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保罗 《南风窗》2014,(25):62-64
<正>沪港通的价值并不局限在让A股得以对接资本市场的"国际标准"。一直以来,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艰难的板块。而改革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改革者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通过和国际的接轨来实现对内部改革的倒逼。纵观中国30多年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两种颇有智慧的经验:一是基层和局部的试点,然后全面推广,二是以外部力量倒逼内部的改革。实际上,这两种经验的共同点都是试图寻找到克服阻力的杠杆,把阻力降到最小。改革的阻力之大,尤其以金融改革最为典型,其中,直接融资领域即资本  相似文献   

2.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4):38-40
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纲领性文件的政策导向看,中国改革将经历一次浴火重生式的"整体突围",新一轮整体改革再启航,习李新政正在下一盘利于当前和长远的"大棋"。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增量改革"走到负效应临界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仍然很多,改革难度也越来越大。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发出了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政治改革,使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30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了党际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到目前为止,政治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还未彻底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4.
阳敏 《南风窗》2007,(24):30-33
郑永年,浙江人,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季刊主编,著有《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转型》等。在本刊专访中,郑永年教授着重阐述了2007年改革模式的变化。在他看来,中国需要确立面向国际社会的改革"话语"。这一改革话语的变化正在慢慢成型,目前已经包括人本社会主义、民生经济、社会民主、社会赋权、选择集权、社会改革、服务型政府等诸多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建立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未成年人检察体制改革,必须在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抓住司法改革的有利时机,对未检体制改革原则、必要性进行理性分析,提出未成年人检察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进一步依法明确和深化未检业务类别岗位职能,特别是捕诉监防的"监"的职能,实行未检业务独立分类。  相似文献   

6.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用题词结束了关于特区的争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了中央文件。随后中国社会释放出的能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驱动中国在改革的大道上一路狂奔,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所有增量改革都已完成,这一轮能量的释放才渐近尾声。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创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苏改革的经验教训启示人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社会主义取向,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否定,而是自我完善;必须坚持"有为"、"有不为"原则;必须积极稳妥、循序渐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量国情、历史文化和群众的承受力.这既是中国改革创新区别于苏联的三大特点,更是中国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似乎对"赎买论"比较钟情,在讨论改革路径和手段的过程中,总有人不断地提出。在"改革共识破裂",需要"重新凝聚"的当下,又再次有人提出要对特权腐败和国企改革进行赎买和赦免。所谓赎买,是指为了获取既得利益者对进一步改革的支持,减少他们对新体制转变的阻碍,对他们既已形成的特权进行经济上的补偿,让他们放弃进一步行使其特权的"权力",退出历史的舞台。赎买政策上世纪50年代曾被用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民营资  相似文献   

9.
1992年1月底到2月初,邓小平进行了著名的"南巡",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在那次访问中,邓小平参观考察了中国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明确表达了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南巡"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南巡"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可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我个人认为,改革开放的提出、"南巡"讲话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三十多年来经济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层     
《南风窗》2013,(24):18-18
习近平新华网11月13日公布了习近平9月17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他认为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1.
永贞逸事     
《南风窗》2014,(24):93-93
<正>中国的改革与革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我们思考面向近代的中国改革与革命,究竟应该选择哪一个点起步呢?我倾向于,就是选择公元805年的"永贞革新"这个点。"五四"以来,我国学术思想界展开的最为重要的讨论,就是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这一论战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现代中国,我们要怎样建立一个"新中国"这个问题。解放后,我国学术思想界也发生过诸多争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的封  相似文献   

12.
储昭根 《南风窗》2010,(7):21-22
<正>民主是提前化解、消除社会冲突、避免走向极端,公开、公平、公正的博弈机制,却不是事后包治百病的灵药。"被动民主"需要应对社会动荡可能加剧的危险。在已经结束的全国人代会上高票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8):62-65
<正>在本轮地方国资改革中,不论是上海,还是中国其他地方,改革动机可能是"综合性"的,或为地方财政转型使然,或为政治表态的结果。但国资改革应有的原则却只有一条,即必须透明。移植南方其他地区的试点经验,成为中央政策的"第二落点",推进稳妥而低风险的改革,这是"上海式改革"的常用路径,但这一次是例外。在地方国资改革领域,上海正抢占"第一落点",而"混合所有制"的实践上,这座地方国企第一重镇正在一骑绝  相似文献   

14.
陈统奎 《南风窗》2011,(10):90-92
如若中法元首在北京"共同"主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高层研讨会",可能会轰动全球。不过,中国想出了更为稳妥的处理方式,既显示中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意愿,又没有表现得像一个"革命者"。  相似文献   

15.
陈统壹 《南风窗》2011,(20):27-28
现在改革到了深化阶段,在宽松的政治社会氛围下,改革还是大有人在的。2011年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四卷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入朱镕基的讲话、谈话、文章、信件、批语300多篇。新书之出版,"改革"与中国社会矛盾的复杂纠葛,再次成为焦点。时至今日,对于当年的改革,人们仍议论纷纷。《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就对本刊记者说:"尽管近年有些人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大会第62/557号决定标志着安理会改革由"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模式转变为政府间谈判模式。在政府间谈判阶段,各种改革力量围绕谈判框架和谈判原则展开了激烈交锋。成员国主导原则得到了中国以及"团结谋共识"集团的积极支持。同时,改革中的一些主要集团也发生着分化和重组。在原有的四国集团、"团结谋共识"、非洲联盟等国家集团之外,L69集团、小岛国家联盟等新的集团也日益活跃起来。印度等国家领导的L69集团试图扮演协调各方立场的角色。非洲联盟内部的立场分歧有加剧的趋势,成为影响改革进展的一大变数。美国在这一阶段调整了对印度"入常"的态度,拉拢印度制衡中国的意图更加明显。为此,中国在政府间谈判中宜采取"低介入"的策略,防止安理会改革成为离间中印和中非关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谭保罗 《南风窗》2014,(10):64-67
<正>当自贸区改革进入"相持阶段"后,走出资本项目开放的实质性步伐,并重塑金融改革和开放的信心,这才是"沪港通"的关键价值。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奇观是,不论中南西北,各级政府纷纷申报自由贸易区,名为启动"地方版"金改,实为地方政府先搭框架,好分食未来中央金融改革和开放的"红利"。而在中央层面,金改的步子却一直在摸索之中,其中尤以资本项目的开放最为谨慎。简单些说,资本项目的管制可以让一个经济体的资本不断进行"体内循环",而不问"体内"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  相似文献   

18.
<正>现在到了全民共享国有企业改革红利的时候了。为此必须进行公平有效的公共政策设计。在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中,国有企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目前已经融入了改革的大潮,似乎没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但是中国的历次改革成败的关键仍然是国有企业,十八大以来的这次改革仍然不会有例外。目前国企改革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虽然已经有财团化、高管持股、劳动者利益联合体等改革概念,但落地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司法需求日益扩大形成了司法改革的"倒逼机制",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不得不开始司法改革。司法体制改革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从十八大报告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论述中找出改革的关键词,以报告的若干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未来走向,这对准确把握、深入领会"十八大"精神和指导未来的司法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7):2-2
<正>当下,我们急需讨论一下"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动议莫名其妙。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接下来的改革确定了目标并做出了具体部署,"改革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已经得到解决了吗?的确,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