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昔日荒漠绝飞鸟"的二师二二三团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的幸福家园。七年前,听说团场职工生活富裕了,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思念,邱锦高和老伴从苏州回到了团场,这一回来,他们就不走了,因为二二三团——天蓝、镇美、人幸福。"二二三团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地方。亲眼看见  相似文献   

2.
正贾淑珍是二师二二三团一名普通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照顾公婆,承担家庭重担,与丈夫互敬互爱,关爱孤残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真谛,传承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连续五年被团场授予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她的家分别被二师工会和二二三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3月5日一大早,二师二二三团农二连女职工、大棚种植户葛海峰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浇水、施肥、锄草,3亩多的玫瑰花棚被她打理得有条有理. 葛海峰从2008年起就和丈夫一直在二二三团从事大棚育苗,每年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这两年由于二师快速发展设施农业,大棚越来越多,单一育苗效益减少了,这让拥有6座育苗大棚的葛海峰两口子着急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1990年,在甘肃老家结婚不到一年的蔺菊萍、李光忠夫妇,在来到农二师二二三团的第一天,就被一路见到的戈壁荒滩吓住了,回去,老家的境况也不好过,那一年,李光忠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冲劲留了下来,这一待就是20多个春秋。既然留下了,就得为这个家干一番自己的事业。承包土地这在当时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二二三团多的是果园,也需要更  相似文献   

5.
<正>提起二师二十七团五连王国军、郭彩霞夫妻,大家都会由衷地称赞他们夫妻勤劳、能干,齐心,家庭和睦。1995年,20岁的甘肃小伙王国军来到了五连,初来乍到的陌生和拮据的生活没有使王国军退缩,当年底,王国军就向连队申请承包土地。1996年,连队党支部同意王国军承包30亩土地,让他心慰的是,在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职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和市场的参与者,土地的经营权握在了自己手中,种什么,卖给谁,都是自己说了算,3月29日,笔者在二师二二三团农二连育苗大棚看到,辣子苗、番茄苗、黑枸杞苗,生机勃勃。职工魏卓在今年团场连队改革中,分到了40亩身份地,为了增加收入又承包了20亩大棚,进行辣椒育苗。过去大棚育苗连队统一购买种子、穴盘,今年改革后,都是职工自己购买种子,集中让他进行  相似文献   

7.
二师二二三团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借助兵团、师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各族职工群众争取贷款,提供资金、物资、技术等全方位服务,扶持职工大力发展自营种养业及加工业,走多元增收之路. 独辟蹊径走上致富路 吐代西·牙生夫妻是园一连职工,他俩在小额贴息贷款优惠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发挥自身养殖优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90年代中期,他们夫妇就利用冬天农闲时间,育肥一批牛、羊的收入赶上了承包收入.  相似文献   

8.
正1991年,王会碧与丈夫熊德万从四川天府之国来二师三十团七连投靠亲友,由于夫妻俩吃苦耐劳,对人和蔼可亲,很快就成了团场的一名职工。2002年,团场实行土地承包到户后,夫妻俩四处筹集了8万元钱,在七连承包了126亩土地。为了种好地,夫妻  相似文献   

9.
正张霞,1968年出生,1989年高中毕业后在一师十二团二连参加工作,承包土地至今。1993年结婚,丈夫郭彪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在农忙时间经常帮着张霞在大田干活。他们互相鼓励、支持,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科学技术,探索最佳的棉花管理方法,大面积提高棉花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37岁的石春芳,是二师三十团二连职工,2006年与丈夫从河南来到该团参加工作。十年来,他们承包土地、搞室内装修、开店做生意,经济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石春芳也成了连队有名的创业致富带头人。2006年进疆时,小夫妻俩才二十七八岁,却带着两个孩子,家里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刚工作时,两人分配在三十团建材厂,年收入也就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李永梅一家从甘肃老家来到二师三十六团一连,刚来到团场的夫妻二人靠着给承包户打工维持生活,2004年,李永梅开始承包土地,由于没有棉花种植经验,长出的棉苗长势总是不如同条田其他地块好,加之土地盐碱大,棉苗大面积死亡,这一年,夫妻俩付出很大心血不但没有为他们带来财富,反而亏损几千元。  相似文献   

