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明确“诵读”目标。全民诵读活动以“读书、益智、明理”为主题,以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为重点,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共识,全面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社会全面发展与个人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以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4.
徐海 《群众》2014,(7):60-60
近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载体之一的全民阅读,受到社会各界的鼓与呼,并被列为田家文化重大工程而写入十八大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包括为全民阅读立法,竞相推进这一事关我国软实力提高、事关人的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5.
建设学习型社会,引领全民读好书,不仅是塑造高尚人格、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前提.也是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身处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青年职工,他们读书学习状况如何?最近,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6.
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民主政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现代化建设仅有完善的制度与体制是不够的,它需要高素质的人来运行,人的素质问题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焦点问题。我国要构建一个健康成熟的公民社会,仅仅从市场、国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公民社会的主体及其资格。它需要公民有较高的素养,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的素质的核心就是公民资格。近年来公民资格与公民精神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广泛而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4,(7)
<正>近年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载体之一的全民阅读,受到社会各界的鼓与呼,并被列为国家文化重大工程而写入十八大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包括为全民阅读立法,竞相推进这一事关我国软实力提高、事关人的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这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宏业。几千年以来,国家推行"民可使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5,(11)
<正>广场舞的健康文明开展,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事关社会和谐,事关城市形象。近年来,连云港市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海港中心城市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统领,以推广普及百姓健康舞为抓手,以"婆婆妈妈"大舞台为创新载体,用制度规范管理广场舞活动,用品牌建设提升广场舞活动,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文明广场舞"、"快乐广场舞"、"健康广场舞"理念深入人心。"婆婆妈妈"大舞台创新案例被中宣部确  相似文献   

9.
刘新庚  曹关平 《求索》2014,(1):81-86
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关于公民生态行为的规则或准则。建构公民生态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事关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公民素质的优化和国家形象的提升。公民生态行为规范至少包含生态道德规范、生态法律规范、生态日常规范等三大方面。应准确把握其具体内涵与建构逻辑,即生态道德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体系的基础性因子,生态法律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保障性因子,生态日常规范是公民生态行为规范的养成性因子。  相似文献   

10.
公民在公共安全中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公共安全是事关其根本利益的最基本的民生;作为主体,公民在公共安全中处于主体地位,具有主体责任和主体使命,公民公共安全契约精神是表征其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培育公民公共安全契约精神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并处于刻不容缓的时间节点。我国公民的公共安全契约精神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无形而巨大的公德软实力。深刻把握公民公共安全契约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大价值,明确其践行路径,对于提升国民整体文明素质、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从而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全强国,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促进全民阅读,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在9月27日召开的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鲁晓斌向在座的常委会组成人员报告了《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是中央文明委为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中央领导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广大群众对这项活动也十分关注.积极参与。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共收到海内外民众来信来函、电子邮件、留言等3万余件。网站页面浏览量在300万人次以上,5万多网民参与大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十分必要,非常紧迫,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列举部分中国公民“令人汗颜”的不文明行为.提出了很多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设性意见。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热切期盼。使我们对做好这项工作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同时也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把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作为事关国家形象、事关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摆上重要日程,制定工作规划.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正全民阅读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因为社会力量的加盟,新增了一系列创造性思路、创新性解决方案,让我省的全民阅读文化服务有了更丰厚的底色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借力社会力量,激活"供给侧"在江苏,倡导全民阅读已不仅仅只是政府的事,社会力量的加盟,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11,(17):5-9
全民健身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进程,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打造具有民族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模式。根据国家《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制定本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5.
部委信息     
中宣部等17部门:发出全民阅读倡议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广泛开展奉献爱心、捐赠助读的公益活动,努力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7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开展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该倡议认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每位公民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先进代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应该走在公民道德建设大潮的前列,成为践行20字基本道德规范的表率。一在全民道德建设体系中,20字基本道德建设既是一种着眼于每一位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广泛性要求,同时又是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与我们所讲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9月29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民阅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全民阅读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而且要有繁荣的文化,同时还要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在推进文明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着力提高全民素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证。一、要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根本在…  相似文献   

20.
黄金辉 《人民论坛》2013,(10):148-151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公民社会发育的重要途径。在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既是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也是全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