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英岗 《理论导报》2007,(12):32-34
冷战后,大国在中亚掀起了新一轮的大博弈,中国外交以周边国家为重点,实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本文从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安全等领域分析了中亚对中国的战略价值,积极发展与中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当今的世界正处于格局转换的新的变动时期。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新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世界格局变动的产物。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心,处于欧盟、俄罗斯、中国三极的连接点和平衡点上,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冷战结束后,中亚在地缘政治、战略资源、国际安全、文化影响、宗教势力、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利益和作用影响日益凸显,因此中亚越来越成为世界大国群雄逐鹿、激烈角逐的前沿。目前,世界大国角逐中亚体现出以下的特点:一、竞争的层次性世界大国及…  相似文献   

3.
中亚既是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有丰富资源的地缘战略枢纽地区。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资源还是从文化来说,都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冷战后,世界各大国及地区势力纷纷向中亚渗透、争夺。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亚展开的激烈地缘竞争态势必然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密切相关。势必对中国的边疆稳定、能源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至今,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两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当前的地缘环境。一、地缘政治方面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5,(1)
<正>2014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中国外交书写新篇章。在一战爆发100年之际,世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动荡不安。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又一个甲午年,中国外交奋力书写崭新的历史,中国声音广为倾听,中国作用备受瞩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启新航程。2014年是地缘政治回归年。在欧洲,美欧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激烈的地缘政治碰撞,对欧洲安全格局、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能源市场产生复杂影响。在中  相似文献   

6.
卫灵 《唯实》2016,(4):78-80
"一带一路"宏伟规划为能源外交、能源安全创造了新的机遇,对促进中国和中亚区域的能源合作,推进区域能源互联,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亚能源吸引亚太消费大国高度关注亚太大国纷纷把能源进口多元化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其主要原因:一是中东地区局势的不稳定以及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化,使得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尤其突出,开拓新的石油来源渠道是应对良策;二是全球能源需求普遍增长,尤其是亚洲  相似文献   

7.
黄凤志  武星 《唯实》2015,(1):91-94
东北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地区,东北亚海域是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战略通道,也是中国与美日等国交往的地缘政治互动的前沿空间,中美日地缘政治空间的折冲汇聚在此。而冷战遗留未决问题、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走向前景问题、中日战略抗衡问题凝聚了具有"火药桶"意蕴的"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使得2014年东北亚政治与安全形势仍将运行在安全困境"无解"的时空。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困境  相似文献   

8.
欧盟在冷战结束后开始考虑其在国际大背景下与中亚的互动关系。对于欧盟来讲,中亚是地理意义上的外延,政治意义上东进的方向,还是安全意义上的邻居,经济意义上的能源宝库。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分别探讨欧盟和中亚关系新战略出台的动因。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国际格局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剧烈的变化,时代呼唤一种新型的安全观以指导国际关系。在此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并以此为指导积极参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地区安全合作,有效的保障了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但是,上海合作组织还处于初创阶段,制约其安全合作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依然存在。未来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地区安全合作必须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角度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地区安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中亚地区对于中国不仅有着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是中国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安全的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21日,在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4个国家的领导人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四国将在今后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相互支持竞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它标志着一场以主要大国竞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重点,以联合国改革发展中的本国利益维护与扩大为核心的“大国博弈”进入新阶段。一、世纪发展中的联合国安全机制自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机制改革一直是联大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战胜国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冷战时期,联合国受着东西方两个超级大国的政治影响,长期难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续上期)二、跨世纪国际环境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一)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1.同周边三个大国的关系大国关系是影响我国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冷战后,我国同其他大国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趋势是向积极方面发展。总的看来,从冷战结束到2010年这个跨世纪时期,我国同...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日本安全战略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晶 《发展论坛》2001,(11):62-63
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的安全战略已先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目前,日本面向21世纪的新安全战略已基本确立。其实质是在确保本国领土安全及经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加速实现其军事强国与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日本的新世纪安全战略表现出前后相继、相辅相成的几大新动向。一、改变安全判断,矛头直指朝中冷战结束后,日本的外部及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战略活动空间空前扩大,直接面对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中国的崛起之势不可阻挡,亚洲中小国家对地区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大,朝鲜半岛局势虽整体趋缓但又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曾提出过以“新丝绸之路”命名的地缘发展战略,但着眼点各异。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中亚国家也表达了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意愿。中亚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中、俄两大国,加之对阿富汗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中亚地区以地缘为基础形成了中、美、俄三国博弈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诞生了中亚五国,留下了地缘政治权力真空。伴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推进,目前该地区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这包括边界冲突、跨国民族矛盾、资源短缺、种族暴力、颜色革命、糟糕的边境管理、毒品走私、日益增长的极端主义等三股势力、俄罗斯军事介入加大、有组织犯罪及疲软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等,强烈的共同安全利益无疑增强了扩大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各国均期待共建中亚安全共同体,以维护地区集体安全,有效应对三股势力和全球化的内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5,(3)
大国力量汇集、合作与竞争并存,一直是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东北亚地区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依托,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前沿地带,对我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014年以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诸多新的变化,突出表现为俄罗斯加速推行"东进"战略、美国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实施调整、朝鲜半岛局势在紧张中出现缓和迹象、日本在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加快走上"政治、军事大国"道路。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分化组合异常活跃复杂,世界格局嬗变未定。伴随世界政治关系的重新整合,各国均在经济领域进行调整和改革,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国家战略和国家政治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取得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基地和领空使用权。在打赢阿富汗反恐战争后,美军并没有撤回,以打击恐怖主义残余分子及维护阿富汗的稳定为借口,继续留驻阿富汗及塔、乌、吉等国,并与中亚五国签署了政府间的协议,获得了在中亚长期驻扎军队的权利。美军进驻中亚已对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几近于直接的冲击,打破了苏联解体以来形成的地区大国影响格局,使中亚地区政府、安全、外交和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叙利亚“化武换和平”方案付诸执行,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影响巨大,这是冷战结束后,该地区首次出现的缓和局面。它的重要历史意义是扭转了该地区国际关系秩序,使即将爆发的对叙战争由军事手段转化为外交手段,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将成为总体方向,继而影响到伊朗核问题也出现了政治解决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中亚:美俄争夺之地中亚地区,一般指在前苏联的原中亚加盟共和国基础上建立的5个独立国家所处的地理区域。这5国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它们的总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5600万。中亚地区北部毗邻俄罗斯,南接伊朗和阿富汗,西与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东则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新疆地区接壤。在“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亚构成苏联疆域的一部分,美国等西方大国难以染指这一地区,更谈不上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干预。随着冷战的终结,中亚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