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2,(2):1-20,159
"民族国家"是诞生于欧洲的国家形态①,主要通过专制君主国转型和封建帝国解体而来。欧洲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民族"起到整合国民认同、赋予国家合法性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民族"只是建国的理由,民族国家在欧洲兴起的深层原因是推翻封建制度。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是历史进步,但建构过程也使世界付出沉重代价,两次世界大战均与其有关。同时,由于"民族意识"具有持久性,欧洲民族国家建成后,多数仍然面临"民族问题"困扰。当代欧洲,民族国家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各国的民族构成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国家主权行使方式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中改变。本文认为,民族国家建构、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是一个进程的三个方面。到目前为止,民族国家仍是多层治理体系的核心与合法性的来源,不应得出其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对欧洲一体化的形成、进程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文章认为,欧洲一体化引领的地区一体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阶段。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充斥着多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最为突出的是国家与超国家、扩大与深化两个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罗坎的"中心构成"理论和巴尔托里尼的"系统程序"理论,利用这些理论分析了欧洲民族建设与国家建设这两个不同的历史进程对民族国家领土空间中各种"中心"和"系统"的不同贡献,讨论了这些"中心"和"系统"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而指出:民族国家中的经济和法律等机制来自于国家建设历程,它们遵照功能性规律向欧盟层面转移;民族国家中的社会文化等机制来自于民族建设历史,它们根据民族性逻辑而滞留在民族国家层面;受到民族和国家两种力量双重推动的经济社会机制则在民族和国家"错位"的情况下被置于肢解的状态,转移的只是其中功能性的部分。欧洲一体化因此表现出一种"犬牙交错的国家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英国"脱欧",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出现了重大倒退,但是,当代欧盟国家的民粹危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欧洲一体化引起的不适或是全球化失意者的反抗。反一体化的民粹思潮揭示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严重的不平衡以及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在全球化与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严重合法性危机;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劳资平衡的解体;其二,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终结"带来了话语的贫困;其三,"欧洲一体化"造成的代议制民主下精英统治的合法性危机,而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精英统治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持续可能带来对代议制民主的深刻反动,既有可能使欧洲出现某种强人政治,也有可能让大众与精英在未来的政治过程中形成某种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6月23日,由《欧洲研究》编辑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和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共同主办的"英国脱欧、民粹主义与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就英国脱欧的进程与影响、民粹主义与欧洲政党政治及全球化的关系、欧洲一体化和英国的未来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  相似文献   

6.
<正>融入欧洲一体化,是许多原苏联国家在民族国家重建过程中制定的对外战略目标之一。特别是在欧盟启动"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之后,原苏联国家中的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的入盟热情达到历史高潮,特别是在乌克兰还因此爆发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危机。乌克兰地处欧洲大陆东端,长期以来处于沙皇俄国和苏联统治下,国家文化和经济制度已经被深度"斯拉夫化"。但是,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却对"回归欧洲"孜孜以  相似文献   

7.
贺之杲 《欧洲研究》2023,(5):119-145+175-176
欧洲一体化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最具影响力和最受关注的进程之一。它给欧洲和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既重构了欧洲国家间关系,也使得欧盟成为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象,欧洲一体化研究不仅获得政治学、经济学乃至法学等学科的滋养,也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增添了新的动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影响和未来走向仍是欧洲研究的关注重点。学界不仅分析了欧洲一体化的动力和欧盟制度建设,而且对欧盟的未来予以展望。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呈现多向多速的发展态势,欧洲一体化的叙事也从线性、单一逻辑转向多元、复杂逻辑,兼具历史导向的叙事和未来驱动的叙事、议题主导的叙事和国别主导的叙事。欧洲一体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是由多种动力、多元主体和多重逻辑合力推动。面对西方主导的欧洲一体化研究的多重叙事,中国视角可为欧洲乃至全球其他区域的一体化研究提供议题设置、理论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知识供给,用自主知识体系推动有意义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40余年时间里,欧洲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一体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欧洲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欧洲的前途,取决于它对全球化的全面适应能力,对一体化的创新吸纳程度,以及在新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成就。而欧洲联合和欧洲改革正是它达到这些目标的可靠途径。本文拟从全球化、一体化与现代化三个角度,说明欧洲前途系于其联合与改革。  相似文献   

9.
法国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法国的欧洲联合思想源远流长,许多思想先贤为欧洲联合奠定了思想根基。一战后泛欧运动兴起,白里安在国际联盟倡议成立具有联盟性质的机构,标志着欧洲联合思想上升为法国政治家的执政理念。二战后法国开始寻求新的欧洲联合的实践,军事上与英国签署《敦刻尔克协议》,经济上与西欧国家签署金融合作协议。皮杜尔、舒曼等政治家更为积极地推动欧洲联合。法国欧洲一体化政策几经酝酿,最终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欧洲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为欧洲国家的重要一员,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得极为三心二意。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第二次连任首相后,确定于2016年6月23日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问题进行全民公投。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关系再次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外学界主要因循解释路径对二者关系中的传统与困境因素展开研究。在困境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成果丰硕且具有延续性。在传统研究层面,国外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疑欧主义立场,但对于英欧关系中的亲欧逻辑关注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更多地着力于这一视角,如英国的欧洲属性以及发展视野下的英国和欧洲身份内涵的界定等。此外,由于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困境还体现在制度的差异上,英欧关系研究还可围绕英国的制度文化以及相应的民族精神特质展开。  相似文献   

