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隆昌石牌坊     
隆昌,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一座小城,古代曾是巴蜀交通要道。据隆昌县志记载,南北朝至隋唐以来,隆昌县一直是商贾云集、文人辈出的地方。一些官吏或当地颇有建树的社会名流,为了给后人留下“万古美名”或“扬善除恶”的思想理念,相继竖牌立坊。一些商人或名儒也极力效仿,拿出金银立下了一座座“孝道”、“善美” 以及“清廉”之牌坊……到明清年间,隆昌的孝子牌坊、功德牌坊、德政牌坊、百寿牌坊等各式各类牌坊已近70座,其数量、规模、工艺、种类堪称中国之冠。  相似文献   

2.
李乐  张建军 《前沿》2013,(9):7-9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古老的感情,爱国主义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文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回溯爱国主义在古代中国的表现,另一方面分析爱国主义与古代中国文化民族之间的关系,这能够帮助我们对传统爱国主义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和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既扩大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具有图示语言意义的符号,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古代建筑,无疑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诠释与表达。而作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组成单位,汉字"间"蕴含了中国古代人生理想的"所指"意义,以及此人生理想在建筑营建中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4.
从宽量刑情节是中国古代刑法对犯罪分子据以从轻、减轻和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情况。中国古代刑法典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从宽量刑情节的内涵的不断丰富,古代立法者对从宽量刑情节的执行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从宽量刑情节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从宽量刑情节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封建法制的破坏,充分体现了礼高于法的中国古代刑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法律缺乏独立的品格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礼的依附与从属,解析这一原因,需要从礼的内涵、儒家学派的影响以及古代法的实施等多个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方光华天人之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内涵非常复杂。天人之学中的天,并非完全等同于自然,天人之学也不止是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学说。本文选择其中三个问题试作论述。我认为在所述三个问题中,中国古代哲学有儒、道、佛三种理...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前,“圣经”、“圣诞”、“圣诞节”等词语已见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表达的意义与基督教的概念不同。将儒家经典视为“圣经”,反映了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和人们对儒家学说的尊崇。经历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冲击,中国历史上的圣诞节已为人们所淡忘,但传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  相似文献   

8.
余七子 《前沿》2008,(5):134-137
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否是法学,一直是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不仅有律学,也有法学,而且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具有中国历史特色的法学。笔者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论述:法理探讨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私法著书较早、内容结构简约;成文法是法律注释的依据,内容涉及面广,方法多种多样;判例研究呈现多样化形态;法学教育以官吏明法为重任,官学与私学相结。  相似文献   

9.
"文化人"是一个现代的概念.中国封建、宗法社会自古以来只有"文人"、"文士"的称呼:但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人"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指和所指,显然与古代的"文人"、"文士"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特定的天法关系为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产生了诸多以自然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法律思想 ,主要围绕刑德观、刑罚观展开。其自然主义的刑德观强调刑德并用、先德后刑、德主刑辅 ;自然主义刑罚观则强调刑以秋冬、明慎用刑、灾异赦宥。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的"个人"话语及其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玉 《思想战线》2004,30(5):99-102
中国古代只有"民"的概念而没有"人"的概念,"民"作为概念和范畴其意义是在和"君"以及"社稷"的相互关系中确定的。人在中国古代始终是第二位的。中国古代的"爱民"与"重民"始终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群体主义",本质上是"君主主义"。中国古代的个人观念与西方的个人观念不是相近而是相反。  相似文献   

12.
中西人体艺术反差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志 《思想战线》2001,27(1):98-103
在远古时代,西方女性裸体形象强调的是性崇拜,中国强调的则是生殖崇拜,带有明显的血缘内涵.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性崇拜在当时特定的大文化背景下,理所当然地演变为对于人体美的迷恋和创造,使人体艺术得以发展和繁荣;非常强调宗法观念和血缘继承关系的中国古代,则本能地反对"伤风败俗"、"诲淫诲盗"的人体艺术.西方非常注重人体形式美的塑造,并力图通过人的形体美去显现人的内在美;中国却非常注重人物神韵的传达和人伦的鉴识,甚至可以在"离形得似"中实现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西方绘画经历了人体画--有风景的人体画--有人体的风景画的演变过程,人体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绘画发展到南北朝时,由于受到玄学的深刻影响,很快便进入到山水风景画的成熟期,人体画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此,造成了中西人体艺术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议题之一,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影响着儒家理论思想风貌的变化,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观点的对立更加丰富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秦汉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孔孟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而荀子的思想日趋边缘。今天人们再来看这个问题,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持着人们后天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性这一观点,这对身处物质时代的人们才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黄泽 《思想战线》2007,33(5):105-110
20世纪的中国神话学在融汇中、西两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学界在以西方神话学重新系统复原中国神话的工程告一段落时,应对中国独特的神话类型和发展道路展开相关思考。从俗文学、古小说、神话3个层次内容的影响关联入手,有助于获取正确的神话信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因为少数民族神话借助汉文古籍、少数民族古籍与民俗、口传而传承,所以必须借助西方人类学理论方法予以挖掘、激活,这有可能是中国神话学独特的文本类型和表述范式。  相似文献   

15.
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节末 《思想战线》2001,27(6):59-62
传统修史惯制缺乏对古代美学史内在发展理路应有的关注,导致美学史史脉研究宏观上难以开展,微观上欠缺深度.中国的美学从起源上看是哲学美学,具有审美优先的特点.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是古代美学的两大品格,它们是内在统一的.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庄子美学和从玄到禅是两次大突破,先秦、魏晋和明清之际又发生了三次大综合.合理地确定基础文本对修撰美学史十分重要,因为基础文本中蕴藏着核心问题.以研究中国人的感情经验为内容、以严密的思辩为特征、以适当理论为指导,所形成的美学史,才是扎实的.  相似文献   

16.
朱庆跃 《桂海论丛》2006,22(5):11-14
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在于与“中国实际”之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上,更重要地体现在从思维方式、主要内涵、功能导向上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源远流长,成就斐然.音乐史学是介于音乐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分支学科,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发展历程,揭橥其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史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时贤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音乐史著的文本编撰体裁及其相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既是一本法律史书,亦是一本社会史书。它清晰而明确地论证了法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法不只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道德、伦理和信仰等价值观念,也调整和维护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法律与社会》一书第五章第一节的主题为"神判"。瞿同祖先生引经据典,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以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神判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神判与法律功能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中华伟大文明和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本文就什么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内涵,民族文化的科学创新进行了探讨,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1,27(3):58-60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并不是要西化,绝不能离开民族特色这个根,而是要在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的融通中实现转换,比如言志抒情理论的延伸与转换、意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文艺社会功能的拓展及其特殊性、神思妙悟式艺术思维的肯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