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6,(6)
为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国家、学校和思政课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心血和成本。思政教师是思政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思政课教师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程度对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很大。思政课教师在享受需要上的不满足会严重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发展需要的满足与思政课的实效性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因此我们能够从教师需要的角度着手,实现教师需求与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5)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但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思政课教师素质和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存在注重学校安排、忽视学生需要,重视集体行动、忽视个体活动,重视实践形式、忽视实质效果等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对此开展研究,对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慧  肖祥 《学理论》2013,(29):389-390
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来阐述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进而提出增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路径: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冯合国 《学理论》2010,(25):207-208
通过对思政课实效性问题的反思,认为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其隐性效果,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独特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潜在性、非强制性、广泛性、针对性等特征,对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特别是隐性效果--是有益的补充。认真研究潜在课程对思政课的作用以及探讨强化潜在课程的措施,无疑有利于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隐性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熊华 《学理论》2014,(8):223-224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在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逐渐受到重视,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成功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从理论上澄清案例教学法及其教学理念,还要对案例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遵循案例教学的规律,使之进一步切合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获得感来源于获得及获得的过程,是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的内在统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精神方面满足的主观感受,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的获得感与教师的获得感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是否产生获得感,与其是否对思政课抱有需求和期待直接相关,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3)
思政课教学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并外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坚定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力量支撑。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困境: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基于功利主义,无法将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并外化为品德行为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与他们相对立的异化活动,无法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产生影响。应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性;发挥思政课教师引导作用,提升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雪梅 《学理论》2012,(28):219-220
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自身素质、教师等因素影响下,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浓,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试图从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融洽师生关系、完善考评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期提高中职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孟国芳 《学理论》2014,(32):235-23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路径、方法以及目标上存在一致性和融通性,思政课实效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新形势下,思政课借助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等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将科学理论、理想信念等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融于校园文化中,引领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受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实效性面临诸多挑战,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评价体系一直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概论》课中构建出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整个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概论》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整理,力求探索出符合当下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途径,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9,(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主客体认同相结合规律,构建思政课教学良好开端;遵循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规律,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完美结合;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律,让思政课焕发蓬勃生机;遵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规律,培养青年学生在思想升华中"精神成人"。这样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从实践操作层面上,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和课外如何有效运用与掌控自己的话语权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通过增强理论话语权、改善教学话语权、拓宽传播话语权等实践路径,提升教师自身话语权,及时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巩固思政课在大学教育中的育人时效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提升边疆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应该做到:突出教学问题导向,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互联网+"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及信仰体系递进转化;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进互补;创新考评机制,实现"互联网+"边疆民族高校思政课理论考核、网络考核和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9)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开始探索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的途径。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理论课堂到实践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影响开始步入学者和教师的视野。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7)
"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为进一步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的讲授,更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锻炼、成长,才能更好地体现该课程的科学价值。但在现实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实践教学路径已成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亟须提升。对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者而言,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学校人事部门和思政课教学管理机构合作,在充分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整套符合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律的有效机制,具体包括聘任培训、考核评价、薪酬激励、进修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姜春英 《学理论》2013,(24):305-306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专业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高职院校,探索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以期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的从业要求,思政课的教学重点着重围绕关于正确的职业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展开;开展思政课的途径主要有课堂实践教学(课堂主题讨论、角色模拟)和课外实践教学(期末汇报演出、社会参观调查)两种。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在其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学习特点、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思政课教师队伍不合理等挑战,从进行准确教学定位、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民办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05方案"实施近十年的教学实际,以《纲要》课为例,从提高备课质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兼顾学生实际,实行分类教学;培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