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耘 《求索》2007,(9):137-139
本文论证了利己与利他博弈下的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是经济学的伦理基础,并且,基于该原则的制宪选择所追求的双赢博弈,理所当然地体现了宪制经济学的伦理向度。但是,作者指出,与一般的经济学一样,宪制经济学也无法逃脱自然本位型论证的窠臼,它从人的两面性来论证利己与利他的正当性,必然缺乏根据,难免有独断之嫌。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大陆,"穷人经济学"之说,其实是作为 "富人经济学"的对立面出现并迅速流行的。这种"富人经济学"早已悄悄地出现,人们已早已赋予其特定的内涵,即替富人着想、为富人说话的"经济学"。比如说, 用所谓"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来排斥对穷人的"怜悯、帮助";用"富人消费多了,穷人就少"来为富豪们的挥金如土辩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经济学", 缺乏客观科学性,因而被人视为利益驱动受富人牵制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有没有道德标准,这一直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多数人的看法是经济学是“道德中立”的,说的直白些就是“缺乏道德”或“没有良心”,这种批评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把社会上出现的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权钱交易、官员腐败等统统归咎于商品化浪潮。 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的假设,即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的唯一准则是利益最大化,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与生产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  相似文献   

4.
法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法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界最具有影响力、覆盖范围最广、研究和接受人数最多的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法经济学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法学研究的实证化进程,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为法学和经济学共同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但在我国,法经济学的研究尽管以前有过介绍,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法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法学和经济学中惟一没有被全面引入的领域。其中原因,不是因为中国的法制建设和法学研究不需要法经济学,而主要是因为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法学研究人员缺乏经济学训练,…  相似文献   

5.
刘明远 《中国减灾》2013,(3X):34-35
<正>灾害经济学逐渐成为各国防灾减灾政策的重要知识源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对灾害经济学的研究运用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实中许多自然灾害中的人祸因素,恰恰说明了减灾意识在许多领域里的缺乏,也说明灾害经济学研究和普及的紧迫性。灾害经济学的一些常识让我们知道,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灾害经济学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灾害经济学的目标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损失最小化。灾害经济学谋求的是以最小的投入来实现受灾损失的最小化。二是灾害经济学是一门守业经济学。灾害经济学不研究价值形成和价值增  相似文献   

6.
尝试把经济学方法用于对违法犯罪活动的研究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 ,直到 1 99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加利·贝克 ,并表彰他在犯罪经济学等领域应用经济分析方法取得的成果后 ,犯罪经济学才开始真正被重视。目前在中国研究犯罪问题的相关领域 ,加利·贝克的许多重要研究方法和观点依然鲜为人知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科之间缺乏交流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与世界学术界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与演化经济学时间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新古典建立在机械决定论基础上的静态无人时间观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都强调时间的异质性、动态性与过程性特征,突出人在时间中的地位。马克思经济学的时间观建立在自己的哲学基础之上,将人的创造活动与时间紧密联系起来,并衍生出与人的自由与时间的关系这类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命题。演化经济学则受现代创生性思维时间观的影响,强调历史累计性和过程信息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制度经济学发展观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制度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以现实的人的行为假定为基础,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引入交易成本和产权这两个重要范畴,建立了将制度内生化的经济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观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制度结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等制度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9.
钟超 《理论月刊》2005,(3):126-128
贫困不仅是穷人的不幸和苦难,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导致了社会不安并增加了社会成本。传统贫困观点认为,贫困是一种食物消费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或者其收入水平低于其基本生存的需求的状态。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人们对贫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分析贫困人口时,要将其看作特殊阶层的成员,属于特定职业,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并受到不同权利关系的支配,而贫困是指人的基本权利的被剥夺,是人的基本能力的缺乏,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状态。贫困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学对社会经济现象和人类行为的精细剖析,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对劳动价值缺乏共识、有效供给相对不足、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问题,要求准确辨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劳动性质和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供给,增强成本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法和经济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制度和基于法学角度解决经济学的问题。法和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繁荣发展的过程,但其理论中理性人假设、价值主观性、财富最大化等层面存在大量的质疑。从法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相关批评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缺陷。如今,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已遇到瓶颈,需要更加注重法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以及自身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经济学大师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理论并不是一些现成的可以用于政策分析的结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智力工具、一种思维技巧,有助于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本篇旨在以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解读北京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本思想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蕴涵极大的科学价值;以最后通牒博弈为代表的行为实验以及若干新兴前沿分支的蓬勃发展,促使当代经济学更加关注行为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把握经济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运用实验等科学方法全面、内生地研究行为属性,探索人本思想科学价值的有效实现方式和途径,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国的改革发展实践和经济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4.
《理论月刊》2004,(10):F003-F003
郭熙保教授,1954年10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1982年)、经济学硕士(1985年)和经济学博士(1992年),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担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法经济学从广阔的背景上看属于实证法学的范围,应用研究是现代法经济学实证性质的最佳体现。首先,现代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具有与传统法学研究所采取的“道德人”、“性本恶”等假设具有更高的现实性。尽管存在着众多的证据论证说人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尤其  相似文献   

16.
略论新循环经济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8世纪末英国人创立古典西方经济学,到20世纪初美国人的经济新学派—制度学派,时代一直不断地发现、揭示和更新着经济学内容。今天,在改革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浪潮,正在努力建立并实践着自己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漫画     
董伟 《辽宁人大》2008,(12):47-47
2002年,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心理学家卡尼曼所摘取。卡尼曼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前景理论,开拓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全新的研究领域。传统经济学通过一个个精密的数学模型构筑起完美的理论体系,而新经济学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心理因素。这个理论将改变未来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行为经济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周华 《前沿》2004,(7):36-39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 2 0世纪 90年代 ,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 ,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 ,提出了挑战 ,正式承认了人也有生性活泼的一面。行为经济学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 ,研究市场上人们行为的有限性和复杂性。这一学说是西方国家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并已在多个领域指导人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回顾与展望”理论研讨会于2000年3月23日至24日在厦门召开。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就经济学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和创新。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回顾。学者们普遍认为,我们过去照搬别人的多,自己创新的少,因而造成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滞后,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缺乏有说服力的阐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20.
王铮  龙超 《思想战线》2001,27(4):22-25
霍布斯宣扬赤裸裸的利己主义,斯密则把个人的自利行为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但他对理性的理解掺杂着道德、历史和文化诸因素.新古典经济学把理性变成最大化价值的代名词,这对一贯强调历史对人类行为重要性的马歇尔是痛苦的.尽管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批判由来已久,但贝克尔、诺斯等人的努力开始了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扩张."囚徒困境"是对理性主义的致命一击,如何化解这种冲突成为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回顾与反思表明,在坚持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必须重回古典,这是经济学演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