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破坏比较严重,需要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其他环境要素保护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需要采取针对其特点的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府问责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行政补偿制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跨国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外来物种入侵承责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世界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有关物种跨国界损害的国家责任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承担国家责任的观点,即物种来源国、物种引入国以及个人应当依照共同责任原则承担责任,促使国际环境法主体特别是国家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环境损害的发生;同时我国也应积极完善相关防治的法律制度,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以减轻或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给我国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生物遗传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之一。《生物多样性公约》首次引入事先知情同意制度,有关国际公约、国际准则及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都不同程度予以采纳。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而国内有关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保护的立法严重匮乏。我国应及早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PIC制度,完善相关申请、批准制度,保证惠益分享安排公正合理,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我国的生态安全,实现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已显得相当急迫,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十分紧迫而且必要的。我国现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法律亦存在很多问题,与从生物多样性保护角度控制外来物种的目标还相差甚远,需要采取相关对策对外来物种入侵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秦天宝 《法学论坛》2022,37(1):119-128
生物多样性的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层次性特征要求其法律规制体系应更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同时,新时期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兼具自然资源保护、国家安全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等综合性目标,要求必须以总领性、宏观性的思路发展和完善法律规制体系。系统性法律规制因具有推动政治决策法律化、符合生物多样性层次性规制要求、实现公众利益和保障法律规制效率性优势而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选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性法律规制包括了规制依据、规制主体、规制手段和规制对象等要素,可以此为逻辑起点,对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规制的现实问题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性法律规制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加深,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我国是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掠取生物遗传资源的重要目标地区。本文从生物遗传资源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三原则入手,主要探讨了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制度的缺陷,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初,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野生生物物种繁杂性以及物种安全的保护日益增加。大陆存留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力度和范围日益增加,但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关于生物物种特别是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性法律出台,虽然各自然保护区均有一定的政策制度,但全国面上法律框架的欠缺,给我国的野生生物物种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境,所以着实应当从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方面对其加以探讨研究,以促进相应法律保障机制的建构及完善。做到在保护我国等野生生物物种资源领域,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遗传资源区域性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昊亮 《河北法学》2008,26(7):31-35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遗传资源的价值越来越突显出来。我国是世界上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复杂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目前我国的立法和国际公约、条约都未就遗传资源的具体保护模式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遗传资源公共性、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应该建立一套以国家享有遗传资源经济主权为基础的区域性补偿与惠益分享制度,这样有利于鼓励遗传资源所在地区群众对遗传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有利于遗传资源的国际保护,也有利于西部等落后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进出境动物的检疫日益成为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是SPS协定基础上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唯一可以使用的非关税技术措施。我国目前关于进出境动物检疫的相关法律规定滞后,没有充分利用WTO赋予各成员国在动物检疫方面的某些权利。我国应当基于SPS协定,扩大进出境动物检疫的内容和范围、完善具体检疫措施和规定以及创设对我国有利而WTO规则没有禁止的检疫制度,进而完善我国进出境动物检疫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面对这一威胁,国际社会给予了广泛关注:世贸组织《关于实施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协议》中全面涉及这一问题;作为多边环境协定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了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取得;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制定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中更是专门规定了改性活生物体(LMOs)的越境转移的制度。通过国际合作,诸多国家在保护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和运用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11.
汪劲 《现代法学》2007,29(2):24-31
通过法律规制外来物种入侵是各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际社会倡导和各国立法主要确立了“法律+国家防治战略”的法律规制模式,既包括确立预防、早期监测和快速反应、控制管理评估等基本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以国家防治战略形式体现的灵活性对策措施。此外各国还建立了对外来物种入侵实施统一管理的行政体制。我国应当借鉴国外通过法律规制外来物种入侵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律并构建统一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by the introduction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described bythe IUCN as one of the major threats to biological diversity.Despite difficulties in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regimes have increasingly attempted to tackle the issue, withover 40 treaties referr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invasive species.But current international law is acknowledged to have severeshortcomings. Quarantine controls, though originally designedto protect human health and agricultural commerce, could playa critical role as a country’s first line of defence incontaining the spread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e internationalquarantine regime is conceptually well placed to spearhead thefight against invasive alien species, but there are considerable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structures. An analysis of how currentinternational trade law and in particular the 1994 Agreementon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may conflict with internationaland national quarantine measures shows that the World TradeOrganization, in its enthusiasm to prevent quarantine laws beingused as a disguised restriction on trade, has discouraged membersfrom using such laws to stem the spread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Much greate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relevant parties will berequired to reverse this trend.  相似文献   

13.
苏祖鹏  林芳惠 《河北法学》2005,23(3):113-115
随着交通工具和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国现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拟就其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建 议。  相似文献   

14.
童光法 《北方法学》2010,4(5):61-67
为了避免负外部性,针对有意引种,应当设计许可证、清单、环境风险影响评估制度及相应的数据库;针对无意引种,就运输、旅游等活动或行业应设立外来物种入侵强制责任保险。为了矫正负外部性,针对有意引种入侵,由引种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其责任构成包括引种行为、他人合法权益或环境生态的损害及其之间的因果关系;考虑到有意引种人无法承担巨额的损害赔偿,建议设立相应的外来物种入侵责任保险和责任承担限额制度。不主张让无意引种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无意引种和自然原因引起外来物种入侵的情形,主张设立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基金。涉及生态环境的损害,主张由当地的环境保护主管机构代表行使相应的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15.
李建勋 《河北法学》2008,26(5):38-42
基于我国在外来侵袭物种问题上面临的巨大压力,通过考察美国与新西兰外来侵袭物种的立法回应,借鉴它们的立法经验,从中得到三点启示:进行专门立法;解决外来侵袭物种受人类价值观、意识决定和行为的影响;从整个生物安全的角度、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处理外来侵袭物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检验检疫是一种重要的涉外行政执法活动,完善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责任制势在必行。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责任制以现代管理学的科学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的行政执法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基本方式,是质量管理、绩效管理、能级管理"三位一体"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它要求完善执法依据的梳理工作、执法权责的规范工作、执法责任的落实工作、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并建立执法责任制信息化平台。  相似文献   

17.
周勤华 《行政与法》2010,(11):99-101
法律原则是法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恒久性、抽象性和普遍适用性等特点对成文法的滞后性等弊端予以弥补与调整。但其在检验检疫行政处罚等具体执法工作中的适用只能在成文法规则缺失、法条含义模糊、适用法律规则显失公正、法律规则冲突无明确解决方法等时机出现时才能充当其替补角色,而且具体运用时还应遵循相关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8.
船舶压载水排放的船旗国监控是防止压载水排放带来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指出船舶压载水排放带来海洋生物入侵的现状和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船舶压载水排放船旗国监控的内涵和法理依据,探讨了船舶压载水排放的船旗国监控与港口国监控的关系及协调,提出了中国建立压载水船旗国监控的立法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years, whether the inspection-free system in China should be kept or abolished has become a focus for the media, the public, academia and administrators.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inspection-free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inspection-free products are unlikely in high quality, rather an outcome generated by improperly inflating the inspection-free mark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s of administrations, enterprises, consumers, the media and quality indicators. Due to the great difficulty in inspecting product qualities and measuring their potential ha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pection-free system would adversely affect the product quality monitoring.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short-sighted consideration at formulation of the inspection-free system, it is suggested to get rid of it. In case that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China (“AQSIQ”) prefers to have the current system kept in consideration of promoting the information access and enforcement efficiency, some modifications should be made in terms of punishment measures,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reserve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