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文 《创造》2014,(11):78-7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他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相似文献   

3.
<正>非遗文化进课堂,代代相传谱华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进课堂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浙江台州地区历史文脉炽盛,非遗底蕴深厚,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和利用好非遗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义。1.深耕教材:挖掘非遗文化的教学价值。思政课教材坚持以文化人,育人立意精准鲜明,通过系统完整的科学布局,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价值、特有的审美习惯与思维方式。作为华夏儿女,有必要深入学习影响了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陈宝生(2019)曾指出"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项"固本""铸魂""为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可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1])。近年来,STEAM教育在国内的兴起,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契机,但大多探索性尝试都只是强调多学科融合,缺乏对融合本土化情境的考虑。基于此,詹泽慧等(2020)提出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  相似文献   

5.
刘韬  宋薇 《人民论坛》2020,(9):140-141
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表现过程中的写意性体现出了深厚的美学精神。现代戏曲是共通性、时代性以及统一性相结合的全新戏曲创作范式,能够让人从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只有将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与现代视角相结合,才能实现戏曲美学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6.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实现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目前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中国娃娃非遗课堂为例,具体阐述该教育实践模式,提出其具有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技能本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丰富就业选择;带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性意义,为文化艺术类高职院校“非遗进校园”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非遗教育传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振兴戏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古老的戏曲艺术面临着观众流失、人才断档、剧种失传等诸多问题和挑战。解决好这些问题既是振兴戏曲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当下历史文化名城发展面临管理割裂、空间挤压、创意不足的困境,对此,必须要坚持走"创意"发展之路,即坚持以保护为抓手,加强顶层设计;以传承为抓手,强化时代内涵;以创意为抓手,推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星辉 《人民论坛》2021,(7):107-109
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美的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以系统化的思维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积极建构学校"主渠道"、家庭"增效剂"、社会"大课堂""三位一体"的实践进路,助力公民道德建设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8,(21)
正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着力增强江苏文化影响力。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江苏的戏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家辈出、成果丰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要以戏曲进校园为抓手,大力推进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国办发[201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7月11日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现制定以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紧密结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实施“讲一点中华文化故事,创一点玉泉文化作品,传一点民族精神精华,做一点中华美德行为,赞一点传承文化榜样”的“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大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实践、探究、考察、寻访、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在推进“五个一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玉泉区坚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的主体研究,当代大学生是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最重要的主体。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层面存在"浅""乱""偏""单"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耦合,彰显网络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扩大大学生文化认知、增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素养、塑造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启辉 《群众》2023,(10):41-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发展,滋养了先进的法治文明,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深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八个重要论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关于传承和弘扬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着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向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今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关于怎样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方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发,努力结合当今实际和时代需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12月16日,由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文化强省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出席并讲话。张连珍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指引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特别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做出了"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  相似文献   

19.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戏曲艺术的重要文件,以传承中华文脉、表现中国气派、弘扬中国精神。为了促进戏曲进一步繁荣发展,我们要把对中国戏曲文化内涵、价值、规律的科学认知,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来对待,在注重传承的前提下,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现代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