11.
梁雪村 《欧洲研究》2020,38(1):1-26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了民族主义的回潮。是什么力量在维系欧盟成员国内部的民族主义?一体化的超国家理念经历了三代人的论证、传播、普及并实质性地弱化了边境、统一了货币之后,为什么还是没有"驯服"早就被宣布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民族主义?本研究从大卫·米特兰尼提出功能主义路径的历史背景入手,指出欧洲一体化从未获得过消灭民族国家、实现深度政治融合的理论保证。从根本上而言,功能主义路径指导下的一体化未能替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三项基本政治功能:一是确保相当范围内的政治团结;二是维持福利国家的道德前提;三是共识的再生产。欧洲一体化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的成功有赖于民族国家提供的政治根基,对民族国家的超越难以在缺少功能替代的前提下发生。  相似文献   

12.
欧盟东扩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对欧盟和中东欧国家意义重大,对21世纪的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变动也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入盟时间的确定,西巴尔干成为欧盟东扩进程中的最后一环。而它作为一个西巴尔干国家,既有着与其他西巴尔干国家相似的历史背景,又有着与中欧国家相同的文化传统。而它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的特殊性使其在加入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之处。本文系统梳理了克罗地亚与欧盟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入盟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安全因素,并通过同其他西巴尔干国家“达标”情况的对比,阐释了克罗地亚领先于这些国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冠杰 《德国研究》2011,(2):25-32,78
在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国家的地位受到冲击,非国家行为体日益发展壮大.乌尔里希·贝克对民族国家、人类社会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世界主义的观点.贝克以第二次现代性扬弃第次现代性,对全球化和欧洲化与"集装箱"式民族国家之间的张力进行反思,认为民族国家不再完全适应急剧变的时代,需要改变民族国家的认识基础和...  相似文献   

14.
由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欧洲福利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但是,在代议民主制下福利的需求是刚性的,必要的福利国家改革难以推进。因此,欧洲人转而推动欧洲共同市场建设,将与市场活动相关的经济政策制定权能转移到不受民主程序控制的欧共体/欧盟层面,削弱了民众通过选举影响国家干预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共同市场建设也是"市场逃离民主"的过程,是变相的"去民主化"的过程。欧洲一体化在欧洲的政治转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维持代议民主制的条件下为欧洲国家摆脱"福利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由于进行福利国家改革的压力持续不减,这种"去民主化"的进程在可见的未来仍将持续。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脱欧公投开创了欧洲一体化历史上成员国退出联盟的先例,英国与欧盟将被迫开启成员国退出后维持与联盟政治、经济、社会联系的“多速欧洲”新模式,这对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多重危机下的欧盟“多速欧洲”辩论“多速欧洲”,也称“双速欧洲”,是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为克服成员国利益和偏好的差异,允许部分国家选择性参加一体化的特定进程,或由核心国家先行在某一领域启动深化一体化的政策、待条件成熟时其他国家参与其中的政策模式。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一方面旨在探究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国家社会标准以及社会政策行动空间和分配空间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概述发达民主国家在过去二十年里社会政策的核心发展趋势,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即改革结果到底是由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这些外部条件变化促成的、还是因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福利国家自己造成的问题状况等内因导致的,或是所有上述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最后本文简要阐释在欧盟层面进行社会政策再规制的可能性。讨论这一问题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很多学者将国家间和超国家的社会标准看作是维持西欧福利国家成就的救命稻草,这尤其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已经无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后功能主义是当前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继承和修正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它从研究欧盟的大众意见和政党政治入手,分析了国内政治化进程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后功能主义理论以认同为核心变量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的全民公决、政党冲突等新现象。它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但在以下四个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后功能主义对于政治化进程的看法似乎过于悲观;其次,后功能主义讨论的政治化进程只限于成员国国内,而没有涉及跨国层面;再次,认同因素在政治化进程中的核心位置值得商榷;最后,后功能主义虽然指出了"政治化"带来的冲突,但并没有为此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有关欧洲一体化的思考和论说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认为一体化的新动力在于全球化造成的后民族格局以及需要建立世界内政的客观现实。只有建立起与全球市场相匹配的政治行动能力,才能真正解决传统民族国家的困境和全球性风险,而欧盟正是在区域层面进行跨国治理的成功模式。哈贝马斯的一体化思想着重于阐释欧盟的世界意义并为如何推进一体化提供具体方案。这一思想带有康德哲学的"世界主义"特征,是后民族理论向"乌托邦"的世界公民理论过渡的逻辑环节和实践性的中间步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评介新制度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三大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来考察欧洲一体化进程。本文探讨了新制度主义一体化理论的渊源,介绍了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大分支。然后,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分析、评价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本文认为,欧洲一体化理论中新制度主义的介入,填补了新功能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之间的理论空间,为欧盟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和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欧洲一体化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欧洲修正派”。它对新功能主义持有异议 ,认为欧洲一体化并不是一个走向欧洲合众国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也没有削弱欧洲民族国家 ;在方法上坚持论从史出 ,注重在研究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再现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过程 ,而不是从抽象的观念出发解释欧洲一体化。该学派的不足之处是缺少理论分析框架、单因性诠释倾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