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检监察派驻体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对于建立健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纪检监察派驻体制自建立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法定属性不够明确,机构地位的独立性不强及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的问题逐渐显现。只有实现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法定化、工作方式的专业化和机构设置的集约化,并与驻在机构内设监督机构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外部监督的作用,形成对驻在部门权力规范运行的强有力制约。  相似文献   

2.
派驻机构改革持续不断推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领导体制和监督覆盖范围为重点,派驻机构改革发生"双重领导"到"系统领导"及"部分覆盖"到"全面覆盖"两大根本性的变化,同时衍生出单独派驻为主转向综合派驻为主、协助抓党风廉政建设转向专司监督执纪问责两项管理上的变革。派驻机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扭转了派驻机构矮化成为驻在部门内设机构的趋势,但改革也遇到了派驻机构"不会为"、机构人员忙闲不均、干部缺乏归属感、考核体系不完善、履行职责缺少手段等问题。下一步需提升派驻干部能力素质,优化配置纪检监察力量,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派驻机构,向基层纪委监委下放权力,加大对派驻机构的保障、管理、服务和轮岗交流力度,完善派驻机构考核指标和方法,实行派驻机构和纪委机关双向考核,使派驻机构可以更多地独立使用监督手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构,纪检机关承担着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纪检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一体制在实践中对纪律检查机关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制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通过深化纪检机关领导体制改革,增强纪律检查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当前来看,完善党的纪检机关领导体制尤其需要做到:一是明确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权力和责任,破解纪委监督同级党委的难题;二是完善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监委为主的领导体制;三是改革各级纪委书记及副书记提名办法,加强纪检干部监察队伍建设;四是完善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筑牢纪检监察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4.
何旗 《理论探索》2023,(3):39-48
纪检监察派驻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的重要制度安排,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施派驻监督改革,推动派驻监督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创新:领导体制由“双重领导“向“直接领导”转化;管理机制由“分散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化;派驻范围由“部分覆盖”向“全面覆盖”转化;职能职责由“多任务性”向“主业主责”转化;派驻模式由“单点派驻”向“归口派驻”转化。十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对派驻监督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自觉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改革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坚持试点实验,善于总结提炼经验和运用改革成果;坚持分层分类施策,注重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异化改革;坚持内涵发展,推动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构建长远制度。踏上新征程,仍需持续推进综合派驻改革,推进派驻机构全面运用监察权,着力完善派驻监督制度机制,更加注重派驻机构干部队伍建设,以高质量改革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在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相统一、执纪监督和执法监察相统一的背景下,纪检监察机关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探索。应当按照集中决策、一体运行、职能分设、权力制约的原则,同时借鉴域外监察机构独立化、专业化、全面化的成功经验,从强化审查调查机构、扩充预防腐败机构、重视宣传教育机构、完善支援保障机构、构建内部协同制约机制等方面改进纪检监察内部机构设置。  相似文献   

6.
派驻是中国以自我监督为本质的国家组织的重要形式,实现了组织主体统一人格与具体监督功能的分离,是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围绕宪法、监察法、国家机关组织法及相关规范,运用宪法学国家层面的组织理论系统分析派驻机构的法律地位与构造、派驻监督的监察职责、派驻监督的角色与行为界限这三个理论问题,以尝试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学科体系的建构。分析认为,派驻机构是一种具有部分法律能力的国家机关,与派出它的纪检监察机关之间形成代表关系。作为派驻监督的组织,派驻机构在运行中要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合理厘定四项法律职责,并建立起派驻监督动态分类的活动秩序。  相似文献   

7.
吴建雄 《瞭望》2022,(12):47-49
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任务,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战场.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对于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破解自我监督难题,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  相似文献   

