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民族对某些颜色特别崇尚,譬如,彝族视黑色为高贵,汉族以红色为喜庆,而藏族则特别喜欢白色。藏族姑娘出嫁,新娘乘骑的马一般是白色;过藏历年,藏民喜欢在堂屋的板壁上用白色粉末涂抹一行行圆点;大喇嘛出门,要在门口用白粉撒出吉详图案;邻里友人有了添丁之喜,所送礼物是塞满白羊毛的细瓷碗;新楼落成后,石墙上要用白浆勾画出多种图案;恭贺乔迁之喜,通常送一碗白色细盐或大米。这些现象都表明,藏族是如何重视白色的,把它看成是吉祥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藏族婚礼     
云南藏族青年多自由恋爱,结婚的过程分为说亲、迎亲、接亲、入洞房几个步骤。 藏族婚礼中,最离不开的是酒和歌。迎亲时尚未进入女方家时,迎亲的队伍必先在女方家门口唱几曲。进了家之后还得唱几曲、舞几次。接亲时又有接亲的调,同样走一段路,唱上一曲,直到把新娘娶进家。同时沿途都有捧着美酒的亲属沿路恭迎。 在藏族婚礼过程中最独特有趣的,则是在这个婚礼期间,所有来参加婚礼的村民百姓,亲朋好友之间展开的一次大规模的“调侃”(说笑活动)。在婚礼期间,所有的村民,不论长幼,都可以在婚礼席间,以玩笑的方式,批评指责自己认…  相似文献   

3.
秘鲁姑娘做了美国新娘 在美国田纳西州的莫弗里波罗地区的一座农场里,生活着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埃米尔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田纳西农民,长得精壮,脾气粗暴。而妻子特莱莎·丽芙拉来自秘鲁的一个小镇。  相似文献   

4.
大陆新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台湾的一项统计表明,从2000 年累计到2003年1月底,在台申请身份登记的大陆新娘已达62619 人,若包括以短期护照居留的大陆新娘,累计在岛内大陆新娘有10万人以上。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更表现在,大陆新娘的流入地是台湾,由于海峡两岸长期分隔,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并且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使得大陆新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要克服一般流动所引起的地理距离、生活习俗、文化差异等问题,还要面对因台湾当局的歧视性政策带来的艰难境遇。  相似文献   

5.
本刊记者 《人权》2011,(1):56-59
无论是在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自西藏日喀则拉孜县的农民艺术家表演的《飞弦踏春》,还是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上,把有着“世界屋脊”和“雪域高原”之称的西藏及其独特的藏族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全世界游客面前,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都得到了展示,为海内外观众奉献了一场“非遗”盛宴。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对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中国政府在保护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最近几年,  相似文献   

6.
彭浦新村街道位于闸北区的北端,是一个原以产业工人居住为主的大型老社区,户籍人口超过12万。1998年,街道内新建了一所以藏族学生为主的藏汉合校的初级民族寄宿制中学——共康中学,共有来自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阿里、昌都、那曲等西藏自治区诸多地市的藏族学生550多名。建校以来,每年都有140名藏族新生入学,在上海度过4年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 如今,都市女性生活品质在悄悄地改变,美容业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我们身边,一种新兴的美容职业已悄然走入温州,走进我们的生活,那就是“新娘秘书”。结婚是一生中的幸福历程,但是过来人都知道,结一次婚不亚于经历一场身心倍受“折磨”的“战争”。其中繁琐的过程令新人们难以独自招架,仅新娘的外“包装”这一项程序就够繁重了。通常,准新娘们会叫上准新郎、姐妹或闺中密友为自己出谋划策,精挑细选。但是准新郎也有他要忙的事情,老占用闺中好友的时间也有些过意不去,独自一人选购东西又显得有些孤单,于是,烦恼来了,这样的烦恼是市场带来的信息,“新娘的烦恼”孕育出了“新娘秘书”这一新职业。“新娘秘书”也被称为“职业伴娘”,最初来源于新娘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来西亚与中国、东盟国家之间关系日益紧密,马来西亚华人发生跨国婚姻的现象日益常见。玻璃口新村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广西籍华人新村。从第一批外国新娘——印尼华人嫁入新村开始至今已有20余年,第二批是泰国新娘,第三批是越南和中国新娘。作为跨国移民而来的外国新娘,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印尼新娘嫁入时间最早,较易获取公民身份证;泰国新娘保持原乡文化最浓;中国新娘多假结婚;越南新娘勤劳,婚后生活较为困难。玻璃口新村跨国婚姻是马来西亚华人跨国婚姻的缩影。  相似文献   

