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一师十团八连635东地号310亩棉花姊妹田,由5名女职工承包,2009年棉花单产510公斤,户均收入9万元以上。2010年棉花单产568公斤,户均收入达12.5万元以上。现年40岁的熊华清是635东地号的条田长,1998年进疆,一直在十团承包棉花,曾连续6年被团场评为植棉能手荣誉称号。635东姊妹田是八  相似文献   

2.
<正>李君是农二师三十团园林六连的一名女职工,连续几年被团评为"五好职工"、"青年岗位能手",她承包的43亩枣园2009年获得利润10万元,2010年纯利润17万元。2005年,李君听说承包果园挣钱,又加上团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她就不顾丈夫和家人的阻劝,拿着借亲友的2万元钱,只身来到满地杂草和盐碱的园林六连生态林,承包了43亩果园。  相似文献   

3.
农五师八十六团十三连一线职工党员丁武奎,2010年种植的74.7亩棉花喜获丰收,总产籽棉34吨,平均亩产籽棉456公斤.2010年除去生产成本,纯收入达到了22万元.这些年,丁武奎通过科学种田,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他是连队的"一面红旗",是大伙信服的致富能手和科技示范户.他用自己的满腔热忱和汗水,播种希望,耕耘人生.2003年以来,丁武奎连续7年被团评为"植棉能手",多次被团评为"致富明星"、"先进生产者"、"五好家庭"等多种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46岁的王书阁,来到农三师四十六团二连已有10个年头,他凭自己倔强的性格,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梦。2006年,他承包的34亩棉田,籽棉单产380公斤,收入8900元,新植枣园95亩,套种经济作物收入5.8万元,畜牧业和农用机车收入2.8万元,全年收入近10万元,连续多年被团评为致富能手、先进生产者。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普通的团场职工,杨青莲先后荣获了兵团、农七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兵团双文明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等25个光荣称号。特别是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先后4年被评为团优秀共产党员。有人说,杨青莲"能"。是啊,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团场职工,她为团场生产棉花近40万公斤。生产小麦8万多公斤,个人纯收入10多万元,是团场的科技示范户。也有人说,杨青莲"傻"。2000年,单位只付7000元工资,她就甘愿为连队管理了无人要的650亩棉花。当时她自己还承包着53亩地,望着一连片的9块地,几名外来的雇工才干了一个星期,就受不了那份艰苦,走了。她和  相似文献   

6.
正在农二师三十四团,提起十连职工王运江,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承包25亩枣园,依靠科技年年纯收入超过20万元,被团场职工誉为"枣王",在团场小有名气,他的果园年年被评为"精品园"和"观摩园",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农二师"丰产攻关先进个人"和"农二师远程教育学用典型"。今年48岁的王运江是老军垦的后代,有着老军垦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他1978年参加工作,种过棉花、盖过房子、养过羊……要说王运江的致富经历,那还得从1999年说起。  相似文献   

7.
农九师一六二团农一连党员蔡大刚,自1994年被职工选为连队职代会职工代表,1998年被选为师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委员、团职代会职工代表以来,真诚为民,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及时把职工意见反映给上级领导,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蔡大刚,今年33岁,从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承包土地一直都没有亏过。年收入高时达4万元,低时也在1.5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团丰产攻关能手、青年科技致富状元、优秀党员等。他每年带头承包土地,带头把产品交公,带头推广新的种植方法,在职工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有一  相似文献   

8.
这几天,二师三十四团有100多名女职工被评为"致富能手"。这不,六连职工致富能手任琼华到各连队给职工授课,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很受职工欢迎。该团每年60%的农业收入出自女职工之手。去年,该团6.2万亩棉花、5万亩红枣在受灾的情况下,这些女致富明星、致富能手  相似文献   

9.
2月28日,笔者在农八师一五○团十二连采访曾多年被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共产党员伏士芳。她对笔者说:她今年承包110亩棉花,籽棉总产43.5吨,籽棉单产396公斤,收入达8万多元,是一五○团十二连棉花单产最高的承包户。多年来,伏士芳在棉田辛勤耕作,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  相似文献   

10.
农三师五十一团二十二连有一位职工名叫孙继洲,是连队的植棉能手。近几年,他种的棉花平均单产在400公斤以上,年平均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他在前院种了4分地的蔬菜,还养猪、养羊、养鸡,把自营经济也搞得红红火火。孙继洲是1996年从河南老家带着妻儿、老母来到五十一团二十二连安居的。1997年他和妻子承包了连里的40亩棉花,由于各种原因,年底他  相似文献   

