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工业化国家普遍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行政服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新形象,并开始探讨信息技术在社会安排、政治安排和组织安排中的设计思路与应用方式.由此,电子政务成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虚拟政府模式转变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工业化国家普遍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提供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行政服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新形象,并开始探讨信息技术在社会安排、政治安排和组织安排中的设计思路与应用方式.由此,电子政务成为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行政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虚拟政府模式转变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李丹 《传承》2011,(9):82-83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理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对现有的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组织的重构以及政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建斌 《传承》2011,(24):82-83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发展与现代政府管理创新理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对现有的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组织的重构以及政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府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当代政府改革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将逐步向电子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最终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网络化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1、电子政府的内涵E-Government是国际上通用的概念,既可以译为电子政府,又可以译为电子政务。关于电子政府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由此形成诸多看法[49]。一般来看,电子政府是相对于传统政府而言的信息社会的政府形态,其核心是通过在传统政府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现有政府的管理工具,进而…  相似文献   

6.
田和平 《电子政务》2008,(4):163-167
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7.
田和平 《电子政务》2008,(3):163-167
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新视野下,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意识,用全新视角来设计和规范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工作,促使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五大转变",即: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管理创新向管理和服务两方面创新转变;从电子政务的独立运行向电子政务与行政管理相互融合转变.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公共管理事务,将信息化建设成果真正体现在政府的业务流程中。然而,电子政务的理念与传统政府业务流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往往会出现政府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并未带来政府工作效率提升,也没有真正解决政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现象。因此,电子革与创新,并且…  相似文献   

9.
黄仕强 《传承》2008,(6):112-113
电子政务的出现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这场由网络信息技术引发的政府管理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改变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大幅度地提升信息时代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最终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本文提出了实现电子政务理念更新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产品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变迁,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也不断随之发生变化,电子政务的演进趋势从追求"善政"的传统电子政务发展成为追求"善治"的现代电子治理。探究了政府2.0的理念和实践发展,论述了政府2.0环境下的电子政务服务创新趋势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的出现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这场由网络信息技术引发的政府管理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改变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大幅度地提升信息时代政府行政管理的能力,最终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本文提出了实现电子政务理念更新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需要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子政务与政府联想的课题,王元珑研究员提出了“电子政务需要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创新”的观点。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与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改革相结合的结果,其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的过程,也是一场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要完成这场变革,需要我们进行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首先,观念的创新。电子政务的实践表明,电子政务建设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也就是在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引进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电子…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的运用相对滞后,但目前的发展势头很猛,因此,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加强有关电子政务的研究,对我国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政府治理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电子政务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建立电子政务始终与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紧密相联,电子政务的逐步完善和建立过程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将使传统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模式得以质的改变,从而积极地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产业和国家层次的创新研究被提了出来。政府创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比科技体制创新、产业结构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等更高一个层次的概念。政府创新是推动一国、一地区的政府及公共部门增强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从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开始,电子政务已经迅速地登上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16.
卫杰 《警察技术》2010,(1):19-2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信息化成为国家赢得全球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电子政务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的综合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创新与电子政府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起来,而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综合创新的助推器。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过程、政府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推动传统政府向治理型政府、扁平型政府、无缝隙政府、学习型政府转变,以全面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种政府管理创新的方法,指出只有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终极目标;分析了绩效驱动对电子政务深化应用的推动作用,以硚口区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设计及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应用为例,阐述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创新绩效驱动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式,解决驱动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对其精细化管理和考评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逐渐成为主导力量,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进程。为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各国都将电子政务列为改进政府绩效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我国政府也不断顺应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将电子政务的建设列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从西方国家建设电子政务的实践来看,电子政务发展遇到两个主要难点:一是电子政务的一…  相似文献   

20.
西方各国为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积极开展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清正、廉洁和高效的政府。在我国,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仅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室自动化开始起步,表现为起点较低,基础条件较落后,发展不平衡等。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及电子政务的发展,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