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严以新 《群众》2007,(6):17-17
江苏东临大海,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全省沿江港口充分发掘和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谱写了江风海韵的华丽乐章。一线长江——沿江港口的天然资源。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和沿江港口的建设。江苏13个省辖市中有8个市地处沿江,面积占全省47.3%、人口占55.2%,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省的90%左右,是江苏经济的核心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基地。  相似文献   

2.
《江苏政协》2010,(3):21-22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沿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扬州口岸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全市开放型经济的提升。目前,扬州口岸拥有16个万吨级码头泊位,其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4,(2):17-19
江苏省江阴市是一座滨江城市,沿江是江阴的一大优势。进入新世纪,江阴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新一轮沿江开发的战略部署,大力度推进沿江开发建设。在沿江开发实践中,我市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立体性开发、开放型开发、可持续开发、联动式开发和人本化开发五大开发并举的新路子。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4.
《政策》2010,(6):F0003-F0003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滨江园林城市。近年来,该市抢抓长江开发新机遇,科学制定规划,确立了“发展沿江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的发展目标,围绕与武汉新港的规划对接、项目对接,突出抓好港口建设、岸线开发、功能配套和项目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沿江经济带新引进项目1241个,开发利用长江岸线31.6公里,  相似文献   

5.
沿江,是江苏发展的新优势,如何推动沿江开发,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从张家港市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沿江开发必须走大企业、大物流、大载体的思路,才能获得大的发展。沿江开发应该姓“大”。近年来,张家港市紧紧抓住沿江开发的先发优势,着意培育大企业、发展大物流、建设大载体,努力构筑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在新一轮沿江开发中抢得了先机。2002年,张家港沿江地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7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港口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8)
<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港口竞争压力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新要求,江苏亟需通过加强港口要素资源整合,引导港口良性竞争,深入推进江苏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加快实现港口现代化、港群发展有序化和跨区域港口一体化,有效提升江苏沿江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目前,江苏沿江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已超过60%,可成片开发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所剩不多,总体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 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不仅在于标志着我国特区经济的深入,而且在于揭开了沿江经济发展战略的序幕;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标志着湖北沿江经济发展的振兴,而且在于掀起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高潮。双发展极的确立,进一步强化了湖北沿江经济带和武汉市的战略地位。我们认为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湖北省和武汉市沿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应该是:参与浦东、服务三峡、内部崛起、普遍开花。只有善于集聚内力,巧借外力,结成经济纽带,实现内外循环,才能在较短时间内牵动湖北沿江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发展极:浦东开发与三峡建设的双极效应  相似文献   

8.
杭邦华  尤健  陈伟龄 《群众》2007,(6):24-26
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载体,开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往往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特色和水平。在沿江开发战略启动4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沿江八市,重点采访了各市的开发园区。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我们依然捕捉到了沿江地带开发园区建设和发展的亮点,感受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郭胜伟 《政策》2011,(9):49-51
长江岸线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水域、陆域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武汉沿江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条件优越、发展环境优良,具有不可多得的港口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武汉沿江产业发展,科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沿江产业发展体系,对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8,(22)
正港口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带动产业集群崛起的载体支撑。改革开放以来,背靠丰富的水运资源,江苏港口打通沿江沿海"任督二脉",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长江中上游地区55%以上的转运物资和20%的集装箱吞吐量在江苏沿江港口完成,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70%以上的海进江煤炭、80%以上的外贸进口铁矿石也在江苏沿江港口中转。连云港港约40%的吞吐量是为沿陇海线及江苏周边省份服务,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因此,大力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江苏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海洋强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当前,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客观上已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伴随、相适应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区域文化整体联动、共同发展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在我省,抓住沿江开发的契机,大力推动沿江文化带建设,不失为推动区域文化共同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建设沿江文化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沿江开发的战略。这一战略对于优化沿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调整产业布局,推动苏南苏中…  相似文献   

12.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4,(9):6-7
正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努力建设西江流域港口枢纽城市4月16至18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来到贵港市就抢抓珠江-西江经济带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建设进行调研。彭清华强调,贵港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加快融入粤港澳经济圈,做好做足"港口经济"和"沿江开放"的大文章,努力建设西江流域港口枢纽城市。要通过西江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特别是港口集疏运体系,依托黄金水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形成一批临港工业基地和大型商贸物流中心。刘宇/摄  相似文献   

13.
去年年底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专题节目《再说长江》,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沿江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合肥市被作为沿江“科技城”进行了专题报道。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已把我市经济建设从多层次、多领域融入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大潮之中。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能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全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更得益于由沿海、沿江向内陆辐射的改革浪潮的推动。为顺应历史潮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我市在1993年初适时提出了“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建成著名的科教城、园林城、家电城;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经济区乃至长江经济带以科技为先导的重要加工工业基地;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大城市。1995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尽快把合肥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去年12月,中共合肥市委在《关于制定合肥  相似文献   

14.
洋山深水枢纽港于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泊位的历史,极大地提升了黄金水道在国际航运竞争中的能级。以洋山港为核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国家发展战略,对包括武汉在内的长江流域各港口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武汉理应积极应对洋山港开港,大力加强沿江港口建设,合理规划临江重点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和形成长江流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最终推动东、中、西部经济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在我国经济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而推动长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加强与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是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一、必须加强与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1、落实国家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长江沿江地区是我国本世纪19个重点开发地区之一。目前,浦东开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势头很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沿江地区也基本形成了开放格局,已经有9个开放城市和一批经济技术及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加快沿江地…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3,(12)
近年来,太仓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出新的特色。面对当前沿江开发“百舸争流”的新形势,太仓市不仅在经济上将继续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将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各项文明创建要素建设,争当沿江文明带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7.
《政工师指南》2010,(3):F0003-F0003
企业发展的近期目标 抓住内河航道建设大发展的机遇,立足于航道,积极参与内河航道相关项目的建设,力争在市场占有率、综合实力、社会美誉度等方面在全省航道队伍中排名第一:在内河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沿江、沿海的港口与航道建设方向发展,力争成为港口与航道一级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发展》2014,(4):89-8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发展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上谈到建设长江经济带问题。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要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  相似文献   

19.
毛伟明 《群众》2007,(6):7-8
新一轮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在认真研究世界大江大河成功开发经验、国际资本及产业转移趋势、江苏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为江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自2003年6月实施以来,沿江各地和省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沿江开发的指导原则和总体规划,快速、有序、健康地推进新一轮沿江开发,沿江地区进一步成为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0.
开发开放沿长江地区是开放沿海地区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东面直接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在境内又面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2公里。湖北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心,开发潜力大,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沿江地区大中城市多,交通便利,武汉是闻名于世的“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汽车、电力等工业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科技力量居全国第三位;水能、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中国南方四大商品粮棉基地之一。中央加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沿江重要省份的湖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湖北沿江地区现代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央作出了沿江开发开放的决策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沿江两线开放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大加强了机场、码头、道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武汉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加快了农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三峡地区的移民搬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