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述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于户籍制度改革呼声强烈。基于此种原因,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户籍改革进行阐述:1.当前户籍制度改革难以全面推进的原因;2.户籍改革思路;3.户籍制度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国家出台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文件,对县域的户籍主要完成了“子女身份”、“地位”、“生活条件”,“就业”,“教育”等五个维度的改革.本文通过对县域户籍制度改革维度变化的分析,总结指出户籍制度改革应与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等因素相适应;县域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考虑先改形式、后改内容;县城户籍改革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17):16-18
户籍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出重头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头戏,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份户籍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描绘了相对清晰的路线图,户籍改革的前景值得期待,户籍改革将把迁徙权交给人民群众,户籍改革正在逐步地圆人民群众自由迁徙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资源分配上予以差别对待,形成户籍权益差异。自改革开放之初迄今,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真正破除户籍制度上的"身份"性,具有明显的工具理性主义色彩。科学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应从观念上和具体措施上加以扭转,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所承载的户籍权益入手,从转变政府职能开始,搞好顶层设计和省级地方政府的统筹举措。  相似文献   

5.
从政策模式出发分析我国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旷日持久的户籍改革,一直以来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要求。本文用政策模式从不同侧面分析我国户籍改革滞后的原因,并分析我国户籍制度的渐进式改革。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狭义与广义的户籍制度的定义出发,简单回顾建国后我国户籍制度的演变并客观对其进行评价,提出了户籍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根据定义提出两种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分别从公民权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出发,分析两种方略的优势、劣势、最后以中国目前要求社会稳定的价值取向出发,具体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方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来各地不断推出户籍改革新举措,户籍制度改革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作为社会管理制度之一的户籍制度,必须遵循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改革则不会取得成功。这些原则包括:以人为本,体现公平;便民利民,关注民生;有序流动,促进发展;城乡统筹,缩小差别;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8.
地权变动视角下户籍制度改革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法学》2012,(9):45-54
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嵌入地权变动机制遭遇了两大质疑,一是户籍制度改革可能迂回《物权法》中的征收规制而异化为"隐性征收",二是"土地换社保"的利益交换模式对农民发展权的公平量化与有效保障能力不足。为此,应在户籍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中引入合同规制,切实保障农民转户自愿,提高改革程序公正性;同时应面向实现"城乡发展权置换",对退地农民在土地用益物权与集体收益分配权两个层次上充分补偿,允许其在剩余承包期内"转户留地",保障改革的实质公平。从长远看,只有将农村地权变动机制与户籍制度改革脱钩,才能从根本上化解当前户籍改革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台湾户籍法律制度的框架,分析了台湾户籍法律制度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大陆户籍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政法要闻     
兰州告别城乡户籍二元时代近日,兰州市公安局召开户籍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从今年5月1日起,在兰州市范围内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将城镇、农村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此举意味着兰州市已告别城乡户籍二元时代。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户籍制度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我国户籍制存在的原因,指出现存户籍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其改革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桂琴 《河北法学》2012,(12):163-168
户籍,指的是登记居民户口的册籍。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徙、婚姻等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法律制度。通过分析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西欧、美国、俄罗斯、日本的户籍制度,并与我国户籍制度进行比较研究,阐明户籍制度的理念为身份平等,户籍制度的价值为保护迁徙自由,户籍法律制度具有私法功能。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为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实践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20多年一直提户籍改革却一直没有解决问题?难道真的只是客观困难?户籍改革一直无法深入进行,有很多的主观原因.最直接的主观原因就是.人们错认因果,把全部怨气、全部力量和全部希望都集中于户籍制度这个毛之上,其实没有看到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整套社会惯例的制度之皮.不用制度去改制度,户籍改革不仅慢,而且依然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仲 《法制与社会》2010,(25):172-172
户籍制度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因其难度大、周期长、涉及部门多,成为改革的难题,本文试就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对法制的需求角度作简要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户籍改革立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鼓励农民将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籍,而各地政府的目的则不完全相同,有的地方政府是为帮助地方的房地产业发展,也有地方政府是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按这个意见,我国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在制度上将不再区别,户籍管理的“二元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其具体路径也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就业地落户政策是我国目前比较可行的户籍改革制度。但是,该制度的实行,必须有一系列的制度配套运行,还要有新的法律予以规范和确立。  相似文献   

17.
白莹 《行政与法》2009,(6):63-66
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表现形式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户籍改革具体采取什么方式的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当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法的价值为其宗旨.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改革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现代化社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吉林省蛟河市社会实践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简析了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和当下户籍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阻力.文中从加强法律层面建设,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和加大惠民政策支持以及政府组织对进城农民技术培训等五个方面阐述解决户籍制度改革困境的方法,从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胡亮 《政府法制》2009,(7):26-26
备受关注的上海《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月23日开始试行,试行期为三年。而此事引发的关注却大大超出了上海市的范畴,人们关心“上海户籍新政”是不是会启动中国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论传统社会户籍身份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秀兰 《河北法学》2005,23(8):108-110
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极具特色之处。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户籍制度。户籍是封建国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兵役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凭证,也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户籍身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