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者们在讨论文化之于经济的影响时,通常走了两个极端:一种是忽略了文化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另一种则是过度强调了文化在经济现象中的功能.文化不会对经济过程直接产生影响,但是会以制度(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以及个体为中介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我们既不能因为文化对经济影响的这种特殊性而忽视了文化因素,同时也要意识到经济现象"文化解释"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型"的民间商会,温州商会在初始阶段的合作机制主要是"关系合约","关系合约"的有效性建立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非正式规则基础之上。随着商会规模的发展和稀缺资源的出现,"关系合约"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从而需要借助于正式规则的制度支援。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可以简约为两种理想类型“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源型”;两种发展模式实际上是遵循着两种不同的逻辑,前者是先发展、后转型,后者则是先转型、后发展;对于后发国家而言,虽有先发国家提供的发展路径可供借鉴,但面临更多的是发展的困境和抉择的艰难,最主要的是容易遭遇引进制度和本土社会文化“不兼容”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当前道德问题的主要表征是公德的缺失 ,而公德缺失和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想从多学科的视野来对此加以分析。首先 ,经济体制的转轨 ,松解了原先的伦理实体 ;其次 ,社会结构的转变 ,使得道德的监督条件发生了变化 ;再次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工具理性也在侵蚀着公德场域 ,使得公德场域出现了“集体的非理性”。转型期的公德重建一方面必须借助法律 ,另一方面必须在底线道德的基础上慢慢培育 ,这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