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案件调查笔录,是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案件复查及补充调查的过程中,为核实案件事实,收集证据,而向被调查人和证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案情有关的情况时,所制作的记载调查情况的笔录。  相似文献   

2.
正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证据类型之一。证人证言是将证人在法庭上就其亲身经历的案件事实所作的客观陈述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英美法系国家奉行证人中心主义,证人证言在所有的证据类型中居于核心地位;大陆法系国家证人证言的地位虽区别于英美法系国家,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证据类型。大陆法系国家将证人定位为向法庭陈述其感知的事实的第三者,其首先将当事人排除在证人范围之外。学者一般认为,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了解到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不包括向当事人所作的陈述[1]。同时,还将证人限定于是将其感官体验的  相似文献   

3.
询问证人,是纪检监察机关查明案情、揭露和证实违纪违法行为的重要调查方法。如何在询问证人的过程中,克服和解决证人的不良作证心理,取得真实、清晰、客观的证人证言?这是每一个办案人员在调查、办案中随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受侵害人的陈述,被调查人的陈述、视听材料、现场笔录、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等九种一在违纪案件中常用的证据有证人证言、书证、受侵害人的陈述、受审查人的陈述(即上述的被调查人的陈述)等四种。  相似文献   

5.
一、证人与案件的审理结果不能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如果既了解案件情况,又与案件审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就不得作为证人,只能是诉讼当事人(共同诉讼人或第  相似文献   

6.
证人证言是刑诉中的重要证据,对于查明案件事实、保证被告人包括质证权在内的辩护权、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价值,尽管2012年新刑诉法已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但证人不出庭作证的顽疾依然没有根本扭转。在我国当前司法资源有限、难以承载所有证人出庭的情况下,完善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或许是保证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最佳结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法之 《支部生活》2007,(4):40-41
所谓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中,证人、鉴证:人、记录人、翻译人意图陷害他人,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在案件检查实践中,被调查对象家属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可能是涉案人,也可能是重要证人。作为特殊关系人,他们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往往有对立情绪,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一、完善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之必要性《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证言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  相似文献   

10.
《正气》2001,(4)
沁县纪委副书记常晋忠、审理室主任李儒宏、检查室主任王晋刚撰文指出,索取证言材料难是纪检监察机关办案难的表现之一,主要是证人不愿作证。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系密切不愿惹人、怕打击报复或逃避追究是主要原因,其造成的危害和后果也不容忽视,因为证据的真伪直接关系到调查能否顺利进行和对案件的定性量纪的准确性。由于伪证是放纵违纪行为或造成冤假错案的直接根源,因此,在取证时要针对出证者的不同情况而采取对策,尽量避免出具假证的可能性。在审理阶段也要对证人证言进行再审核,严格鉴别使用,杜绝伪证。为此可供采取的对…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箱     
刑事证人资格,是指作为刑事案件证人所应具备的条件或能力。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由此可见,我国《刑诉法》所规定的证人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12.
仲卫东 《唯实》2009,(12):76-78
品格证据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形式,为了避免偏见以及保证诉讼效率,英美证据立法确立了品格证据的一般排除规则。然而规则当中也有例外,例如当品格处于案件争议时,其证明价值不可否认。品格证据规则的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不同诉讼主体的运用上,通过对被告人的品格、被害人的品格以及证人品格等三个方面的阐释予以说明,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品格证据规则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它体现了程序公正和以程序推进法治的理念和要求,它较好地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还有利于尽快查明案件事实,提高诉讼效率,提高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提高法律的权威,树立法院的良好形象。立法的缺陷、司法失范、证人的消极心理等是实现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价值的主要障碍。为此,需要完善立法,规范司法,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筠连县镇舟镇党委、政府出实招支持纪检工作。一是换届时挑选最优秀的干部进纪委班子。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纪检干部参加各种培训。两年来,镇纪委有4名委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共7次。三是凡涉及主要领导和中层干部以及难度大的案件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出面找违纪者谈话,为案件查处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5.
余达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纪检监察干部。在这一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在这平凡的13年中,他为正党风、惩腐败、促廉政不懈地做出了奉献。“秉公执纪,刚正不阿”,他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党政纪的严肃性,赢得了群众的赞誉1998年余达平任柞水县监察局长后,分管案件查处工作。对每一件群众来信来访他都认真审阅,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进行排查。他不仅联系重点案件查处,还亲自参与办案工作。在查办一名科级干部贪污挪用扶贫款案中,他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找证人,查证据,核账务,很快查清了这名科级领导贪污挪用1.66万元扶贫…  相似文献   

16.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24-25
定调: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召开 2010年1月,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拓宽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渠道,加强反腐倡廉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要求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和整治消极腐败现象,完善举报人和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制度是《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亮点之一,但在证人保护范围、作证经济补助以及出庭的前提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证人保护的对象和范围,增加证人保护的专门机构,对证人经济补助制度条件及发放的程序加以规范,对刑事诉讼中特定职业作证特免权和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前提规范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案件调查的谈话方法和策略强旺斌党纪政纪案件调查谈话,是指调查人员找案件当事人、知情人或者其他人员,询问有关违纪问题的过程。谈话是查办党纪政纪案件的主要方法之一。办案实践证明,能否掌握涉案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讲究谈话策略和艺术,突破对方心理防线,取得真...  相似文献   

19.
杨远林 《探索》2001,(3):130-132
在刑事诉公中,证人出庭作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固然与其自身原因有关,同时也与国家的保障不力有关。证人不出庭作证,对有关证据的真伪性的确认的难度加大,当事人也无法通过认证、质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我国刑事诉讼的庭审方式的改革。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加强有关法制宣传、加大对证人保护的力度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从而保证我国刑事诉讼庭审方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党风与廉政》2000,(10):45-45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办理一起案件时,对此案到底应定受贿错误还是诈骗错误,争执不下,具体案情如下:   张某,男, 40岁,中共党员,系我县政法委的科级干部。 2000年 3月 4日,张某的同学赵某(女)来找他,告之自己的丈夫李某因参与嫖娼活动被公安局拘留,请张某帮助想办法给保释出来。张某听后说:“据我了解,凡能认定嫖娼的很难保释出来,老同学来找,我尽力找人帮忙。”赵某见张某肯帮忙,非常感激,对张某说:“事情办后我一定好好感谢你。”第二天中午,张某被请去吃饭,席间刚好遇到公安局法制科科长刘某,聊天时说起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