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移民现象自古有之,它是人力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调节和流动,对促进经济发展、政治融合、文化交流、社会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移民既可以是国内人口流动,即国内移民;也可以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动,即跨国移民。  相似文献   

2.
李建华 《侨园》2001,(5):30-31
中国“入世”,不仅仅是“请进来”,还要“走出去”。中国企业跨国发展将会成为中国“入世”后的经济新趋势。然而,选择何种方式走向海外,是企业跨国发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企业跨国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企业跨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总体上有三种模式可供借鉴选择:一是通过进入东道国直接生产经营的跨国直接投资模式;二是通过无形资产如技术、经营方法、管理经验等转移到东道国的契约经营方式;三是出口产品到海外的贸易经营形式。 (一)跨国直接投资模式利弊评价跨国直接投资模式是国内企业通过资金、技术、设备、劳务等形式在国外开办企业的行为。跨国直接投资是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主要方式。由于投资行为本身具有集资本、技术、贸易和人力培训等生产要素流动为一体的特点,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占据日益重要地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北京市流动人口流动行为特征与其迁移意愿的相关关系.研究得出两点结论: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流动行为表现出全新的特点:留京时间长,居所和职业稳定性高,社会地位上升缓慢,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人口流动特征与迁移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典型相关关系,收入状况改善是强化流动人口迁移意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4.
陈敏 《学理论》2013,(6):52-53
缘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羁绊,农村已婚家庭在夫妻谁外出务工,谁安扎后营作出了选择。根据成都市留守妇女数据为依托,从霍曼斯的社会交换命题理论视角来解读留守妇女的行为。作者认为,"留守妇女家庭"选择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家庭是一种理性选择,也是其家庭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结果。  相似文献   

5.
杨洁  刘美涛 《学理论》2012,(14):187-188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中华民国"的女性,作为国民的一份子,应当享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来参与国事,同时通过料理家事,扮演好"贤妻"、"贤母"的家庭角色进而成为革命事业的助手。孙中山先生对"女国民"的角色期待是既"管国事"又"理家事",以"受教育"必然地服务于这两大职能,这种女性观大大加速了女性登上社会舞台的历史进程,促进了女性的觉醒和解放。  相似文献   

6.
持续500多年的西方殖民主义扩张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它在当代世界留下了"西方文明"的绝对主导地位。文章通过对15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重新审视,对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历程进行一系列新的总结,并对"西方文明"扩张背景下的人口跨国界流动作了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全球化时代人口跨国界流动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未来的对外战略提出了若干新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婚外性行为是当下中国的热门话题,但却缺乏实证研究的细致探讨。本文采用中国人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通过整合人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因素视角、机会视角和态度认知视角,详细考察了婚外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出轨"态度认知和"出轨"机会可以显著地预测婚外性行为。"出轨"认知在人口统计学与社会经济变量和婚外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出轨"机会和婚外性行为的关系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大部分为不完全中介,说明这些变量仍然会通过其他路径影响婚外性行为。另外在沿海地区,"出轨"机会与"出轨"认知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留英毕业生从留学到就业的职业发展轨迹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青年人才在跨国迁移中对是否回国、何时回国、为何回国的迁移决策。通过把微观层面海外青年人才从留学到就业的迁移决策过程与中观层面当地政策框架以及宏观层面输出/输入国跨国社会空间相结合进行研究,发现迁移决策不再是"回国"与"不回国"的决定,而是毕业生不停地在国内、国际比较中推迟或提前迁移行为,以寻找迁移的"最佳时机"。这一发现揭示了国际人才流动的不确定性,并从时间维度进行解释,拓展了跨国迁移决策的研究视角,对传统移民研究的定义框架如何满足新的移民现象进行了动态的、过程化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在文明社会中,角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男女角色分工则是人类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分工之一。其决定性的原因就在于它规定了男女在社会中、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角色模式和职能分工的不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女大学生角色家庭化提前的问题几乎席卷了所有的高等学府。一近两三年内出现的女大学生角色家庭化提前的问题,是指在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层次中的女性主体(指女大学生),在各种外因的影响下,基于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和角色模式的特点,过早地表现出女性的家庭角色特点,过快地实行和执行家庭角色职能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年安徽农村的调查,本文对中国人口社会转型期城乡人口流动和婚姻挤压背景下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对代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直系家庭为农村主要家庭结构,空巢家庭规模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外流而逐步壮大,传统复合家庭已快速缩减,而婚姻挤压催生出"失婚核心家庭",其数量随性别失衡与男性婚姻挤压态势的加重而上升。成年子女的外出务工导致出现老年父母生活照料缺乏的问题,而儿子被迫"大龄失婚"则改变了传统的养老功能,大龄未婚儿子承担了本应由儿媳承担的生活起居照料责任,但其依旧难以弥补因失婚给父母造成的情感压力。  相似文献   

