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一段情感摆在面前,你的态度决定你的幸福。对待爱情,那些尚在犹豫的未婚女性认为, 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抢”也没用。而有的人则认为,面对自己心爱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爱是等不来的,要去争取,才不会遗憾。到底应该等爱发现自己,还是应该抢占先机主动获得爱?本刊联合新浪网作了下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爱情是一种遇见,不能制造也不能预期,一个人的时候,爱情会寂寞;两个人的时候,爱情会麻烦。爱与不爱,与结局无关,今天就是永远。爱情是一种遇见,朋友是一种遇见,两个气息相对的人,遇见了就成朋友了;而一百个气息不相投的朋友,交往了一辈子,也不能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3.
张有才 《求索》2012,(3):101-103
黑格尔认为,爱是自然形式的伦理,是两个人在彼此身上得到承认并发现自己,与对方合为一体,这就要求爱慕者双方抛弃自我独立性;而婚姻则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这给当代中国社会的爱情婚姻的启示在于,爱是一种牺牲和舍弃,爱只有在抛舍中才能取回自身,而婚姻不应该为激情所破坏,应用婚姻伦理的、精神的方面来消除那些不稳定的感觉和任性以维护婚姻的稳定。因此,爱从步入婚姻的那一刻起就不应再是任性之爱,而应升华为伦理性之爱,并最终积淀为亲情之爱,"爱"只有在爱情、婚姻与家庭中不断运动和升华才能圆满自身。  相似文献   

4.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人的“情人节”。时下中国人特别“崇洋”,把外国人的节日拿来当作自己的节日,这叫时尚。于是乎民族文化的捍卫者疾呼:其实,中国人应该过自己的节,中国不是也有个表达爱情的节日吗:它是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又称叫“七夕节”。可是,时尚无情,作为社会主流的年轻人偏偏不把牛郎织女当回事。临近“情人节”或到了“情人节”,马路上也好,商场里也好,写字楼中也好,到处可见年轻人“躁动不安”的身影。向心仪的女孩献上一束玫瑰、一盒巧克力或一瓶香水,成了追逐爱情的男孩们的“必修课”。那些“狡黠”的商人们,也抓住机遇试图大发“爱情财”:春节还未过去时,就蠢蠢欲动地炒作起“情人节”题材了。  相似文献   

5.
爱与理性     
爱与理性假哲人告诫人们不要为爱而结婚,因为爱不能持久。那就等于医生教人不要睡觉,因为睡了会醒。人一觉醒来会觉得很开心。彼此热爱的夫妇,比缺乏爱情的夫妻活得更丰盛美满。爱使人充满柔情,激情淡却后,柔性尚在。爱与理性...  相似文献   

6.
电影人似乎越来越爱过情人节了,近年来贸岁档均“延期”至这个“洋”节便是明证。在真情与假意参半、两性关系愈发自由、爱情净度韧度总遭腰包及三围考验、婚姻保卫战常常打响、闪离不时、闪婚超速的情境下,“将爱情进行到底”不再仅仅是个片名,类似题材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与审美价值,并很有市场。  相似文献   

7.
常萍 《公民导刊》2004,(3):36-36
“青少年犯罪”这个词就像一道重重的鞭痕,烙在每个有良知的人心中,让人一想起,心灵深处就产生挥之不去的疼痛感。正值花样年华的他们,本应该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里,但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他们自己亲手断送了。为什么他们年纪轻轻就会有那么冷酷的心理?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变成这样?作为一名检察官,每当翻开那厚厚的卷宗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毁灭他们的是自己?是家庭?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爱情是什么?它对于感受到爱情的人,又不需要用任何一个字来说明。爱情的存在有时就是一种感觉,只有被爱浸染的人才能体悟出那种美妙的幸福,李征和小霞的眼神里就写满了这种幸福……轻松、安宁、甜蜜。  相似文献   

9.
文化快餐:量大吃不饱刘宏森(上海《青年学报》杂志编辑)如今30岁左右的人或许还记忆犹新:邓丽君的歌是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代表身份进入当代大陆青年的生活之中的。在邓丽君登陆之前。大陆青年,总是被告知大寨老英雄贾进才的那碗“冰碴饭,”或是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结起来就是一条“斗争!”这似乎构成了那个时代大陆青年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当这样的青年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时,一些人震惊了。邓丽君告诉大陆青年的是:生活不应该是“冰碴饭”和“斗争”,而应该是“美酒加咖啡”和“爱自己、爱他人”的“小城故事”。邓丽君的歌所以能在大陆青年中独领风骚好几年,并成为今天青年人争相抢购珍藏的经典,根本原因就在于邓丽君的歌带给当代大陆青年把握生活的新的方式。以邓丽君的歌为代表的港台文化对当代大陆青年的影响是深刻的。然而,这种影响在邓丽君之后却消弱了。大多数港台流行歌曲基本上都是对邓丽君的重复和摹仿,是“美酒加咖啡”的更为拙劣的翻版;被翻来覆去唱了10多年的“爱”,似乎也越唱越少了“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清纯和“小城故事多”的温馨。在邓丽君之后,港台文化提供给大陆青年的主要是量的积累:铺天盖地而来的永无休止又曾似相识的“肥皂剧”,有病  相似文献   