11.
他是一名普通的职工。多年来,他学科技、用科技,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自己多彩的人生;用真心、爱心、热心扶贫帮困,先后帮助十几户困难职工脱贫致富。他,连续8年被评为农九师庭院经济先进个人和种植能手。1995年至今被农九师、一六三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002年5月获得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2004年9月被授予劳动模范。他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职工谭祖芬。谭祖芬1969年从四川支边来到一六三团,他当过炊事员、干过大田班长、种过地养过畜,一干就是30多年。1983年,团场实行土地承包。这一年,虽然谭祖芬使出了浑身解数,可他承包的32亩地还给他带…  相似文献   

12.
今年38岁的李维莲,是1995年从四川宜宾市来农护师三十三团十八连承包土地的.15年来累计承包种植过1958亩土地,其中两年承包50亩红枣园,共向国家交售了2150吨优质棉花,50余吨特级商品果,向国家、集体上缴了34 3万元税金利费,连续几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2010年获农权师授予的“红枣种植能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正走进王佃开家,引入眼帘的是家中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2002年度他被十师评为"职工自营经济致富能手";2003年度被评为"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2005年被一八二团评为大棚种植先进个人。2006年-2011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012年被团评为"科技致富能手"。面对荣誉,王佃开没有骄傲,他总是心怀感恩地说,都是党的政策好。1999年,王佃开从江苏老家来新疆时,白手起家,以卖豆腐为生,全家的家当用一部脚踏三轮车就可以装下。经过13年的奋斗,他现已拥有100多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1月18日,曾多次被农八师石河子市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的一五○团良繁三连职工包文芳,在自家门前放鞭炮庆贺自己棉花获得大丰收。她去年  相似文献   

15.
吴慧君,今年28岁,来自“天府之国”四川。1999年到农二师二十九团三连承包土地,一晃7年过去了,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承包的158亩棉花连续两年成为连队的高产田,2004年总产籽棉79224公斤,单产达到501公斤,纯收入9万多元。2004年,她被二十九团授予最佳植棉能手称号,被农二师评为群众性丰产攻关棉花高产达标个人。  相似文献   

16.
农三师四十一团修安公司经理、优秀共产党员、团“十佳标兵”之一的刘光明同志,以自己的良好品格和工作业绩赢得了干部、职工的称道。刘光明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人。他衣着简朴,经常和职工一样一到工地什么脏活累活都带头干。去年,他带领公司干部职工经过艰苦工作,一举夺得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成绩,一年承包锅炉、热电力管网安装工程1100万元,创利润42万元,职均收入1.2万元。年底,修安公司被团党委评为全团“文明单位”、被农三师党委评为师级“小康示范连队”,他本人被团党委评为“团十佳标兵”。刘光明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他十分关心公司老职工…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库鲁克库姆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铁干里克,是一个风头水尾的地方,风沙肆虐,环境极其恶劣,这里也是二师三十四团驻地。恶劣的环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可三十四团十连职工方再富1994年从四川老家来到这儿承包土地,一干却是20个年头。他和妻子孙先群一靠团场优惠政策、二靠勤劳,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承包的80余亩棉花,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致富能人"。如今,他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一个  相似文献   

18.
如今的赵学义,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俨然已是一个名人,他去年仅羊毛收入就达3万元,养羊业纯收入达12万元。赵学义是一六一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牧工,今年43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在团场自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自营经济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他多次评为团先进生产者、青年致富能手等;2007年,他被评为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追名逐利,结果一事无成;有的人默默 奉献,却能"一鸣惊人"。邹阳发属于后者--3年 里,他承包的120亩棉花地累计向国家出售了17.5 万公斤籽棉,在去年"五一"前夕,兵团公布的兵团 屯垦戍边光荣榜"十大植棉能手"中,农一师十六 团职工邹阳发榜上有名。 2001年,兵团"1 3"文件的颁发,掀研了兵团  相似文献   

20.
正二师三十四团以"双创"活动促职工增收,通过整合资源、政策引导,激发职工多元增收热情。如今,一个又一个增收致富能手脱颖而出,他们转观念、抓机遇、找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寻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增收之路。房玉林:致富路上带头人九连职工房玉林被团场评为增收致富能手。今年38岁的房玉林,承包棉田570亩,枣树30亩,养牛28头,还拥有各种农机具6台套。仅2015年房玉林家庭收入达到80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