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指本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资本以及相关技术、管理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文化贸易额增长迅猛,其增长幅度远超全球贸易增长幅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既有利于开  相似文献   

2.
钟馨 《理论月刊》2007,(12):75-78
全球化使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争取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前,丰富的湖北文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没能"走出去,"针对其不同原因,促进"湖北文化走出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更新观念、文化交流与宣传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信息平台、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杨建新 《今日浙江》2007,(18):54-55
近年来,浙江省把文化走出去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积极配合外交、经贸等活动,大力实施"浙江文化走出去"工程,拓展载体,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浙江率先发展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滇云/州市     
《创造》2011,(11):16
滇云云南国企境外投资总额逾30亿近年来,云南省全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对外经贸活动的新热点。其中,云字号国企一直走在境外投资合作的最前端。"省属企业已成为云南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锋部队,在澳大利亚、加拿  相似文献   

5.
李彩霞 《创造》2010,(11):54-55
文化交流的官方色彩较浓重,"走出去"的行为存在盲目性和短期性,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及市场竞争力,是制约云南民族文化走出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播交流是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部署。文化传播交流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实现国际间合作互信,提升我国形象和国际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文化交流辅助,通过共性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心理障碍,从而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孙跃进 《前进》2015,(1):39-40
<正>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列为全省十大振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伴随着全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文化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山西省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情况一是文化出口增长势头强劲,领域不断拓宽。近年来,山西文化出口增长迅速,从2009年的400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028.1万美元,年均增长50.06%。在国家支持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山西省  相似文献   

8.
《创造》2013,(2):20-21
在专家眼中,云南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背后是时代变换、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也是云南30年积淀的结果,水到渠成,不容错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规划摘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发展农业、加工业、矿业、旅游业、邮政业等对外合作,推动罂粟替代种值、发展替代产业。【亮点解读】在2万多字的《规划》全文中,"走出去"这3个字出现了十多次。"风水轮流转,从30年前‘引进来’,到今天的‘走出去’,中国已经由争取外资向争取外部市场转变,云  相似文献   

9.
理顺文化事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产业内在的逻辑关系,是正确地给文化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文化产业下定义的前提,是调动人们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增强国际话语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环首都经济圈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芳  赵清华 《人民论坛》2012,(35):226-227,256
文化产业是河北省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将为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契机。由于河北省文化产业存在总量偏小,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及精心打磨,产业创新不够,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应采取文化产业品牌定位战略、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科技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陈燕 《理论月刊》2005,(11):180-182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已成为必然的选择."走出去"战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商品输出,即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第二层次是资本输出,主要指对外直接投资(或称境外投资).民营企业"走出去"方式应选择渐进式海外扩张方式.政府部门应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把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由以管理为主转向主要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董肖 《政策瞭望》2010,(3):41-42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多种渠道,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走出去",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市场,又向海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了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  相似文献   

13.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需通过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民间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发挥科技与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文化"走出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我省文化“走出去’’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省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不断加强浙江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建设,为增进世界对浙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盛明光  塞树林 《前沿》2009,(4):50-52
内蒙古文化产业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本、文化技术等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参与国际文化产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我们要加快内蒙古的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步伐,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拓宽市场,创造发展环境,逐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实现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内蒙古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得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于慧玲  齐黎丽 《人民论坛》2013,(11):162-164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通过“走出去”来实现我国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文章从当前的时代背景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简要概述,并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更好实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朱春阳 《人民论坛》2012,(21):70-71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第一输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为何我国国际贸易的已有竞争优势无法向文化内容产业扩散文化"走出去"十年反思2001年是我国文化产业明确提出"走出去工程"的第一年。十年来,古罗马斗兽场内,夺目的"中国红"烈焰燃起;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由于国家高度重视、资金大力支持,立足本土文化,注重品牌传播和文化人才培养,韩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生力新军,为韩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赢得了国际声誉.从战略高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实现中华文化的国际表达和艺术化演绎,打造国际文化市场的“中国品牌”,加强吸引和大力培育对外文化交流人才,是韩国文化产业成功开拓国际市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算起,中国企业"走出去"(即企业的国际投资与合作)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经济和外交政策,已有近16年历史。涉农企业"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在全球五大洲开展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等推动涉农企业"走出去"活动,涵盖农业、林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惟达  林艺  靳柯 《思想战线》2006,32(1):62-67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构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区”,可以实现这一区域内文化产品的交流、贸易与服务,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共同维护这一区域的文化安全,抵御西方文化深层介入。这一合作区域的建立不仅是实施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践,更有助于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