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模仿网游暴力,犯罪方式智能化,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和网络攻击等领域的特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有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网吧的肆意经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几个方面。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健康地成长,有必要采取网络道德教育、运用技术手段构筑网络安全的"防火墙"、加强网吧安全管理、依法规范经营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频频犯罪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反响异常强烈.据统计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在所有刑事犯罪中的比例有所上升.大学生犯罪大体表现为主体多元性、心理情绪性、行为极端性、场景规律性、类型多样性等特点.就当前大学生犯罪率上升的状况而言,大学生犯罪的原因由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其中宏观方面包括纵向的社会、政策因素以及横向的学校因素,微观方面包括家庭和个人因素.虽然复旦林森浩投毒案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发性,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尽可能地预防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着力从加强学生自身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完善学校教育和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做好未成年人的教管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生理原因及贪利、逆反、侥幸、猎奇、孤僻和寻找社会归属感等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放纵和关爱缺失的家庭氛围,过度关注应试的学校教育,社会上大量不良的网络信息和对网络的监管不力是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已成为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的主体是青少年,青少年主体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不同于一般犯罪。同时青少年犯罪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因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拟从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诸方面构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是帮信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与特点。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社会、学校方面的,也有在校大学生家庭和个人方面的。从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的发生、发展来看,该类犯罪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性和生成机理。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虽然大多为轻罪,处罚也比较轻缓,但其涉及面广,涉案人数众多,社会影响大,且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必须针对在校大学生帮信犯罪的具体情况与生成机理,采取事前预防、事中阻断、事后惩治相结合的方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从根本上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8.
频频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案件充分暴露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意识教育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的分析,力图提出防范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方法,意在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犯罪的关注,共同防范大学生犯罪。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络文化的德育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和获取知识的良好载体。但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复杂性特点,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社会、学校、家庭三大教育系统有义务有责任采取积极措施来解决网络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生成有其主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原因。主体方面受错误的人生观、不健全的认知结构、较差的消极情绪控制能力、明显的个体矛盾性、法律意识淡薄、较低的犯罪感等因素的控制;环境方面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演进过程,对防范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犯罪中,激情犯罪占有很大比重,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矛盾的心理和易冲动的个性在外界挫折因素刺激下的爆发。对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预防应当从大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学校多方面着手,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法制意识,同时加强对被害人的保护,以构建安定和谐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方式呈团伙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的趋势,形势严峻。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征和现状,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联手,堵死青少年犯罪的各种渠道。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打击,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综合症”,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学校教育等相互交错的结果。在犯罪的青少年中真正有暴力倾向的很少,大多数都有心理问题,因而要用心量疏导的办法去解决,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做好失足青少年的管理和帮教工作,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网络,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态势。究其原因,既有未成年人自身因素,也有未成年人次文化、家庭、社会等主客观因素。从社会与法律的角度关注他们的成长,已是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把责任过多地推卸给家长、学校,相反,公共权力机关也就是政府部门应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状况令人担忧,究其原因,除却青少年自身素质的不足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存在重大失误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只有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测量法对75名犯罪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犯罪青少年改造的策略,提出家庭要创立尊重、平等、信任的家庭环境;学校要科学、正确地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全社会支持关注青少年教育,并重点提出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家庭监护不到位、学校教育管理失当和社会因素等综合作用,导致青少年犯罪人数上升。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完善教育体制,改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从而达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