8.
纪检监察派驻制度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监督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纵观派驻制度三十多年的演进历程,从创建初期的纪检、监察分派,到纪检监察合署办公后的统一管理改革,再到新时代的全面覆盖、统一领导,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探索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需要的派驻体制。下一步,可以从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派驻巡视联动、制定派驻工作法规等方面深化派驻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9.
于滨 《瞭望》2003,(35)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党中央在要求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的同时,作出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决定。这项改革是重大的制度创新,有利于完善纪律检查体制,使派驻机构更好地履行监督的职能。中央纪委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办公室近日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正顺利进行,将适当扩大范围,逐步全面推行。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21,255(5)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党以来特别是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追求,把提升党和国家治理效能作为现实目标,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促进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实现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进入新时代,党着眼于建设强盛大党和现代化国家,强化政治监督,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70年来,派驻监督在探索中初步构建,在完善中逐步成型,在改革中不断深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提供了重要保障,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新时代派驻监督改革,必须对70年来派驻监督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在历史经验和实践积累的基础上,以构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为目标,进一步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2)
优化权力结构是当代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然而,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权力重心偏高、权力运行失衡的现象,因此,理顺权力关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成为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工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职能协调了高校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教师权力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使权力分配趋于合理化结构,促进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有效提升高校工会在学校治理过程中的地位,加强工会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职能,有助于健全高校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机制,对于完善高校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现代化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包含高校纪检监察体系现代化和纪检监察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新要求,理顺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与上级纪委的关系,破解现有体制存在的纵向封闭问题,真正将"双重领导、双向负责"的体制要求和"两个为主"的改革目标落到实处。完善高校纪检监察组织体系就是按照工作重心向下转移、组织机构向下延伸的总体要求,补足纪检监察组织体系短板,完善纪检监察组织体系。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能力现代化就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运用相关组织体系和制度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改革发展中顺利贯彻,确保高校改革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实现高校纪检监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监督要求落到高校改革发展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监督权是法治国家政治框架中的支柱性权力。纵观世界各国,由于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权力架构等结构性要素的显著差异,监督权的政治属性、价值取向及其在国家权力架构中的定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时代背景下动议和推开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一大创举,经过理论的涤荡和实践的检验正逐步释放出期待中的治理效能,以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为主干的监督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构成。因此,有必要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行较为系统的回溯,全面客观评估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蕴含的价值以及面临的掣肘,有针对性提出优化改革的路径方案,进而为更深层次、更加彻底、更高质量的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论坛》2019,(2):58-65
在持续推进"监督全覆盖"的改革背景下,通过对基层地方政府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实现了从双重管理体制时期的"依附式"向"全覆盖"时期"吸附式"问责机制的转变,其职责定位进一步明确,独立性以及干部队伍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也得以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派驻机构角色异化、目标模糊和执行偏差等非预期后果。基于科层间委托—代理关系的问责体制在约束基层政府实际控制权和"代理人损失"等方面存在不足,应强化纪检垂直领导、优化党政协同治理、建立联组工作机制、推动干部能力建设、健全问责流程管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一、课题调研背景与调研重点的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7.
能否对公权力实现有效监督以确保其正确运行是衡量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否成熟、治理能力是否高强之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全党开展治国理政现代化实践探索中,对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举措,其要旨是厘清权力监督与治党治国关系、明确权力监督要点、聚焦权力监督对象、重塑权力监督体制、整合权力监督力量,从而真正实现将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子"。习近平关于权力监督的新思想、新举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最新成果。全面总结习近平的权力监督观,对进一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研究》2021,(2):29-38
权力监督是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核心议题,其质量和成效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要义在于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监督体系整体效能由量到质的提升,为公正用权、为民用权、严以用权、廉洁用权奠定法治监督基石。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涉及各级各类监督主体、监督形式和监督制度的力量整合和统筹协调,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依法有序推进的系统工程。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机制,提升监督体系整体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指出要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高校内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运用系统思维审视影响廉政治理效能的人、岗位、制度、流程、环境等五大因素,提出关于提升治理效能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郑瑞同 《求知》2020,(4):51-52
派驻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机制,是党内监督的制度性安排,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实现新时代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唱好"一二三四"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