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有言: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1984年,中国第一家保安企业于深圳蛇口诞生,自此,中国保安业经过近30年的风雨历程,截止到2010年底,其从业人员已达到421万人。作为重要的治安社会力量和辅助警察力量及警务改革的重要战略措施,保安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紧密相关,认清了中国社会结构也就从本质上把握了保安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向。  相似文献   

2.
该文指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近现代的转型是在西方的现代化及其观念的影响下发生的,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要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其前提和根本是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黄三平  许宪国 《求索》2012,(8):154-155,141
汤显祖"临川四梦"蕴含了深厚的讽世意识,讽世内容大致可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人性三个方面。讽世意识贯穿于"临川四梦"始终,"临川四梦"的讽刺是多指向的,讽刺最多的是仕宦人生和官场。"四梦"之讽世既是汤显祖所历所感与思想的表述,亦是时代革弊的强力表达。  相似文献   

4.
“五本”论     
弓克 《今日浙江》2006,(16):35-38
人贵务本。务本之要,在务“五本”(这里的本,指“根本”,乃哲学价值论概念,而非哲学本体论概念):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五本”乃人生之本。世以人为本“世以人为本”之“世”,乃世界之“世”,乃为人世界之“世”。世界,可分为“自在世界”和“为人世界”。为人世界,应以人为本,应以人为主体。过去我们往往较多地关注人以外的世界,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人总是为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存在着,而不是为自己而存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一步要求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生存和发展的命运。这意味…  相似文献   

5.
周本顺 《传承》2011,(16):4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中国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的国情、根本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6.
周本顺 《传承》2011,(6):40-40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中国与西方国家根本不同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的国情、根本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统一战线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呈现出显著的社会化特点,社会化取向是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深入剖析这种社会化趋向、探讨其内在的实践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是统一战线社会化的根本动因,统战工作应从更新统战观念、提升统战意识、创新统战工作机制等角度来积极实现自身的社会化转换,对统一战线社会化的各方面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是"思想体现现实"的"理论"与"现实趋向思想"的"实践"的统一。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就是"思想体现现实"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趋向思想"的"实践逻辑"这种"双重逻辑"的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国,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生活的根本标准。这究竟是把一个由历史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成立的根本标准具体化为此时此地的标准,还是根据此时此地的情况而选择了一个现实需要的标准呢?许多意在强化这个标准的论证都从历史规律的角度证明它的普遍永恒性。我以为,这种论证不仅与当代人类价值标准趋向复杂化的实际情况不符,而且模糊了我们此时此地确立生产力标准的两大实质。不明确这两个重要实质,就谈不上真正确立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上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表述着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一段困境。当下的中国正攀爬在倒"U"形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泰晤士河曾经看不到一条鱼;日本琵琶湖治理近30年方见成效;美国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6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于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近30多年工业化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存在决定治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治理。中国社会治理的目的不在于对社会管理技术名词上的革新,即"统治""管理"向"治理"的飞跃,而在于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稳健发展,维护人民和国家的最根本的利益。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和全球化情境下,谋求做到国家、政府"治理社会"向国家、政府和社会共同治理、相互治理转变,将社会治理社会成为国家治理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4,(9)
<正>经济学上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表述着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的一段困境。当下的中国正攀爬在倒"U"形曲线陡峭的上升区间。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成为工业大国而不曾遗留环境破坏问题、付出艰难治理的代价。泰晤士河曾经看不到一条鱼;日本琵琶湖治理近30年方见成效;美国洛杉矶治理光化学烟雾60多年……中国的工业化起步于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近30多年工业化发展迅速,也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它的理论主张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正确方向。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充分体现出了其具有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撰文,阐述十六大对党的性质表述的重要意义。 文章说,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所必须解决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进一步表述,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趋向,即辩护与创新。辩护的趋向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的历史本体论思想的认识论基础进行说明;创新的趋向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并未系统加以表述的历史认识论观点加以阐发。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网络社会治理观。其核心内涵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技术与人才发展、完善互联网法治建设、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习近平的网络社会治理观是新时代中国网络社会治理实践的根本遵循,也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以来,一直否认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近一个多月来,在他的带领下,台湾当局以及“台独”分裂势力再次掀起一股否定、攻击“九二共识”的逆流。他一改往日羞羞答答的态度,罔顾起码的事实,十分蛮横地声称“根本没有两岸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反映了时代要求,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人类文明大道,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反映了时代要求,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时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人类文明大道,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正"立身求作万矢的,著论当为百世师。"这是梁启超在学术上的追求。作为曾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位大师,梁启超在探求中国社会改良道路之外,在治学为师方面同样辉耀后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人生最后的36年间,每年平均写作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其思想、文风对中国近世之文化走向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