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当代世界发展的全球化态势,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构成邓小平“全球性”思维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审察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寻求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途径与目标,并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认识中国发展的全球意义。邓小平以辩证意识认识和处理全球性与民族性矛盾,从而在复杂的形势中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其中所含蕴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中国现实与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市场经济存在的全过程。这一基本矛盾的存在,仍然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正确认识并利用这一矛盾,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矛盾根本不同于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在分析私有制市场经济时,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抽象考察,揭示了市场经济中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的总结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在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然终结和转向社会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在各个方面发生新变化 ,但对私有制的扬弃还不彻底 ,也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 ,不可能改变其历史进程的最终结局。由于扬弃私有制需要一个过程 ,各种内在矛盾又没有达到尖锐化的程度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分发挥改造社会的历史主动性 ,也还需要经历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 ,资本主义仍具有生存发展的弹性机能和生命活力。其历史进程的终结必将是长期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 1989年春夏,在我国出现了一股私有化思潮。这股思潮主张将我国的公有制企业全部或大部转变为私有制企业。全面推行国有财产个人化,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据说只有如此,中国的面貌才能焕然一新。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是用釜底抽薪之法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经济学视阈中,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私有制度具有天然合一的特性,其内含"经济人""无形之手—放任自由信仰""效率—公平互抵"等充满争议的理论假设。其中的"经济人"假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这个假设体系的基础和理论质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此作出了最早且明确的阐述,之后,由约翰·穆勒将之归结为"经济人"假设,帕累托进而将"经济人"概念引入西方经济学理论视阈中。"经济人"假设认定私有制经济符合人类最为"真实和唯一"的本性——利己性,在"看不见的手"牵引之下,自私的本性及私有制经济将最大化地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利益,这个理论杠杆有力地撬起了功利主义维度的市场经济道德支柱,并论证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相融合的天然合理性。文章首先对"经济人"假设与私有制经济作出批判性考察,尝试把这两个因素与市场经济剥离开,并将市场经济还原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机制,接着分别对作为"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与公有制经济高绩效命题及其历史实践作出辨析,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必然相遇而且能够相容的问题作出了肯定性回答,而这也彻底消除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命题中可能蕴涵和产生"公有制经济将逐渐被私有制经济所取代"的疑虑。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解放看“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要义──兼论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的主题鲁从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有一段名言;"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相似文献   

8.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毛泽东同志就非常重视技术革命,并对此做出了专门的论述,阐明了技术革命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技术革命的方式方法等,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也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之一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提出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那么 ,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就构成了一对矛盾。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对矛盾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这对矛盾的运动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分析研究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含义 ,探讨了社会主义和私有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普遍意义等问题 ,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科学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