10.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9,(14):22-25
“人吃五谷杂粮,就要排泄。渣滓不去,清虚不来。家庭也是一样,有了开门七件事,就要产生垃圾。”早在几十年前,文学家梁实秋就发现,“如何处理垃圾,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95.1%受访者感觉流行歌曲大部分都是爱情主题 河南郑州市民刘红琳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疯狂的追星族。“每天都在哼唱那些情情爱爱,小小年纪怎能不受影响?想让她听健康向上的歌,可市面上太少,她也根本不喜欢,做家长的能不急吗?”  相似文献   

12.
爱情经济学     
爱情经济学的出发点。西方经济学的出发点是以一定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对于爱情经济学来说,就是在自身条件受到约束的情况下,找到最满意的爱人。 沉没成本: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沉没成本,就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不应该考虑以前可以怎么做,而只应该考虑以后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爱情经济学也是这样,一个人选择爱人,不能是老是想着以前曾经有过多好的机会,而应该考虑在现实情况下,怎么样才能找到最满意的爱人。所谓“逝者不可追”就是这个道理,但偏偏有很多人把这个道理忘了,徒自懊悔,甚至又错过了许多新的机…  相似文献   

13.
宋凯 《中国保安》2013,(15):7-15
保安行业成立至今己近30年,而读书与保安这两个词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似乎难以联系在一起。一直以来,社会上一些媒体和群众。认为保安员只是一群文化层次不高的人。保安工作只是一份不需要多少知识就能从事的工作,如果偶然间出现保安员考上大学、保安员著书的现象,就会成为舆论焦点,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炒作效果,似乎保安行业中出现“文化人”就显得不正常。其实不然。保安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涌现出许多喜读书、爱学习的人,高学历、能著书的保安员也不在少数。本期。记者通过对一批爱读书,  相似文献   

14.
土家人民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特别是唱山歌最为出名,素有“歌的海洋”之誉。在土家山歌中,情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歌真实地描述了土家儿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真挚健康的爱情观。歌中有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有他们选择爱人的条件和标准,有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方法,有他们对忠一不二纯真爱情的赞美。土家族情歌自始至终展现着土家男女青年纯洁高尚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一、自由观恋爱应该是自由的,不受别人左右,由恋爱者双方自由决定。土家男女青年正是为了保持这种爱情的价值,才在木叶和山歌声中选择伴侣。这种爱…  相似文献   

15.
一碗醒酒汤     
雪含冰 《协商论坛》2008,(11):60-60
结婚后不久,爱情就无影无踪了。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乏味而平淡,再也没有恋爱时那种激情四射、对视一眼就会来电的感觉了。 他有些后悔,认为是爱情欺骗了他。他以前爱喝酒,和她谈恋爱后戒了酒,现在他又重拾旧好。每周总有那么三四次,他下班后呼朋唤友,不醉不休。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美酒,一小滴就叫人回味;有一种音乐,一小段就叫人陶醉。知道“迪克牛仔”,便是从喜欢他的一首歌开始。当我哼唱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历经沧田桑海,会不会有勇气去爱?”心中便荡漾着激情,也从此记住了这个有点古怪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是谁说过“没女”们就活该可怜没人爱?当美女们正陶醉于自 己的美色恃宠而骄时,男人们也在理直气壮地边喊着“审美疲 劳”边打着哈欠,而“没女”们独辟蹊径,以她们独特的纯真、 善良、率直、可爱,俘获了诸位优秀男人疲惫的心;当一个女 人知道自己不好看,便放弃了以外表哗众取宠的心,不骄矜,不 挑剔,不朝三暮四,不爱慕虚荣。而“没女”们也在不知不觉 中完成了幸福爱情的悄然绽放……  相似文献   

18.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在这个情感泛滥的年代,曾经的纯真似乎更显珍贵。女人们在爱情道路上的不同选择、不同归宿,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她们追逐爱情的热情。是的,无论在哪个年代,也无论主人公的贫富贵贱,让人或感动落泪,或黯然神伤、心驰神往的,始终是爱情。  相似文献   

19.
早上上班的路上,车上MP3传出了邓丽君“梅花,梅花,开满天下,有土地就有它。”的激越歌声,一刻间,突然有了流泪的感觉,那是在读着“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时才有的感觉,都说“十个男人九个喜欢邓丽君”,可这九个男人中又有几个读懂邓丽君呢,只听《甜蜜蜜》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是永远不会读懂邓丽君的,甜歌星多的是,江山代有甜人出,  相似文献   

20.
杨丽 《今日广西》2007,(10):40-41
假设有“婚爱持久幸福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调查研究后列出了“婚爱持久方程式”。凯瑟琳说:我喜欢在各种婚礼舞会上。看一对对翩翩起舞的中老年夫妇,那绝对是相互信任和激情——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这么幸福.生活得这么理想。他们的秘密是什么? 凯瑟琳会见了100对这样的夫妇.他们结婚时间最短的是7年.最长的是55年,下面就是这些夫妇持久爱情所具有的共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