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14,(23):48-49
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从海上走向世界的和平发展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与协作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有利于广西发挥沿海优势,通过海路便捷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增强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以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为新的契机,巩固提升广西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中的战略地位,以全球视野审视和谋划广西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海上路径,真正分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红利。参与共建海上新丝路是广西融  相似文献   

2.
《群众》2020,(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都为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全球蔓延态势,严重冲击了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江苏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立足  相似文献   

3.
倪红福 《人民论坛》2023,(17):70-77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面对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要加快推进高质量新型工业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供给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形成全球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李优树 《人民论坛》2023,(23):90-93
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推动了全球产业链重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一方面既具有加快推动产业链转型、突破“中低端锁定”困境以及获得更多国际合作机会的新机遇,又面临着产业链受到产业回流的巨大冲击、产业基础与技术差距加大竞争压力、产业转移和贸易转移风险增强等严峻挑战。我国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调整优化现有产业链、掌握全球产业链主导权等方式,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全面推动我国产业链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周志莹 《群众》2022,(6):41-42
推进更高层次开放,是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当前,江苏正在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而在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商企业一定程度上扮演着资金供给者、先进技术传授者和市场机制承载者的角色。进一步提高使用外资质量,是推动江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引导外资积极参与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外资利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可能将面临新一轮震荡和重组,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也受到明显的冲击。当前中国供应链开始进入竞争优势提升期,供应链发展正面临全球资金回流、供应商本土化、产业链升级、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疫情危机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高度重视逆全球化影响,对制造业供应链进行长期系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深度提升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加强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布局;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弹性。  相似文献   

7.
产业链式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产业链全球配置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时,产业链式发展就成为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本文以产业链的区域性分析为基础,指出了产业链式发展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意义,提出了区域经济以产业链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群众》2021,(9)
正产业链畅通是经济循环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加上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竞争将更加激烈,江苏要积极作为,在应对风险挑战当中创造机遇,在保证上下游产业链安全的同时,实现产业链向高端攀升,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全产业链的理念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文霞 《前沿》2010,(17):94-97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纺织工业受到了冲击,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突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纺织工业也开始缓慢复苏。深析中国纺织工业的自身特点,应该居安思危,反思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诸多缺陷,借此机会加速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从而更好地在后危机时代中生存。本文因此提出中国纺织工业未来发展的四大策略: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梯度转移、打造国际品牌、拥有全球视野,以期提升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位置,增强对国际市场的掌控力、盈利能力和对抗风险及转移风险的能力,从而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中居主导地位,为中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叠加的双重不确定性对世界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冲击,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环也受到较大冲击,不确定性倒逼我国抓紧建立和形成制造业产业链的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经济业态.不确定性冲击预计将会在短期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制造业回流,但长期来看...  相似文献   

11.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既波及供给侧也波及总需求,不能只关注短期和局部,需要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要实现中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即畅通国内产业链,着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国际协调合作,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2.
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深度参与全球分工,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面临国内要素流动不畅、产业链断供的风险增加,以及需求不确定性增大等挑战,需要通过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着主导产业单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工业集中度低、产业链不强等困难,新常态下,我们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延伸三大产业链,加快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一、培育和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超大型高技术产业,市场空间超过千亿元。2004年以来,国内机器人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2011年增长率达到51%。2015  相似文献   

14.
黎峰 《群众》2019,(18)
<正>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积极承接发达国家产业梯度转移以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充分利用国外(主要为东亚地区)中间品供应链与本地低成本要素相结合,江苏大力发展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打造出根植于全球产业链的世界制造基地。然而,随着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或将重新布局,一方面处于中低端的产业,正在向具有劳动力红利、人力资本红利和市场红利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处于高端、顶端的产业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入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各方制定出共同认可的网络规范,有助于优化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可通过国际平台机制建设、宏观规则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理念影响力等方式,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范体系的构建,推动全球互联网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丹东面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双重机遇,应结合自身优势,在沿海产业布局的分工中,发展大型主导企业牵动、中小企业广泛参与的网络化的产业集群。要做到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培育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强化产业链建设;政府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发展和提升专业化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17.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构建大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专业市场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始终密切相关。当前,许多地方都在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以谋求提升产业竞争力,专业市场也因此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认真研究专业市场发展的新趋势,致力于市场创新,推进工贸联动,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专业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1、专业市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大凡一个成功的专业市场都对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专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为当地生产企业提供销售平台外,还集聚了博览、展示、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促进了当地产业升级和产品  相似文献   

18.
孙志高 《群众》2024,(1):18-20
<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扛起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江苏殷切期盼的使命担当,也是当前和未来统领我省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更是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需要深入谋划、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细化实化具体抓手,扎实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全球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快突破,创新领域、创新方式和创新范式深刻调整,科创载体的建设和运营需要更加聚焦服务、聚焦硬科技、聚焦产业、聚焦生态。科技型骨干企业位于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核心,以“科技型骨干企业+产业垂直孵化”模式,搭建开放式创业孵化平台,不仅能为企业增加新的创新点和营收点,还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技术、资金、场地、人才和市场等全要素的孵化服务,进而实现共生、共享、共赢。国际创新咨询机构Mind the Bridge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和深化应用,其安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物联网安全保障监督检验服务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下,发展物联网安全保障监督检验服务产业优势明显,有利于物联网产业链的形成,将使我国物联网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有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