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博弈论的发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博弈论主要是研究策略选择问题 ,强调的是个人理性。纳什均衡在非合作博弈理论中起着核心作用。博弈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 ,就是其哲学思维方式推动了人类思维模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度公正与博弈均衡——一种关于法律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公正是社会多元利益关系多次复杂博弈的相对均衡,法律制度 的形成与实施实际上就是对这种博弈均衡的确认与保障,同时也只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体现社会 主体的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才能形成公正和良好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纳什均衡”理论在我国经济界、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以博弈的道理阐释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证明了非合作博弈的均衡性,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纳什均衡”也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其核心是讲,在非合作状态下,通过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从而达到竞争各方利益的均衡。然而,对于“非合作博弈均衡”,许多人理解为:竞争的各方在选择策略时,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不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对手的利益。各方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4.
侦查讯问中博弈原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者相互作用的新兴理论,它正融入到社会科学体系的各个分支中去,为各门社会科学所应用。侦查讯问中的侦讯双方之间也是一种博弈。对讯问中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博弈论研究可以从侦查讯问的本质入手,分析讯问的博弈性以及运用讯问策略的博弈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周纯 《学理论》2010,(26):64-65
竞争情报的出现是与竞争联系在一起的。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竞争的博弈特征,以及信息在市场竞争博弈过程中的作用和市场信息的特点。然后从市场竞争的竞争博弈这一本质特征入手,结合博弈论对比分析了竞争情报的出现原因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知识产权的定价信号博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定价过程是一方出价、一方采取相应行动的双方互动决策的博弈过程.采用信号博弈的方法分析知识产权的定价后发现:由于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知识产权的信号博弈定价将会出现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准分离均衡三种情况.具体的知识产权定价出现哪种市场均衡,主要取决于模型中不同质量知识产权的价值、交易价格、成本以及各种概率等.减少出现后两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建立销售收入从知识产权购买使用者收入中提取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均衡选择的应急物资调度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学理论》2010,(17):40-43,286
在突发事件应急阶段,应急物资调度面临着物资需求量大而且供给不能及时满足需求的困境。在时间优先原则下,当存在多受灾点时,决策方案很难满足每个受灾点的最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多阶段的应急物资调度动态决策模型。首先,模型基于博弈论来描述各个受灾点对资源的竞争问题;其次,该模型考虑了前阶段决策给当前决策带来的影响,通过引入惩罚系数来约束该阶段的决策方案给受灾点带来的收益;第三,模型通过使用风险占优机制来解决博弈结果存在多重纳什均衡的问题,从而选择出最佳应急物资调度方案;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转型社会中,政治决策是拥有主要政治权力的行政主体,与反映主要群体利益的社会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现实的各种政治后果可以从考虑期权价值的延迟均衡和抢先均衡来说明,也可以表现为考虑心理动机的“公平均衡”。在如同海峡两岸博弈这样复杂的均衡组合中,作者推论存在可以称为“虚妄公平”的均衡概念。转型社会的各个主体因此必须寻求“真实公平”策略选择,才能实现真正公平的政治决策目标。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边界,外部边界由信息披露的外部制度,即法律法规来决定,内部边界则由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来决定。为了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必须把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的裂变——政府经济行为的均衡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先 《行政论坛》2011,18(4):47-51
对博弈"得益"的分类(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和变和博弈),且进行多维度的析判,从而思考如何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的裂变:博弈理念的重塑——从零和博弈到变和博弈;博弈选择的思考——从理性博弈到有限理性博弈;博弈双赢的分析——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博弈均衡的研究——从一般均衡到博弈均衡。从零和博弈观念转变到变和博弈理念,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和要求,也是政府经济行为的"裂变"。  相似文献   

11.
博弈论是研究复杂条件下人类行为的一种工具,廉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博弈现象。廉政教育者应重视运用博弈理论的方法与策略,寻求积极主动的方式,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对策"选择,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让教育者的"政策"与受教育者的"对策"在思想交流交融中趋同。运用博弈论分析廉政教育过程,为廉政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廉政政策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廉政政策决策缺乏前瞻性、廉政政策规划缺乏整体性、廉政政策变迁以强制性为主以及利益集团的利益博弈等方面的原因,廉政政策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导致廉政政策滞后现象产生。寻找廉政政策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均衡,减少廉政政策滞后现象,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具体来说,可以从转变政府决策模式、强化整体廉政制度设计、改善廉政政策变迁模式和增强廉政政策创新持续力四个方面来加以防范和治理。  相似文献   

13.
乡镇和村——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博弈空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乡镇为代表的政治系统和以村为代表的社会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博弈。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政治系统和社会系统博弈的历史及表现、制度根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指出机构改革一定要实现合作性博弈,避免非合作性博弈。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博弈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博弈论作一为种文化解释框架的合理性。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两个层面,分析了生态文化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博弈现象。最后基于博弈论的视角,提出了生态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应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必然要求。有鉴于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需求出发,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了探讨,这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会计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都在致力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努力探索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途径和方法。但从实际情况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尤其上市公司,丑闻迭出,信用严重缺失,很多企业大量虚构财务报表数据,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本文通过对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安排、政府信用供给、政府地方庇护、财务信息披露中的监管功能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力图从深层次来解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原因,以便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文红 《学理论》2013,(21):351-353
调动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保证民办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缺失,从博弈论的视角,正是辅导员之间相互决策的博弈过程,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辅导员之间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培养辅导员团队合作精神,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6,(5):102-107
运用"博弈范式",将"偏好类型和偏好模型"与"投票偏好和投票规则"进行"互验",深化和拓展投票偏好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论文对偏好语义、偏好特征和投票偏好学科定位,运用偏好理论、投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社会心理理论等进行梳理分析;对偏好类型——循环偏好、单峰偏好、中间偏好和风险偏好,运用重复博弈、动态博弈、均衡博弈和风险博弈等进行探讨研究;对偏好模型——偏好结构、偏好分割、偏好强弱和偏好联盟,运用金币博弈、均衡博弈、选数博弈和权力博弈等进行深入剖析。投票偏好探讨的真正价值:如何将个人偏好有效地转换为社会偏好,从而实现投票规则的规范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公用事业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究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多重博弈关系,即公平与效率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政府公利性与自利性的博弈、民营化与第三部门的博弈。通过深入分析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胡国强 《理论导刊》2002,(11):13-15
本文运用演进博弈论这一研究工具,分析了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博弈主体的现状指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还没有完全把农民确立为真正主体;博弈主体还缺乏获得信息、收集资料、学习和总结经验并正确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博弈主体所处的国内外博弈环境恶劣且博弈机制不完善;博弈主体所占据的资源严重不平衡,企业和农民的博弈力量弱小等问题。认为,只有把农民和企业确立为真正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体,厘清结构性调整主体的职责,建立演进博弈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