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9·11事件之后,接踵而至的重大恐怖袭击事件不仅冲击了人们的传统安全观,也凸显了在当今世界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对世界警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警察组织和一国警察机构的反恐行动,无论是在合作范围和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加强,在反恐层面的警务合作这一努力均基于一个共识,即恐怖主义是一种去政治化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社会中,安全问题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对于安全观的研究也备受关注。目前,在安全观上,主要有三种理论范式,即现实主义安全观、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它们以各自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国际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通过以1999-2018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警务合作文献为数据基础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探究国际警务合作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期掌握国际警务合作研究的历史演进和重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在此领域开展研究,提高国际警务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为此,要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东北亚地区构成中国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东北亚稳定与否,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直接外部条件。和平发展对实现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战略是: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安全环境;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提倡新安全观,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警务合作战略高度系统梳理了澜湄国家警务合作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建设的国际环境、理论构建、实践操作等,分析了包括领事预警体系在内的现有海外安全保护预警机制.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深入探究了澜湄国家警务合作中的政治安全、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安全等风险点,建立了"1+1+2"的...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警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性犯罪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执法者都在加强国际警务合作,这对我国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但现有的警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迫切需要找出新的发展途径培养符合实战需要的执法者.  相似文献   

7.
国际执法合作近若干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议题,2003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48条对此专门作出规定。我国开展的国际执法合作活动主要是警务执法合作,通过各个地方公安机关建立的双边和多边警务合作模式为依托,由公安部统一协调部署。文章以我国警务合作的基础问题为研究对象,对警务合作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了汇总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荆长岭 《政法学刊》2009,26(5):93-98
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并趋发展,要求现代国家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形式,同时还应具备应对国际事务及他国文明的国际理性。为共同有效打击国际性犯罪、加强国际人权保护、建设和谐世界,也为维护现代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国际社会应扬弃现实的“契合”范式的国际警务合作,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构建新型的“和合”范式的国际警务合作——国际警务一体化。因此,现代国家应具有立足于自身和全人类长远共同利益的、富于责任感和建设性的国际敏感、国际态度、国际观念和国际政策,在平等、规范、程序化的对话交往中,寻求共意,形成共识,不断推动国际警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利益紧密相联,中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与中国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亚地缘政治的发展演变对中国的周边安全曾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威胁及重要影响。这些年来,中国正在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一种摆脱冷战思维、超越传统安全理念的新型安全观。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外交实践,开创了地区新型安全合作模式。在这个意义上,地缘政治对我国国家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警务合作,是指国家以及地区警察机关之间,根据本国或地区的法律、参加的国际公约。在惩治国际犯罪、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相互提供帮助、协助和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国际警察事务交流是国家间国际合作的组成部分。国际警务合作现状随着跨国犯罪的变化,国际警务合作的范围、形式、手段也在相应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警务合作更加紧密,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多边合作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2004年已达182个。其通过总部、地区总部、成员国国家中心局等三级组织网络在全世界有效地实现了刑事犯罪国际合作,在打击跨国犯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没有国际刑警组织,打击跨国犯罪就举步维艰。各国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内开展合作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以个案形式开展联合侦查。如我国破获的上海锦鲤鱼贩毒案和广州自动尼龙伞夹带毒品案等;二是利用情报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11.
马杰 《时代法学》2014,(4):117-120
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相互承认问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是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中外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应该属于国际条约法的范畴,具有促进相关主体权益的保障、提供学位学历的法律保证、提高院校质量的可靠性、促进留学市场的规范性、增加中国教育的认可度、促进国际教育服务的自由化的法律效能。未来中外学位学历互认协议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协议内容更加细化、互认方法更加多元、互认协议更关注实施效果、互认协议与国内法的衔接更加完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和平利用海洋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主题。《公约》通过限定海洋活动形式、规定海洋争端解决方法以及倡导加强国际合作的方式促进海洋的和平利用。和平利用海洋并不意味着禁止一切海上军事行动,但也确实对海上军事行动构成一定的限制。为实现海洋的和平利用,各国的海上军事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公约》和其他国际法规则的规定。此外,加强海上军事互信与安全合作也是解决有关国家海上“安全困境”,维护海洋和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华道金 《政法学刊》2013,30(4):30-33
公安高校与公安机关的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机制。因此,要推动和保障校局合作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互利共赢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主导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进程的不是经济方面的因素。而是国际政治方面的原因,国际政治对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负效应上。朝鲜岛安全局势是影响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因素,大国关系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根本因素,领土争端、历史问题都通过对国家关系的影响而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的障碍国素,美国是该地区安全局势及经济合作的最大的破坏性因素,为促进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合作,该地区各参与国应精诚合作、平等互利,建立有效的政治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敬东 《法学研究》2012,(4):199-208
传统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不能反映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既缺乏民主性,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必须加以改革。各国可以考虑制定《国际经济合作宪章》,确立平等及相互尊重、实现共同利益和促进合作与广泛共识的法律原则;扩大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治理,在G20机制的基础上设立具有最高权威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WTO争端解决机制为蓝本建立一整套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机制,从而实现全球经济治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任广浩 《河北法学》2004,22(10):25-29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腐败对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合法性的危害超越了现有的国界,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只有充分而全面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惩治腐败,反腐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愈来愈广泛。作为第一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通过,为反腐败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我们应该转变“各自清扫门前雪”的旧观念,树立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新观念,加强在预防和打击腐败方面与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首例"核暗杀"事件嫌疑犯的引渡风波,发生于《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生效前后,突显了国际反恐合作与不引渡问题之间的现实矛盾和激烈冲突。如何消除引渡障碍和加强国际反恐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种对策的分析可以发现,"审罚分离"是有效消除障碍、加强合作并缓解反恐合作与不引渡这对矛盾的良策。这一国际社会的新举措,对于已签署该公约的中国,尤其是对于完善中国的有关引渡合作,更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以来,国际社会更加注重国际反恐怖的合作机制。国际反恐怖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挑战,国际反恐怖的各国实践是建立国际反恐怖合作法律机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基础。只有在国际反恐怖合作的法律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政治、经济与法律等相结合的原则,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利益协调一致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区际法律合作途径,加强国际反恐怖的司法协助与技术合作,才能取得国际反恐怖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贸易、信息交换兴起,以及观念上隔膜的逐步打破和多年以来各种国际性组织共同进行防治疾病的工作,使得大型传染病防治成为了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一个分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议题。若想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具备国内稳定、高效的防控机制和国际积极的合作。本文将从人类健康的全球化视角出发,以流行疾病的自身特点,疾病传播的途径等专业知识为背景,借鉴以往的国际流行传染病治理中的经验及教训,阐述全球化的国际与国内协作对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金融全球化呼唤金融监管国际合作,而金融监管国际合作需要国际金融监管组织。鉴于目前的国际社会结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只能是国家间组织,而非超国家组织。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组织都不足以担当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历史使命,国际社会需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这一全新的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应该具有以下组织形态特征:第一,它应该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性的、专门性的、政府间的金融监管组织;第二,它应该是一个能够凸显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金融监管组织;第三,它应该是一个具有横向综合监管职能的金融监管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