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强国家、弱社会的特征,国家对乡村社会拥有无所不在的统治权。从1980年代推行的村民选举制度,通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和村民选举的实践,逐渐实现了农民的有限自治。村民选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成果,它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促进了乡村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了农民的契约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民主精神,进而使乡村政治文化在结构上做出新的调整。在新的乡村政治环境下,民意成为乡村政治的精神基础,协商成为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诚信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社会,农民既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政治认同的主体。乡村治理必须以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而乡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又与农民的政治认同度息息相关。农民利益的实现需要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治理发展的目标是趋向乡村"善治",于是"善治"理念便对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开会作为乡村基层政治运作逻辑的一种常态化现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透过开会这一视角,深入乡村基层生活的本来面目,使我们对抽象的乡村基层政治运作有了实践性认识,这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符合乡村基层实际,达到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目标,真正体现了对乡村社会的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价值观与乡村民主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治”是当前乡村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然而“村治”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一方面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农民自身的政治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政治需求和政治理性。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体现了他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理性、魄力和勇气。由此,至少说明农民的素质不会阻碍乡村民主政治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刘勇 《岭南学刊》2010,(4):10-15
在当前社会快速转型时期越级上访、群体申诉、直接对抗等大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情况下,乡村治理所必须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社会资本构建遭到严重破坏,乡村治理绩效的下降给乡村的发展带来极大困境。破解这一挑战,需要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文化,完善农民制度化参与机制,创造农民制度化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乡村社会自律以形成农民制度化参与的条件,来为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转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有效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6.
陈朋 《学习与实践》2006,(9):97-101
调查表明,中国农村村民的政治参与状况在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有不同的表征。乡村政治参与关联于乡村政治文化,乡村政治文化的迥异源于乡村社会的精英政治化和政治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其政治功能的强弱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出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乡村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等新要求,然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存在着政治领导功能不强、政治组织功能失位、政治引导功能淡化、政治监督功能乏力等问题,制约了它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发挥。要从加强政治领导、强化政治引领、严肃政治生活、落实整治责任、加大政治监督等五个方面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转型过程中,乡村社会中现代传媒的介入,开始对乡村政治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个案村的实证分析,指出了现代传媒对于农民政治意识、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个人权威的影响,从而比较完整地勾画出了现代传媒与乡村政治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推直选制度创新在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推动了基层民主制度改革,直接影响了乡村公共政治生活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政治关系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并以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规范功能推进了乡村公共政治生活从基本理念、活动重心及所涉范围的多维度嬗变。  相似文献   

10.
乡村政治的发展因为取消农业税和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对乡村政治的研究也需要反思自己以前的进展,重新寻找自己的坐标。通过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研究的回顾,笔者认为受民主话语和选举话语影响的乡村政治已经进入“后选举时代”,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重心发生了变化,研究也相应需要提出自己的独立命题。就乡村政治研究未来开拓的路向,笔者提出了三个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2,(2):45-45
李斌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国家对于乡村社会的政治整合乃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在乡村地区的一项重要实践主题。建国后,中共领导的现代国家通过吸纳政治参与、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展开思想宣传劝导等形式,成功地实现了乡村高水平政治整合,因此得以在向乡村社会深入拓展基础性权力,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有了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重庆市綦江县石角镇丰岩村已被村民司空见惯的乡村现实,正在进行着缓慢的、微观的改良。农业合作社甚至有着更为宏大的可称作“乡村乌托邦”的美妙梦想。村民自治作为一项不同于原有乡村政治的制度刚刚嵌入乡村社会生活之中,就焕发出了它的生机与活力。从现实中的乡村社会看,确实也需要根据急剧变化的社会重建乡村组织。  相似文献   

13.
张百顺 《人民论坛》2014,(10):40-42
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与水平不仅是检验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还是衡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文章考察与分析了农民政治参与广度、深度、效度的三维空间,这有利于科学认识乡村治理中农民政治参与发展规律,构建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综合评价体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发展以稳定为前提,维护乡村社会稳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在政治信任式微之际,熟人社会的信任在解决乡村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熟人社会的信任对于解决大规模群体性冲突则显示其功能性不足,因此,建构农村政治信任是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国 《就业与保障》2023,(5):160-16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由于乡村治理能力不足,建设能力和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大学生作为时代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思想素质过硬。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于乡村建设,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对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完善、乡村人才资源的挖掘和培育、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生态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乡村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必然选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推行 ,进一步深化了农村改革 ,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推动了乡村政治的发展 ,为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乡村社会民主自治管理 ,也就是村政管理 ,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具有某种十分重要、不可忽视的行为过滤的功能 ,它一方面对政府的行为约束、筛选和过滤 ,另一方面也对村民及村社组织的行为约束、筛选和过滤。本文着重揭示这种过滤性界面的存在 ,其构成因素及其过滤机制。这种过滤机制对于维护乡村社会的自治民主、村民的利益 ,对于发展农村社会的经济和实现乡村民主政治目标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乡村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内容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的发展激活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独立人格和法治观念,同时这些意识和观念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政治参与实践的锻炼才能得以体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晓斌 《人民论坛》2013,(12):32-34
政治掮客是指以介绍政治权力的出租出售为手段而获取中间利益的人.在当前体制下,政治掮客的存在对农村村民自治的建立、村民自治所需资源的获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破坏了自治四原则,制造了新的社会不公与乡村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20.
李相银  陈树萍 《求索》2011,(2):210-212
在中国当代乡村叙事中,"身体"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对象。在赵树理、柳青的新中国乡村叙事中,"身体"在革命、劳动等话语的操控与规训下获得了异形生存的可能。1980年代以来的"文革"叙事文本则对"身体"寄予了突破政治禁忌的厚望。而在1980年以后的大部分乡村叙事中,"身体"不仅逐渐成为它本身,在"去政治化"叙事之时又奔向了"欲望化"叙事,走上了悖反的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