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傍晚散步,见桥头采集一群人,以为发生了什幺事,赶过去,发现是大伙儿逗狗找乐子被逗的是两只京巴模样的长毛狗,狗主人时其中一只说:你是老大!这只狗就仰首挺胸,时着另外一只“汪汪”叫两声,另一只缩头缩脑。低眉顺眼表示臣服:狗主人对另一只说:你是老大!另一只马上仰首挺胸,对着这只“汪汪”叫两声,这只便缩头缩脑,低眉顺眼表示臣服。  相似文献   

2.
引言:驴是怎么死的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驴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驴诉苦道,“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驴的诉苦在动物间传递着,几经传递就变成了“驴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最后传到主人那里,主人说:“对待背叛者,杀无赦!”  相似文献   

3.
人鹭情缘     
也许你对会学舌人话的鸟儿已司空见惯,但你见过能理解人、帮助人的鸟儿吗?而且还是只野鸟。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的它却如主人家一位亲人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既能看家,也能招揽客人、甚至还能救下了主人的命。你信吗……别不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4.
也许你对会学舌人话的鸟儿已司空见惯。但你见过能理解人、帮助人的鸟儿吗?而且还是只野鸟。有这样一只白鹭,没有鸟笼的囚禁,也无绳索的羁绊,来去自如的它却如主人家一位亲人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既能看家,也能招揽客人、甚至还能救主人的命,你信吗……别不相信,这些事都是真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一些居民如今爱养猫,因为它温顺、娇嗔、惹人喜爱。政府一贯明令禁止在城区居民区内养狗,对养猫却没有任何限制。猫对主人的居住条件并不挑剔,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社会名流,猫常被视为家中成员之一,“同甘共苦”。一般居民不养名贵品种,就是些普通的黑白猫、花猫、长毛猫,稍讲究的也不过是波斯猫。人们很少买猫,往往是谁家猫下了仔,就分途给四五家亲友,于是,猫的家族也就在京城兴旺发达起  相似文献   

6.
《干部人事月报》2009,(11):74-74
从前有一个女仆,为人廉洁谨慎,从不捡小便宜。她常为主人妙麦豆。主人家有一只公羊,一有机会就偷吃麦豆,因而麦豆数量时常减少。主人发现后,就责怪女仆偷吃。女仆失去了主人的信任,就迁怒于公羊,常常用棍子打它。公羊遭打,就用角来顶女仆。二者争斗,已成常事。  相似文献   

7.
八面来风     
“路见不平一声吼”公交车上小狗捉小偷2003年1月1日上午,在成都市金沙车站,一只身着“喇叭裤”的黄色小狗在地上不停地走动,还不时和女主人亲热一下。突然,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只见它一跳,前腿按住了旁边一男子的双手,男子吓得目瞪口呆。原来,这名男子伸手去掏女友的腰包。“它误以为你是小偷,”狗的主人赶忙前来解释,“它在公交车上抓住小偷都好几次了。”这名姓朱的女士抱起狗边抚摸边骄傲地说。在朱女士位于成都市群康路40号的家里,她向记者讲述了关于这只可卡狗的故事。这只狗是她2001年10月从百花潭狗市…  相似文献   

8.
忠犬史话     
有一条狗,主人被巨石压住,它也被落石砸中,拼力挣脱锁链,守在主人身边直至死去,它没有名字;有一条狗,独自守在废墟,两天后主人在废墟上找回了它,但被带往临时安置点后,它一次次溜回废墟前,对曾经的家反复守望,它的名字叫“二宝”;有一条狗,地震发生前一分钟左右,拼命地挠卧室的房门,吵醒了正在睡觉的主人和妻子,夫妇俩刚起身,房屋就剧烈摇晃起来,它的名字叫“乖乖”……  相似文献   

9.
与笔墨的宿缘这是一个不算太大的家,一张画案横亘整个画室,画案上侧卧着一只白色的波斯猫,它蜷缩着身子,一张夺魂的碧眼晶莹剔透,蓄满主人家特有的书香和灵气。也许是长期的耳濡目染或者是一种“宿慧”,这只名叫咪咪的猫跟随主人8年,天生喜欢在画案上生活,刚刚把一张宣纸摊开,瞬间它就栖身上去,身子一铺,伸展开来,脸上一幅雄踞的表情,“弄得我都没法作画”,画家狄少英说。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回家的路上,不料被一只小狗“相中”,突然窜到我脚跟前,用鼻子嗅我,时不时还张开它的嘴巴咬我的鞋,生怕它在我的腿上也留下牙印,以示留念。随后狗主人老远地喊:“XX,听话,快过来!”原来是跟狗说话呢!“没事它不咬人,你走你的,别理它!”虽然狗主人这样要求我,可是我哪里敢动啊,那只狗就在我脚前挡着我的去路。  相似文献   