9.
1985年,上海“智力援藏”,在上海市回民中学开办了西藏班。从1996年开始,上海西藏班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每年招收来自拉萨、日喀则地区的学生160名。为了把上海的西藏班办得更好,上海市政府决定将西藏班从回民中学迁往位于彭浦新村内的上海市共康中学。共康中学是一所以藏族学生为主藏汉合校的少数民族寄宿制初级中学,肩负着为西藏和上海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目前在校学生中来自拉萨、日喀则地区的藏族学生600多名,4个年级,20个教学班。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9,(2):58-58
2月24日一大早,寒意甚浓,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外聚集了数百名观众。他们中既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藏族学生,也有白发苍苍的藏族退休干部,还有许多自发前来的民众,他们正在这里等待“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览”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在台北,我参加了一个大陆新娘抗议待遇不公的记者会。当得知我是北京《人民日报》的记者,一位大陆新娘竟激动得和我热烈拥  相似文献   

12.
朝鲜新娘不但要穿质地最好、款式最新的红裙子,而且必须戴一顶用各种鲜花缀成的花冠。所以,朝鲜人称新娘为“花冠新娘”。  相似文献   

13.
德龙 《两岸关系》2003,(1):37-38
2002年暑期后,台湾许多学校在开学时赫然发现,学生中新增了许多外籍新娘子女,部分县市学校外籍新娘子女占所有新生比例竟已经高达五分之一,澎湖县等部分偏远地区学校甚至达到二分之一。外籍新娘子女入学进入高峰期,显示外籍新娘在台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族群。  相似文献   

14.
“股长,你就像我们的亲哥哥!为感谢你的关心帮助,我们把这条从家乡带来的哈达敬献给你。这是我们藏族古老传统的礼节,它象征着我们诚挚的情感和对美好军营生活的向往、追求……”邓声忠──成都军区驻滇炮兵某团政治处组织股少按股长。扎西罗亚、百增旺久、次县桑珠、罗布扎西、次仁平措、顿珠伟色、洛桑尼玛、布穷、扎西罗布,是邓声忠所在部队来自“世界屋脊”的9名藏族士兵。今年初春的一天,当9名藏族战士手捧哈达,相约来到邓声忠寝室,用雪域高原传统圣洁的礼节向他表达诚挚的谢意时,人们才知道他与9名藏族战士割舍不断的深情厚…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16日,凤州小城的玫瑰酒园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鞭炮声,一对新人的婚礼正在这里举行。突然,一年6岁左右的漂亮女孩手捧鲜花,奔向新娘高喊一声“妈妈”。顿时,热闹的大厅刹时变得平静,正当来宾画面相觑时,新娘已满眼泪花地将小女孩紧紧搂在怀里:“娟儿,我想你想得好苦啊!”看到眼前的一幕,人们纷纷猜测:小女孩与新娘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6.
<正>8月26日至31日,由重庆市台办、市妇联、长寿区共同主办的第九届"月是故乡明——台湾重庆籍新娘故乡行"活动在重庆举办。活动邀请到台湾民意代表、台湾新住民发展与交流协会荣誉理事长林丽蝉,台湾金门县长杨镇浯及夫人张娅玲、中华重庆在台文化交流协会率领渝台婚姻家庭及代表人士共计115人参访团来渝。其中36名台湾重庆籍新娘携眷属回乡省亲参访,了解大陆发展情况,感受来自"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共叙亲情和乡情。  相似文献   

17.
易靖茗 《台声》2013,(6):86-89
来自台湾省台中的邱崇源,从23岁列39岁,从本科刮博士,再到独立行医,娶了美丽的大陆新娘,16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和事业全部交给了大陆,交给了南京这个让他很喜欢的第二敞易。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2013,(10):F0004-F0004
2013年9月12日上午,第一期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公安民警专业证书班开班仪式在公安大学举行,来自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藏区少数民族的100名民警将在公安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培养。公安部人事训练局、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15日中午,在北京一家豪华酒店富丽堂皇的婚礼大厅中,一个身穿洁白婚纱的中国新娘,甜蜜地手挽美国新郎,款款走上红地毯,喜悦地向前来祝贺的亲发挥手致意。引人注目的是,新娘年轻美貌、满面春风;新郎两鬓斑白,精神矍铄。新郎不是西装革履,而是身穿美军陆军少将军装。更引人关注的是,新娘和新郎的特殊身份——新娘是荣膺“中国首席战地女记者”的凤凰卫视当红女记者隗静,新郎是曾经陪同尼克松访问中国、曾经飞越太空、指挥过几场重大战役的美国陆军少将赫伯·布莱恩特(Herb)……  相似文献   

20.
都匀     
《小康》2020,(12)
正(图1)苗家喜事格多苗寨作为"黔南最美苗族旅游苗寨"建设示范点,距都匀市中心区36公里。结婚是这里年轻人的大日子,场面极具民族特色。娶亲队伍扛着满载着祝福的嫁妆"服装锦被,箱柜家当,鸡鸭飞禽,献礼生猪",走过女方生活的天地,一路肩扛担挑走到男方家中。新郎则接过新娘家的伞,罩着新娘,相扶相生,帮助新娘融入自己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