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晋明  刘红 《台湾研究》2006,(3):1-5,29
面对“台独”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面对两岸关系提出的新的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以“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为核心的对台工作新思维,重点是开展反对“台独”斗争,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对台工作新思维作为对台大政方针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纲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14日,众所翘盼的《反分裂国家法》终于由全国人大胜利完成立法程序。这部法律以宪法为依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这个主题,充分体现祖国大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研究需要一个宏观的视野,一个长程的观察,一个战略的考量。《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其影响便是战略的、长期的。某种程度上,《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已把两岸关系带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有所约束、更为复杂的相互纠缠阶段。有四项因素将决定或影响这一阶段两岸关系的互动与未来的架构。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零反对的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标志着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和实施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采取非和平方式是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元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的日子。笔者认为,用历史的眼光为《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作一个定位,回顾总结一下《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大陆对台政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从而认清目前的形势与我们的使命,应是最有意义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并践行的科学理念,中国共产党无论何时制定并实行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益”的民本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的论述亦彰显了“以台湾人民为本”的民本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的论述,深刻领会其精神,对于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推动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台工作部分凸显的民本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美实力相对此长彼消,中美战略博弈进入高风险系数的“错肩期”,拜登政府试图利用台湾问题等制造“组合拳”来打压围堵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湾的角色认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棋子”走向“陷阱”,由“打牌”走向“做牌”,由“筹码”走向“挖坑”,对两岸关系由可融促和到防融阻统、由防两岸冲突到防大陆武统台湾造成“既成事实”。这使得美国对台政策议题设置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往法律化、“联盟化”和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强化对台湾的“国家化”地位和“协防台湾”的非正式承诺,拉拢盟友集体对华打“台湾牌”。美国对台政策转向,进一步刺激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谋独”幻想,也将给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8.
王公龙 《台湾研究》2008,(5):48-53,64
近年来,随着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演变,美国的亲台保守势力不断批评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并提出改善和加强美台关系的思路和政策主张。鉴于台湾岛内已经完成了新一轮政党轮替.新任领导人马英九当选后一再表示重视发展台美关系,进入执政尾声的布什政府也有意在任期结束前提升美台关系.保守派在这一特殊时期大力鼓吹加强美台关系,有可能会对未来的美国对台政策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加大力度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冲撞历届政府遵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美国智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台湾民进党当局“官方”背景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尤其活跃。这家致力于提升美台关系的小型智库地位特殊,擅长运用多种组合策略介入美国涉台政策过程。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化,为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影响美国对台政策提供便利,但长远来看,该智库在对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仍将受限。  相似文献   

10.
《台湾研究》2001,(2):96-96
1993年元旦,为了适应祖国统一大业发展的需要,介绍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核心的对台方针政策,帮助涉台部门、新闻机构和研究部门了解台情,我们编发了《台湾动态周刊》,供内部参考之用,受到有关方面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4日,中国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以零票反对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它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统一的坚强决心,同时也使我们今后反"独"促统有法可依。☆《反分裂国家法》出台背景2003年末,台湾岛内备党选战正酣,民进党借机推出"公投绑选票"的选举策略。这一招看似选举手法,实际上意味着"台独时间表"的出台。李登辉在2000年就策划"公投、制宪、改国号"的"台独"三部曲,陈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两岸问题的态度与政策是大陆对台政策面临的重要国际制约性因素。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及《与台湾关系法》构成了美国对台政策的四大支柱,在此基础上,美国以"战略模糊"为指导思想,通过"一个中国政策"在两岸之间进行"对冲/两面下注",试图维持现状,稳定海峡局势。通过对"和平解决"的强调,美国将台海问题的战略关注点放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在两岸政策上,对于现状和稳定的追求仍是美国对台战略的核心目标,两岸和平发展的态势符合美国的总体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3.
和平立法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两岸分离50多年来,大陆首次以和平立法的形式,表述大陆的对台政策方针,该法丰富的内涵及其政治、经济意义,不仅具有震慑“台独”极端分裂势力的作用,而且在维护地区和平方面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体现了中国政府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也使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和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和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防部启动了对台湾军事援助项目的评估,重新审议美国对台军援的目标、台军性质及防御台湾所需的军援水平等重要问题。评估结果认为,美国对台的军事援助规模远超美国对台政治目标所需要的程度,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必须加以调整。该建议导致1967年之后美国大幅削减对台的军事援助规模,并为1971年之后美国对台军事援助从无偿援助逐渐向军事销售的转变铺平道路。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的调整不仅出于减轻经济负担、优化军事援助资源使用的考量,还希望通过这一调整来消除美国对台军事援助政策和美国对台政治目标之间的矛盾,使其对台军事援助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希望台海两岸分裂、并实现长期分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上看,对台政策是内政问题,但因有美、日插手等非常复杂和无法避开的国际因素起作用,实际上成为对外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少可以认为,对台政策是特殊的对外政策。反过来说也成立,即对台政策是直接影响中国国际环境和对外政策的特殊内政。21世纪初的一十十年,中国面临一个较长的、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是广为接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从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开始,台湾即被正式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成为其手中的一颗棋子。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对台政策虽有所调整,但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战略据点,台湾仍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其棋子价值一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中美关系的波动而变化。美国的台海政策服从于其总体战略目标和对华政策,尽管不同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但目标始终指向争取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大陆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与两岸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部分美国学者、前官员重新评估美国对台政策问题。在这场围绕对台政策的辩论中,一批重量级智囊和学者从美国根本利益和美中关系大局出发,提出要求减少乃至放弃对台军售、从台海争端脱身的“弃台”论调,在国际社会和海峡两岸引发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有望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稍早,台湾领导人陈水扁与在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晤,就两岸等相关课题达成10点共识;更早,美国总统布什连任成功,就职演说显示其全球反恐斗争将延长战线。这些相关事件与形势发展,对台湾海峡局势总的来讲都产  相似文献   

19.
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谨致以热烈的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二十年来,在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深入开展对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对台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机构和享有盛誉的研究重镇。同时,积极开展两岸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在处理两岸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美日两国介入台湾问题的力度不断加大,用台湾问题来阻碍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意图逐渐明显。我们应该看到,两国的对台战略从根本上讲都是为各自的国家利益服务,由于两国的国家利益、国情及历史因素等方面不尽相同,因此它们的对台战略既有一致性,又有很大的差别性。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美日这种“以台制华”战略的结构困境将越发突出,美日对台战略最终将如何演变深值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