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与共同目标,也是一面能够最广泛、充分、持久地调动全民族一切积极因素的最富感召力的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担负起的神圣使命,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旗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三大贡献: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即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改造之路和开启了适合国情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培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即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指导思想基础,升华和培树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精神柱石;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即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领导核心力量的基础,毛泽东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要建立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民主体力量,毛泽东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武装捍卫力量。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初心和使命的认知。中华民族是当今中国的国族,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相比,当今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仍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更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和社会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更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一百年前,五四运动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开拓创新"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孕育了民族复兴的"筋骨肉",并明确回答了近代中国的时代之问——"中国向何处去"。今天,中华民族欲在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强国""祖国完全统一""人民幸福生活",必然要在五四精神引领下、在五四革命道路指引下接力前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用理论指导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以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新时期,要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入脑入心,首先必须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地位,认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历史使命和民族振兴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复兴不仅包括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还包括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等历史任务。抗日战争对于我们实现民族觉醒、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民族强盛、祖国统一、国际地位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标志和转折点。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走向复兴之路,是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执政目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自觉地担当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事实上,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它就一直在科学地弘扬和培育着中华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形成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现代化国家建构和制定实施民族政策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与特质、精神与文化、历史与未来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真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华民族观的历史演进,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核心,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又是孕育共同理想的沃土,并为理想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革命精神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且与民族基本精神相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民族理想信念的历史映照和时代强音,源自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90多年凝聚、形成的革命精神促进其理想信念日益弥坚。基于这种内在依存关系,可通过弘扬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来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目标是振兴中华的"三部曲":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分析了第三个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内涵,强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2.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以章 《政策》2008,(4):40-42
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战争14年之久,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铸就了永垂史册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既是一部艰苦奋斗走向胜利的史诗,也是一部精神塑造与传承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历程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积淀成一个具有独特品质的精神谱系。它在不同时期表现为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不同的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引领中华儿女攻坚克难、不懈奋斗,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指南。  相似文献   

15.
长征胜利是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复兴史的一次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突出体现在五个层面上:一是实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由不成熟不稳定到成熟稳定的伟大转折;二是实现了军事战略、策略由消极被动到积极主动的伟大转折;三是开始实现了由唯上、唯书到实事求是的伟大转折;四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时代创新精神相结合的伟大转折;五是开创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形成了科学、进步的中华民族民族观。通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历史、民族力量、民族前途、当代国情、前进道路、立场气节、民族精神、国际地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认识,构成了邓小平中华民族民族观的丰富内容。邓小平中华民族的民族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正辉 《湖湘论坛》2004,17(5):16-18
中国共产党 80年奋斗历程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孙中山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在这个基础之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根本途径 ;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绘制了具体宏图。邓小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8.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成就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巨大精神支撑。以红色精神为载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古今中外的个人、民族、国家、政党或组织的理想、信仰、信念相比,表现出独有的特殊品质、特殊禀赋。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动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实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体现出鲜明的目标指向性、内在情感性、精神聚合性以及动力持久性等特征。伟大建党精神动力发挥机制包含五个方面,即以新的实践为思路的理论创新机制、以先进性为本质的自我革命机制、以人民为中心的动力转化机制、以历史规律为逻辑的自觉学习机制以及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实践推进机制。伟大建党精神动力持续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个代表’深刻反映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是党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实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