11.
想起那些猫     
唐辉 《福建乡土》2013,(3):25-26
一直以来,我总是时不时地想起那几只猫。2009年的春夏之交,我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当时,单位的食堂里养着两只猫,一只猫妈妈和它的猫女儿。猫妈妈一身灰色虎皮,而猫女儿长着黑白相问的皮毛。每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两只猫便会出现了,它们“喵喵”地叫着,是在讨食。这无非是两只极其普通的家猫,连名字都没有。我起初对猫的存在并不十分在意。  相似文献   

12.
人间万象     
小偷入室行窃老猫三招救主日前一天凌晨 ,华南理工大学温教授家的老猫 ,在小偷进入主人家中行窃时 ,又叫、又撞、又撒尿 ,千方百计地弄醒主人 ,使主人免遭损失。那天 ,凌晨4时许 ,平常老实睡在一旁的老猫 ,在保姆耳边“喵喵”地叫个不停。被吵醒的保姆埋怨几句后没再理它 ,继续蒙头大睡。这只通灵性的老猫见被冷遇 ,于是又跳上窗台用头将窗撞得“砰砰”直响 ,但保姆还是不予理睬。最后 ,情急的老猫干脆跳到保姆的枕头边 ,一泡尿射到保姆脸上 ,保姆惊跳起来 ,大喝 :“你干什么 !”这时便听到急急跑出门外的脚步声 ,保姆赶紧走出卧室 ,发现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安》2012,(2):62-62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小区保安员,前一段时间在巡逻的时候,我收留了一只走失的小狗,并在保安室以及小区多个地方贴了告示以便失主认领。看到小狗接连两三天都病快怏的,我还专门带它到宠物医院看过。过了一个多星期,有名李女士找上门来认领,当我拿出给狗看病的证明时,她反而埋怨是我喂了它不干净的东西让狗生病的。没想到做了好事,竞落得这种结果,我觉得挺憋屈的,我想问一下老师,我能向狗的主人要回我给狗看病的钱吗?  相似文献   

14.
宠狗经济     
有人说,人养狗是因它能满足一个人求乐的私欲;也有人说,人养狗是因为喜欢狗的忠诚可爱。很多人对宠狗的狂热迷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她)在志趣和嗜好上的某种向往。比如,主人下班时感觉“疲惫不堪”,但柔软心尚在,而忠实的狗像欢迎基督再次降临一样迎接主人回家,这就让他(她)确实感受到无限感恩和愉悦!  相似文献   

15.
让温暖弥散     
韩少功 《中国减灾》2011,(6X):49-49
<正>你看出了一条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它不能说话,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它的感激。你看到一只鸟受伤了,将它从猫嘴里夺下来,用药水治疗它的伤口,给它食物,然后将它放飞林中。它飞  相似文献   

16.
义犬白兰地     
“快看,妈妈,这有一只狗!”18个月大的儿子亚当不停在门廊里呼唤我,不用开门我也知道,这是隔壁邻居家11岁大的金毛猎犬白兰地,它总是三番五次回来。白兰地的女主人一个月前去世了,她的家人腾空房子,并委托房地产经纪人在院子门口张贴了售房启事,遗憾的是家人忘掉了年迈的金毛猎犬白兰地。这一个月里,白兰地除了白天出去觅食,就是一直在主人家附近嗅嗅闻闻,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17.
爱狗说     
爱狗说黎可笔者过去写过一篇文章叫“爱猫说”,颇为猫们之受宠赞叹过一番。如今,眼见爱狗者日盛,其痴迷劲儿及花钱之大方远为爱猎者所望尘莫及、于是,就有了写“爱狗说”之愿望。清晨起来,狗们随着主人在大街上散步:有被绳子牵着溜达的,有跟着主子前后撒欢的;但均...  相似文献   

18.
甲戌前夕,画家丁聪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狗拿耗子”的漫画。画面上的猫鼠变天敌为至亲。猫身着围腰,充当厨工,为鼠准备了丰盛的佳肴美味,供鼠享用。无数个老鼠个个不仅吃得肚胀腰圆,肥硕无比,而且又背又扛,源源不断地向鼠域搬运囤积鱼肉食物。猫鼠同流,共享美味佳肴的现象,引起了狗的极大不满。它怒目圆睁,吐舌扬尾,虎视耽耽地要逮拿耗子,猫却不以为然地摆开威势,阻挡狗架。这种猫不逮鼠狗来拿,狗拿耗子猫挡架的怪现象,岂不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趣味概念     
1狗与猫说已故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曾打过一个比喻,说德国学生狗与猫说是狗,美国学生是猫。狗是认人的,德国的学生都跟着教授走,只要了解某教授人品好、学问好,就跟定了他(她)。不管这位教授迁往哪所大学就职,他们都想方设法紧随其后。而猫呢,是只认屋不认人的,美国学生一心只想上哈佛、耶鲁,根本就不问教授的为人与治学。  相似文献   

20.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只老鼠两只猫,一根骨头两条狗,一间屋子俩女人,都不会长久。”这个谚语却因当今美国刮起的女性“拼居”热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