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郭颖 《党史博采》2009,(4):17-17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张荣臣 《党课》2007,(12):34-37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8,(5)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们党适应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9-5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与当代》2008,(12):25-2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3):6-7
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宁夏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巩固宁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并使之与宁夏的历史和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引领宁夏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新贡献表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独创性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等方面.关于执政党建设基本问题的重大突破体现在: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周向军  高奇 《理论学刊》2012,(5):91-96,128
如何提升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也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并且把国家软实力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第一软实力”是关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内容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具有最根本的思想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最强劲的理想软实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最雄厚的精神软实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最鲜明的道德软实力.在当代中国,要科学有效地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软实力,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任务,宣传好,落实好.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寻求治国之道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主要表现在:全局与中心相结合的辩证性;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统筹处理各方面关系的协调性;举重若轻的超脱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其价值功能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增进动力,形成共同奋斗的共同理想。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理念的层面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凸显了和平发展、竞争和谐、科技创新、法治共富等基本价值理念,这些核心价值最终要体现为社会的科学发展,因而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并将群众路线贯彻其中。二者在本质上都是服务人民、联系群众,并且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为核心;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和推广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践行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都是长期的过程,是曲折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关系:一是继承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根本之点;二是发展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三是创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中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扭转了20世纪后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极大地坚定了世界各国众多人士的社会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实践中解决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三者兼顾的问题,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系统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理解其内涵,对于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发挥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伟大实践中所留下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形态,既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的历时性形态,又包括党带领人民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历程中的共时性形态。在新的征程上,要继续发扬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开拓精神、奉献精神、自我净化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革命精神,不断向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做贡献的伟大梦想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