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贫困这一始终困扰人类的顽疾,不仅需要各个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团结协作。经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2015年全球绝对贫困人口要比199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全球减贫效果可谓突出。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消除自身绝对贫困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在减贫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不仅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也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当前,消除贫困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世界消贫减贫的过程中,不同国家取得了不同的成效,也呈现出了各自的特征,比如印度的普遍脱贫战略、巴西的区域发展计划、孟加拉的小额信贷模式等。通过对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国家消贫减贫方式方法的比较,可以总结出相关经验,为中国彻底根除深度贫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也是全球性难题。不发达地区的贫困以绝对贫困为主。经济社会结构和制度不合理、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劣势等,都可能造成或加剧贫困。其主要减贫措施包括:以制定经济计划促进减贫、以分类救助的帮扶政策对贫困者进行针对性帮扶、加强国际减贫合作等。中国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并对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积极通过开展减贫示范、带动增收致富、关注特殊群体等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当前,我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人类同贫困作斗争的进程彰显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制度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和国际合作等因素,推动减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彰显了减贫的变革精神、创新精神、发展精神、自强精神和合作精神。展望未来,我们要充分弘扬减贫精神,为反贫困提供精神动力支撑,从而加速全球减贫进程,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减贫经历了以防治饥荒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保险和福利为核心的减贫阶段、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减贫阶段、市场化改革与国家推动相结合的减贫阶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愈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为减贫目标的如期实现蒙上了一层阴影,国际减贫形势依旧严峻,减贫动力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0,(6)
正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扶贫工作的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制定减贫新战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已经提上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1660万人,较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了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1.7%;较1978年末的7.7亿人,累计减贫7.5亿人。中国用了短短70年时间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全球贫困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在努力完成自身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将减贫领域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分享给更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开展国际贫困治理合作,推进全球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9.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0.
2021年5月18日,"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召开,会议主题为"推进全球贫困治理促进现代化发展".来自1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官员以及减贫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5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探讨中国减贫经验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启示,以互尊互鉴精神推动减贫和发展领域合作,共商世界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之道.  相似文献   

11.
聚焦世界     
《小康》2021,(9)
正《阿纳多卢通讯社》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一个超14亿人口的大国,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消除贫困做出示范。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今年1月1日在伊斯兰堡的一个庆祝活动上表示,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加快该国的经济增长并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卓越成就与全球反贫困领域存在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中国反贫困经验总结为五个“靠的是”和七个“坚持”。这一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反贫困实践相结合开出的理论之花,拓展了人类反贫困思路,为人类减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反贫困理论在科学性、实践性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为人类减贫事业带来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21,(3)
正《亚洲减贫报告2020》指出,中国与亚洲国家减贫最重要的经验在于,走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将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在发展中缓解和消除贫困。博鳌亚洲论坛《亚洲减贫报告2020》于2020年底的发布引发了各界的关注。这是论坛再次就可持续发展议题推出专题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4.
国内要闻     
<正>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演讲并指出,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3)
正中国的减贫实践作为亚洲国家的一个典型代表,为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功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累计脱贫人口接近欧洲总人口数,对于亚洲乃至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贡献最大。这一数字来自近日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减贫报告2020》发布会。为了梳理亚洲减贫的形势和进展,总结亚洲减贫过程中的成就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同时也为世界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世界银行多次表示,中国减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事件之一,具有全球意义。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即将告别绝对贫困之际,我们更应深思的是:如何让脱贫成果不断巩固,让贫困乡村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04年,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曾评价说,中国有2.2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扶贫的成就之大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在减贫方面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2004年,世界银行前行长沃尔芬森曾评价说,中国有2.2亿人摆脱了贫困,中国扶贫的成就之大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以下,从社会救助和农村扶贫两个方面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8.
民族和性别平等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关注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是实现民族和性别平等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妇女贫困问题叠加了民资妇女和贫困概念,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产生缘由减贫机制。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妇女多维度视角下的贫困,从国家和相关部门整体的扶贫规划和实践出发,评价了2000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贫困区域的扶贫政策,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和措施中的贫困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指出,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经过中国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  相似文献   

20.
加大扶贫力度,全面消除贫困刘俊文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联合国把1996年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年。国家“八七”计划以来,我国的扶贫攻坚工作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到了最艰巨的时刻。请看──自1986年我国政府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