ,毛泽东是中共领导层中较早使用“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等概念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于毛泽东而较早使用“思想方法”、“工作作风”等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是最先对“实事求是”进行全新解释的人 ,那么 ,刘少奇则是先毛泽东而使用“实事求是”这一概念的人。如果说 ,毛泽东最初对“实事求是”概念的使用 ,基本沿用古义 ,那么 ,刘少奇则一开始就是从哲学高度、思想方法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相似文献   

17.
坚毅同志在《关于张闻天论著中的“三分法”观点》一文中,论及了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指出毛泽东同志对“中庸”观是肯定的。针对坚毅同志的这一观点,宋进、王玲同志专门撰文《应该全面理解毛泽东对“中庸”的论述》,展开商榷,指出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肯定“中庸”观。本文认为,双方的论争虽然有助于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但仅仅在肯定与否的层面上加以探讨是无法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的实质的。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对毛泽东同志这一评价的内在义理加以探讨,以此就教于坚毅、宋进、王玲同志及其他理论界同仁。一、毛泽东对孔子“中庸”评价的前后矛盾及他的“中庸”释义与“中庸”本义间的逆差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世界历史从此进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一球两制”新时代。“两个必然”不可避免,“两制”共存也不可避免。“两制”共存的历史,也是“两制”较量的历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何处理“两制”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主题。关于“两制”力量对比,毛泽东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战略判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战略思路;关于“两制”相处之道,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战略方针;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方式,毛泽东提出“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性”的战略构想;关于如何瓦解西方“和平演变”,毛泽东提出“警惕糖衣炮弹”的战略应对;关于如何应对西方遏制围堵打压,毛泽东提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总方针。毛泽东对“两制”关系的战略思考既有历史的局限性,也有其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曾讲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泽东的一生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生。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是“人民”。毛泽东缔造的新中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政府称“人民政府”,其军队称“人民解放军”,其法院称“人民法院”,其检察院称“人民检察院”,其广播电台称“人民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04,(12):46-46
由肖毅、胡敏编著,贺敬之题写内封,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评析及墨迹欣赏》一书,在毛泽东诞辰111周年前夕再次重印。该书选取毛泽东诗词73首,毛泽东自作诗词墨迹130幅。全书采用的是诗词评析与墨迹欣赏相结合的方法。诗词评析部分,由“解题”、“注释”、“内容”、“写法”四部分组成。“解题”主要针对题目等作解释说明;“注释”则对诗词中某些词语的来源提供例证,以便读者了解毛泽东诗词对古代典籍的继承与发展等情况;“内容”则扼要地介绍诗词所写的主要事件、人物、思想等。“写法”则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毛泽东诗词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