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适 《群众》2009,(12):78-78
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最早把“低碳经济”纳入政府文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积极制定了到2020年减排40%~45%的目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任务如此紧迫,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气候变暖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走低碳道路,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但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消费方式,仍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通过开发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贝肯菲尔德校区建设"零碳排放"校园,实现了电能与热能供应的二氧化碳"零排放"。该文系统分析了"零碳排放"校园的主要做法及其效果,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苗家平 《中国减灾》2007,(12):57-57
11月27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气候变化解决方案——WWF2050展望》中文版报告。报告指出,遏制气候变化的主动权仍然在人类自己手中,但前提是世界各国在未来5年内必须根据国情“六管齐下”采取行动。而在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经济     
《台声》2017,(1)
<正>2017年台湾经济展望关键词为"转"字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首次超越欧洲,温室气体排放量升至纪录高位。根据Global Carbon Project的研究,中国去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2吨,欧洲为6.8吨,印度为1.9吨。这些经济体再加上美国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占全球新增排放量的80%。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12年8月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该规划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减排,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近年来,虽然世界各国越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环境状况呈现出恶化的趋势,有一些环境污染的指标在世界上位居前列: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世界第一,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世界第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世界第一,汞年排放量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世界第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环境污染对于社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两性带来的影响需要我们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模式建立在过度的能源资源消耗和低效使用、对国际能源市场的过度依赖之上,同时引发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不能承受之重,而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安全的能源体系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是未来10年甚至20年完成经济结构转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面临着生态环境的挑战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50多亿吨。在下一个世纪前5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此外,二氧化硫、氧化氮、氯化氟、甲烷和臭氧等有害气体向大气中排放量也在迅速增加。以联邦德国为例,在本世纪初,二氧化氮每年的排放量为50万  相似文献   

11.
黄振宇 《群众》2014,(8):72-73
<正>低碳经济是一种蓬勃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基于市场机制,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度创新,推动能效技术、能源技术、可再生资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运用,促进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模式转型。2009年11月26日,中国正式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决定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至45%。江苏省作为全  相似文献   

12.
吴得斌 《同舟共进》2021,(4):F0003-F0003
截至2021年4月3日,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华祥龙”出厂后已完成38台海上风机安装,并创造了月安装十台的安装记录。据悉,完成安装的38台风机在并网发电后,每年预计将为广东片区提供清洁绿色能源约4.1亿千瓦时,可节省标煤消耗约15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约34万吨。作为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插销式自升自航抢险打捞工程船,在坚决执行国家海上应急抢险保障任务的同时,“华祥龙”为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构建地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了救捞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2,(8):14-14
一、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污染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湖北是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的地区,2010年,农业源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35.7%,总氮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8.25%,总磷排放量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7.7%,农业面源污染正逐渐成为第一大污染源。 1、种植业污染。2010年全省化肥施用量约为350万吨,折算后化肥施用强度为1055公斤/公顷,其中30%以上未经有效利用流失到江河湖泊中。  相似文献   

14.
张海夫 《桂海论丛》2005,(Z1):49-50
我国虽然用了近23年的时间将GDP扩大到原有规模的8倍,但也带来了能源依赖进口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剧增等问题.因此,我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调整能源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邱夕来 《群众》2011,(4):78-78
能源农业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主要指以开发生物质能为目的的种植业。能源农业至少可以实现三全其美:大量消除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出国家急需的绿色能源;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2):41-41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年初向媒体披露了一组数据:我国的化学耗氧量(主要是水污染物)、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我国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我国每万美元产值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  相似文献   

17.
绿色电力 是指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采用绿色电力的好处不仅在于它能够减少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缓解区域环境污染,而且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在全球都被大力推广使用的清洁能源。目前实行绿色电力机制的发达国家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近20个国家。在我国城市中,上海市率先实施绿色电力机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进行尝试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关系到我们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24个主要指标中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有两个,一是能源消费强度控制指标,二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我认为,我们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除了降低单位GDP能耗外,关键是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大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水电、核能。这两个在我们国家潜力非常大,或者说现在资源蕴藏量都非常大。我建议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关键要提高非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基准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未来污水处理量庞大.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将年均增长2.5%,到2010年排放量将高达300亿吨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着力打造低耗、低排、高效的“低碳农业”迫在眉睫。农业机械是农业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量大户,所以,打造“低碳农业”,农机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