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群众》2020,(18)
正长三角是我国的"经济明珠",也是亮眼的"旅游宝地",这里的5A级景区占全国总数的1/5,度假区占全国四成,旅游总收入占全国18.8%。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进程中,文旅融合成为长三角区域融合的"先行者",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步入"快车道"。如今,沪苏浙皖"四手联弹",从"共识"全面转向"合作",在逐梦"诗与远方"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共同奏响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协奏曲"。  相似文献   

2.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坚持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等核心要素,植根于县域,依托乡村农业资源,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创新创业,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为此,可以从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视质量、绿色、品牌和科技四要素,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寻找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但总的来看仍很滞后,表现在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产业发展不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难度大等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并破除制约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新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快贵州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作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川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紧扣城市发展新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主战场作用,坚持走"实业兴区"之路,矢志不渝建设"重庆新型工业城市",合川工业总产值从百亿量级迅速突破千亿大关,产业结构从能源建材"一业独大"到三大产业集群"群雄逐鹿",在全市工业版图的排名从中游靠后到跻身全市前十,合川工业园  相似文献   

5.
正多维度推进的城市一体化,正在推动城市群互联互通、协同融合,不仅优化了原有的城市体系和格局,还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已初露端倪,正逐渐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引擎"。多维度推进的城市一体化,正在推动城市群互联互通、协同融合,不仅优化了  相似文献   

6.
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山西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三篇光辉文献"精神,以规划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融合、以产业链重组促进城乡产业融合、以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促进城乡社会融合、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保持制造业的一定比重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存在下降过快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提升,助推了生产要素"脱实向虚",加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对此,"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比重应保持在28%—32%的区间,同时还应注重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注重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同区域之间制造业比重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易雪琴 《长白学刊》2022,(4):112-120
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空间形态,围绕都市圈中心城市布局建设的产业新城是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新城从规划设计、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运营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对如何更好地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作出了有益的理论回应。当前,产业新城仍面临产城融合、新旧产业接续、新老城区共建、反磁力机能构建、体制机制供给等方面的制约与困境,有必要紧扣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发挥联动效应、强化城市功能和创新体制机制,在规划布局、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反磁力机制构建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着力,从而推动都市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胡锦涛总书记说,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则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党对城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升华,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七大"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到十八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推进",再到今年三月十六日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党和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愈来愈细。新型城镇化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金东区步入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阶段。“十三五”期间,金东区将秉承全域统筹、一体发展理念,以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为立足点,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域城镇化、发展一体化、产业协同化、服务保障均衡化和农村资源资本化,促进城乡产业同步转型、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城乡民生均衡提升,打造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先行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还强调,必须坚持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2015年11月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做好“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这一重要部署,要统筹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健全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发展机制,促进各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七次全会要求,就必须紧紧抓住人口、产业这一推进统筹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的“牛鼻子”,把“产业跟着功能定位走、人口跟着产业走、建设用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的资源要素配置原则和要求加以很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20,(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共同发力,精描细绘民生幸福"一张图",在共享互惠便民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同城化"的生活新模式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当前过渡依靠人口、土地等资源的"要素驱动"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必须转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摒弃过去资源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面临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进而推进城镇化走上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影响了新型城镇化的质量。本文以吉林省为例,通过厘清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效果,明辨城镇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状况,寻求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从而发挥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作用,切实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桂海论丛》2021,37(2)
着眼改革、开放、创新的有效市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以都市圈、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国际多边贸易协定谈判,有效促成区域经贸协议实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提供中国方案。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科学合理发挥市场和政府功能作用,重视科技革命给市场和政府带来的冲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提升市场预期和效力。  相似文献   

16.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内陆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工具,对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需要相邻两国在高度互信的基础上对其功能定位和建设规划取得高度共识,实现国际协同。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两国协同过程中,中国与东盟三国(越南、老挝、缅甸)在多个层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从而使得这一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得到较好推进。但是,相比中国与这三个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共同点,相比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前景,现阶段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此,我国首先要在内部明确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而实现内部层级间、部门间高度协同,以此作为争取邻国配合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基础;同时,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让邻国在跨境经济合作中获得更大利益,分享中国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其参与、配合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赵智敏 《今日浙江》2014,(19):39-39
正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科创体系的"最弱一环",其要素资源、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与高新区、集聚区、城市群存在天然的差距。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关键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上下联动、梯级推进,部署落实创新驱动这个"大战略"在一个个"小县域"的贯彻实施,形成具有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模式"。以特色驱动。即突出创新的区域特性。以县域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为立足点,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提升这一主线,通过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构建全新的技  相似文献   

18.
梁惠玲 《政策》2012,(7):86-86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鄂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抢抓全省综合改革示范和城乡一体化试点两大机遇,实施"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大力建设产业、创新、全域、灵秀、幸福"五个鄂州",开创了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坚持主题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五年间,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四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不仅具有有效配置各种资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有效承载经济活动和人口、引领国家或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功能。应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构建一体化城镇化体系、增强城市群韧性、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以缓解"城市病"、深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9,(20)
遵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长三角"一极三区三高地"的战略定位,沪苏浙皖都在扎实推进一体化行动、加强各领域互动合作方面拿出了各自的实施方案。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腹地,确定了以"六个一体化"来扛起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江苏使命,将以更积极主动的服务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深化与浙江、安徽的战略协同,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在"高质量"和"一体化"驱动下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