11.
马宇 《瞭望》2000,(37)
跨国投资连年增长,但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开始下降,其中拉美地区已成为跨国投资热点,前苏联和东欧地区将成为新的跨国投资热点:我国面临严峻挑战 20世纪最后几年,随着全球经 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 资本的跨国流动日趋活跃,1999年达到创纪录的8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估计在21世纪头5年,跨国投资仍将继续增长,增长速度或许不如前几年,但仍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年跨国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 国际资本的跨国流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跨国投资取向发生深刻变化,由发展中国家份额逐步…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从而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父母长期缺位,缺少父母的关爱,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不衔接,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层级体系,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相似文献   

13.
农民占当前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是留在乡村务农还是外出务工属于农民的理性选择行为,而农民对务农或务工的行为选择服从于个人效益最大化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村女性青年主要通过婚姻、升学、关系、顶替父职、个人自致五种途径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和改革开放前相比,农村女性青年的社会流动频率加大、人数增多,实现社会流动的途径趋于多元化.但是,由于受户籍制度、家庭条件、自身先赋、后天自致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女青年的社会流动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计划生育目标,必须有一套得力的人口控制机制。所谓人口控制机制,这有宏观微观之分。从微观来讲,主要是指在以家和户组成的村庄为基本单位的层面上使直接的人口生育在经济、社会各个关系之间形成有效的直接控制。它包括家庭经济发展和家庭生活的需要在家庭小环境中能自觉地控制人口,农村形成了良性运行的控制人口的微观机制。微观机制,在农村人口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人口生育首先是在家庭中进行的,主要地直接地表现为由夫妻双方组成的家庭而产生的一种生育行为。家庭夫妻的生育行为既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更重要的是由家庭小环境的直接制约和支配,是由家庭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而形成的生育观念所决定  相似文献   

16.
婚姻迁移作为一种社会流动方式对女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9省"婚姻迁移与农村女性发展"的专项调查数据,分别对不同婚姻迁移状态农村已婚女性和婚姻迁移女性内部的生活福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与本地已婚女性相比,婚姻迁移女性的生活福利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弱势,部分福利维度反而呈现出较好的优越性,尤其在经济、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福利方面;婚姻迁移女性内部生活福利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媒介中女性形象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等"自媒体"悄然兴起,开创了全新的报道方式和传播观念,公众对媒介的接近程度和信赖程度日益提高和加强。以新浪微博中的女性形象为案例,从社会性别、社会角色的视角入手,分析作为客体的女性在微博传播中的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探讨了产生这种形象的多种因素,尽可能为提高女性在网络空间中的地位,促进信息公平流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长期趋势。低生育率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我们担忧的是低生育率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应围绕低生育率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从个人经济利益角度来考量,低生育率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带来结婚意愿下降、离婚率上升;女性经济独立与女性生育工具性的矛盾;个人生活品质追求与生育负担的冲突;生育由“养儿防老”的家庭需要衍化为一种社会责任;新的法律法规倾向于尊重个体、保护个人权益,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导致了新的不平衡;等等。因此,应从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的角度顶层设计鼓励生育的法律政策;推进家庭劳动社会化、智能化,解决育儿、养老者的后顾之忧;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让年轻人愿意结婚、生育;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流动,鼓励年轻人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个体利益与家庭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减少女性生育风险,化解生育焦虑,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的劳动力外迁不仅加速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也给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农村地区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四期追踪调查数据和在广东省深圳市进行的"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面向农村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外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农村家庭养老表现出传统和变革共存的特征;子女外迁给农村老年父母的生活福利带来双面影响,使得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支持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减少,加重了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负担,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福利;子女在城市外出务工带来了传统孝文化的弱化,但女儿的养老功能得以增强,长期低生育率条件下发生的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使得传统依靠儿子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本文最后探讨了在劳动力外流背景下政府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付佳琪 《学理论》2014,(3):144-145
辛亥革命时期先进女性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转变,女性突破了维新时期女性角色的定位,有了质的变化,从而迈入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并为五四时期女性角色的进一步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应看到,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的长期性决定了女性角色现代化的长期性,女性新的角色定位并不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