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公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是梁启超1902年在“论公德”一文中阐述的。公德是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私德是相对公德而言的,“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私德”是在个人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
当前道德问题的主要表征是公德的缺失 ,而公德缺失和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想从多学科的视野来对此加以分析。首先 ,经济体制的转轨 ,松解了原先的伦理实体 ;其次 ,社会结构的转变 ,使得道德的监督条件发生了变化 ;再次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工具理性也在侵蚀着公德场域 ,使得公德场域出现了“集体的非理性”。转型期的公德重建一方面必须借助法律 ,另一方面必须在底线道德的基础上慢慢培育 ,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2006年以来,北京市通州区各乡镇、街道普遍开展了“公德之星”评选活动,迄今为止,全区已评选出172名“公德之星”,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人的道德传统是重视个人的“私德” ,不重视社会“公德” ,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发育不良。要改变这种局面 ,培养国人的公德意识 ,就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的公民社会和孕育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以来,北京市通州区开展了“公德之星”评选活动,到9月初,共评出10名“公德之星”。 一、突破道德建设难点。开展“公德之星”评选2005年,通州区文明办为落实区精神文明建设年度任务,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开展了以“克服陋习树新风,建设北京新城区”为主题的全区市民素质大讨论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撰写征文和拍摄照片、DV作品以及下发调查问卷等形式,归纳整理出了市民反映强烈的与北京新城区建设最不相适应的十种不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意识淡漠、公德行为失范的现象,这与当前大学校园缺乏公德建设的良好风尚、传统道德教育自身存在缺陷、网德建设欠缺等密切相关。要培育大学生公德素养,高校各教育部门、管理机构要提高认识,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真正落实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统一思想,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加强道德教育方法和力度的改革,善用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启发和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和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一月三十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理事会”)公德称,国务院已任命戴相龙为社保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公德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兴  林榕岚 《前沿》2006,3(7):104-106
“诚信危机”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与讲究信用的市场经济是不相吻合的。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诚信观陷于一种个人修养的纯道德,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诚信已超越了纯道德的范畴,是一种有外部规则保障的公德诚信。公德诚信是一种相对方是社会公众的诚信,有其自身的特点。建立社会公德诚信体系是缓解当前“诚信危机”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9.
郑金凤 《前沿》2006,(2):100-101
在当今我国道德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活动中,以受教育者个体“私德”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和由其决定的教育实践活动还居于主流的地位,它决定着人们思考道德教育的方向,决定着道德教育活动的方式、途径、方法和道德教育的最终效果。以“公德”优先为道德教育目的的选择是适应我国现代社会转型的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这一道德教育目的的建构有着现实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条件,是有效处理“私德”和“公德”之间关系,实现当代道德教育重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07,(5):27-28
今年3月31日.“首都十大公德人物”评选结果在“首都十大公德人物”颁奖典礼上正式揭晓.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副市长孙安民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并为十大公德人物颁奖。获得“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称号的是:感动南疆的首都好医生、北京阜外医院门诊部主任周宪梁;京城义务指路大王、东直门街道退休老人谢亮;社区里的天使、朝阳医院外科原护士长司垄范;倾其毕生积蓄助学的退休军人陈荣超:为山区老人留下美好瞬间的平谷区公安分局民警杜浩:承诺如金、28年义务为智障家庭生活理财的丰台区花乡村民张淑英:优秀来京务工人员、朝阳区劲松中社区保洁员董学法;倡议并发起播绿为治沙的环保志愿者、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肖朝阳;德艺双馨为公益、北京人艺著名演员濮存昕;用青春书写青春的激情、用生命寻找生命的希望,北京大学阳光骨髓库创办者刘正琛。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将“红绿灯”这一交通安全令行禁止的概念延伸到市民公德的教育培养之中,立公约、倡新风、促和谐。  相似文献   

12.
义利关系:历史性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盛聪 《思想战线》2006,32(6):57-63
在当代多元化、差异性的社会中,“义”的“私德”性质淡化,“公德”性质突显,其内涵已不再局限于个体之“道义”,而根本上吁求社会与制度之“正义”。构建当代转型社会的制度之“义”,以最终实现“义利统一”的道德机制,成为传统义利观转型与发展的现代性视域。  相似文献   

13.
思想汇     
《上海支部生活》2020,(3):60-63
“百年末有之大变局”是哪“百年”《光明日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侖金尧文章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2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党史养分,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共产党人立政德,最根本的是对党绝对忠诚。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伊始,一个看不见的疫魔席卷全国。它不仅是一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大考,也是一次新时代公民道德实践的大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结合战“疫”过程,一起来寓目大考之下的“三德”实践。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围绕“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个重大问题,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探究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堪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宝典。《决议》呈现的“四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标识;概括的“五个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价值;总结的“十个坚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这些年来的精神文明建设,人们不难发现,些地方着重点放在“牵引”二字上。总在大张旗鼓地倡导、号召,指望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来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寄希望于人们在道德上进行自我完善,自觉自愿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社会当然不乏自觉者,对于社会群体本质表现强的人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国群体社会生活不丰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人缺乏相应的公德意识与纪律习惯。公民公德自律意识的形成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多方合力:政府重在制定约束公民公德行为的法律制度体系;社会组织重在引导公民践行良好社会公德;媒体重在宣传普及公德常识,坚持正面宣传与负面监督同时发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晋秀 《前沿》2008,(2):86-88
当前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他们的公德水平与他们具有的知识水平极不相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董学法.安徽无为县人,一名来京务工青年.一个普通的社区保洁员。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03年被评为“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他荣幸地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和“首都十大公德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