12.
一个普普通通、名不见虚传的川女,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成为全团数一数二的科技致富带头人,她就是二师二十九团九连女职工张晓梅。2003年,该团九连土地大面积无人承包,一直依靠养猪过日子的张晓梅,在和丈夫商量后,向连队领导和亲戚朋友借资30万元,大胆承包租赁了九连800多亩土地,原本希望依靠承包土地致富,没想到,由于土地盐碱重,出苗差,又不懂种植技术,加上一下子承包土地太多,管理人手少,经验不足,水  相似文献   

13.
正张海生是一师二团二十连的普通职工,2010年,他承包了120亩棉花地,高强度的体力活让他不堪重负,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找小工的想法。3月的一天,张海生在路上遇到了麦麦提一家,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缘。麦麦提一家四口原在乌什县承包土地,但由于没有农业生产技术,连年亏损,无奈之下,他带着全家来到了二团务工。碰到张海生后,两人一拍即合,一干就干了5年。2015年,张海生承包了370亩地,麦麦提又带来了自  相似文献   

14.
<正>二师二二三团中学是一个集汉、维、蒙为一体的民族学校,在该校有一对维吾尔族"夫妻档"教师,男主人叫吐尔迪,女主人叫日孜完古力。屈指算来,他们在二二三团中学这片教育园地已辛勤耕耘了23个年头。事业上,夫妻两人互帮互助,齐头并进;家庭上,拥有一个懂事的儿子买吾兰和可爱的女儿穆娅赛;生活上,夫妻从未红过脸,无论是孝敬老人还是教育孩子,总是有商有量,让人羡慕不已……同事三分亲吐尔迪与日孜完古力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学。  相似文献   

15.
二师三十四团在今年的土地承包合同签约工作中,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将农业承包政策向职工群众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此举受到全团3000余名承包职工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家季小明爱管闲事,心肠好…"面对笔者,杲宣含说起丈夫季小明,脸上写满了幸福感。她的丈夫在二师二二三团农四连担任支部书记,她是一名农试站的技术员,两人工作都很忙,但他们却能用满满的爱去关爱家、家人和邻里,使每一个靠近他们的人都能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  相似文献   

17.
正郭荣会今年43岁,2004年1月参加工作后便一直在七师一二八团六连承包土地。郭荣会的丈夫魏品文,老实本分,在连里从事农机作业工作。俩人结婚几十年,感情很好,从不争吵。他们的女儿魏燕,懂事、聪慧,在一二八团基层单位从事会计工作。他们一家友爱和睦,美满幸福,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和谐幸福家庭。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农二师二二三团工会高度重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多方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从果园多样化畜禽养殖,到特色养殖,加快了职工致富步伐。职工任万蓉是二二三团众多靠果园发展畜禽养殖的受益人之一,这几年一直在果园内养殖鸡、鸭、鹅等家禽,去年她利用自己承包的20亩果园资源优势,放养了2000余只鹅苗,增收近6000余元。该团有近100家职工  相似文献   

19.
今年35岁的黄新良,是1998年来到农四师六十八团二连参加工作的,上有67岁老母亲,下有11岁的儿子,是一个典型的三代同堂的家庭。夫妻俩从给别人打工、承包土地干起,一家人一干就是13年,硬是靠勤劳的双手和浓浓的亲情,在贫瘠的土地上共同耕耘着幸福,筑起了和谐美好的家园,2010年被评为兵、师、团"和谐小康家  相似文献   

20.
依·山加甫土生土长在二师二二三团,从一名放羊娃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他曾担任过教师、镇长助理,现任二二三团工会主席。他出席过新疆巴音格楞州人大代表会,他卓越的领导才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带出了一支想事干事、干事成事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他先后被二师工会授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十佳党政好领导"、"优秀工会干部"、"职工自营经济先进个人"、"科技之冬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兵团党委统战部、兵团民族宗教事务局授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