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布里埃尔·邦诺·德·马布利(1709~1785年)是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马布利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从私有制社会过渡到公有制社会的社会改革纲领。这是马布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前无先例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充满着两个显著特点,即“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陋的平均主义。”①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平均主义所作的研究和批判不乏篇幅,成果甚丰;然而对禁欲主义的探讨和评述则十分肤浅,语焉不详。深入剖析禁欲主义,不但有助于我们揭示它作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一个完整理论的面貌,认识它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而且也有肋于我们弄清楚它与平均主义之间的关系,明确要彻底纠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科社和国际共运史教材在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时,往往只偏重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而很少提及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因此,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似乎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继承了英法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而实际上,科学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中“暴力革命派”的思想。1 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温和派”或“和平过渡派”,无论是早期的莫尔、康帕内拉,还是十九世纪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在如何实现他们所向往的“理性社会”的问题上,完全陷入了“宣传、教育和典型示范”的三部曲中。相反,空想社会主义中主张用暴力推翻旧世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暴力革命派”较“和平过渡派”则胜过  相似文献   

4.
这个革命是最后的一次革命,因为,此后社会制度将直接保证进步。--《公有法典》前言德萨米是法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当中的唯物主义派。德萨米的思想体系始终没有被广泛普及;1848年以后,长期被人们遗忘。而他的著作《公有法典》却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高度注意,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取得了它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许多年来,只要一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来源问题,一般都是以列宁在1913年所写的著名文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为依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注意吸取人类历史上的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一切积极的思想成果,研究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著作,而列宁从中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最主要的直接的思想来源。他的概括无疑是符合马克恩主义形成的实际的。但是,  相似文献   

6.
空想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社会思潮,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新思想被介绍到中国来。五四运动前后,在探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与流派,正经历着“隔着纱窗看晓雾”的阶段,分不清科学与空想,正确与谬误的界限。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一视同仁’,都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药方”,认真地加以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不纯粹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翻版,而是揉合了法国傅力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等社会思潮,加上从中国小农经济中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埃蒂耶纳·卡贝是法国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享有盛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伊加利亚旅行记》在工人和其它群众中发生过广泛的影响。人们尊称卡贝为“慈父”,赞誉《伊加利亚旅行记》是他们的“圣经”。卡贝的学说成为当时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派别,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2)
马克思哲学观的核心是实践观思想。马克思把实践视为哲学的最根本原则,用实践的思维方式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本身,颠覆了传统哲学理论性质和方式,完成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华丽转身,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开辟了新的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9.
马国钧同志在《老子与摩莱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理论探讨》1990年第1期)一文中,基于老子与摩莱里相同的社会地位,相同的斗争方式,相同的批判武器乃至相同的理想蓝图,得出了三点结论:1.古代社会确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封建专制社会不平等的对立物;2.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私有制社会的反抗;3.中国不仅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市场,而且是其重要发祥地之一。时值一年之后,蔡典维同志在《老子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探讨》199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老子是代表春秋末期没落奴隶主贵族的思想,是一种对现实失望的消极的幻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一禁欲主义(或制欲主义)是一种轻视或极端轻视、节制个人物质欲望,以此作为完善道德、实现世俗或宗教理想的手段的哲学或伦理学。历史上,它曾经成为一些哲学或宗教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它也曾占有一定地位,特别是在18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太平天国起义中及俄国民粹派那里。18世纪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马布利的学说中,都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在她们所设计的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中,规定人们要住相同形式和大小的住宅,穿着同样质量、颜色和数量的衣服,饮食应有节制,衣着  相似文献   

11.
老子作为战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在其短短五千言《道德经》中,阐述了丰富的哲学、政治思想,其中也描状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其具体内容与18世纪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确大同小异(参见《理论探讨》1990年第1期马国钧同志《老子与摩莱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但笔者认为二者存在着根本的差距,即老子并不是真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至多只是不自觉地带上了空  相似文献   

12.
坚持、捍卫和推进哲学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突出特点。共产党人应以导师为榜样,坚持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全部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马克思继承了唯物主义传统,又把唯物主义大大地加以推进。在马克思之前,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的一统天下。唯心主义者自不必说,就是唯物主义者也是半截子唯物论,自然观是唯物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观点反对人的思想和行动由上…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法国吕贝尔较早确定了马克思哲学文本,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文本体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其编著的功过得失有待客观历史的评判。吕贝尔认为《资本论》及手稿既是经济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表达了他独特的哲学看法,主要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黑格尔《逻辑学》辩证法思想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从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者关系的角度,论述他们之间观点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上讲的人际关系问题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也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包括诸多内容 ,但其中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 :一是人与人具有平等关系还是具有等级关系的问题 ;二是个人是本位还是整体、社会是本位的问题。从西方哲学史情况来看 ,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家大多有等级思想 ,近代以来的哲学家则大多是反对等级、主张平等的。不过 ,在阶级社会 ,等级思想在等级制度的支持下实际上是占优势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中的情况则比较复杂 ,大体上说 ,整体主义在古代占优势 ,个人主义在近现代占优势 ,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不同条件下也是不同的 ,既有推动作用 ,也有阻碍作用。研究西方哲学史中的人际关系思想 ,可以获得一些有助于解决今天在该问题上意见分歧的启发 ,也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集体主义思想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派别中,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独树一帜,它吸取了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向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进而完成了人与自然关系向社会历史领域的哲学转向。今天,在直面人类生存发展的困境时,我们有必要回到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理论话语中,梳理其本真释义,探索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无可替代的当代意蕴,这对于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发现,这一发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所引起的革命可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中完成的革命相比美。但是,马克思的这一发现不是他苦思冥想的结果,而是他对以往历史理论中合理因素批判继承的产物。在这些合理因素中,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环境的产物”的命题和需要、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要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这一伟大发现,就必须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同以往的历史理论特别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历史理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什么?有一种回答: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因为哲学是一种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是一种思想性的历史,总览哲学,哲学史这一纵与基本方式和当代哲学观这两横而构成,对哲学自身的追问、解释和回答的关键就在于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解释和反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常识、科学、艺术思维方式的思维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反思",那么何为"反思"?这并不是指我们常识意义上的反复思考,而是说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的思维方式。而对反思的进一步认识,更需要我们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入手进行讨论。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进程出发,重新理解思维和存在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合理性,并且从此问题到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反思"的思维方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做出,有着极为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的"责和"精神为之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空想社会主义为突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和谐观念为之提供了外在的思想文化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和谐社会思想为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是把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看作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否就是到“三大家”为止呢?从历史实际来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恩格斯在回顾一八四七年的情况时就曾经指出,当时“已在工人阶级当中强大到足以形成法国卡贝和德国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①本文就魏特林及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本文试图以分析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莫尔、温斯坦莱和欧文的理论体系为核心,从社会学方面探索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观点。本文认为,认真研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