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昕  李安 《新湘评论》2005,(9):58-59
从霹雳一声暴动,到红旗打上井冈山,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这条道路的起点就在文家市。由文家市起步,进军井冈,从军事意义上来说,既是撤退又是进攻,是从敌人力量雄厚的城市撤退,是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乡村进攻。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个正确而伟大的战略转移。文家市,连着井冈,连着延安,连着北京。在那个伟大的事件过去70多年后,我们来到这里,共同去倾听一个伟大的历史回声,去叩访一座永远的精神宝库。  相似文献   

2.
文家市、莲花、古城三地在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各自的重大影响。其中,文家市是改变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向地;莲花是转兵井冈的决策地;古城则是转向转兵的承接地。三者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层层落实推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家市、莲花、古城三地在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决策过程中产生了各自的重大影响.其中,文家市是改变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向地;莲花是转兵井冈的决策地;古城则是转向转兵的承接地.三者是一脉相承,有机统一,层层落实推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马海鹰 《党史文苑》2012,(8):28-29,38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和新省委一起策划、组织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转兵,放弃了继续执行中央确定的进攻长沙的计划,而是转向了湘赣粤三省交界的井冈山地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术进攻与战略撤退"相结合的经典开始。  相似文献   

5.
正1927年9月爆发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遭受一系列严重失利的情况下,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向了井冈山,党史学界将这一事件惯称为"引兵井冈"。然而毛泽东到底是在起义期间的何地何时作出这一伟大决策,党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究,先后提出了诸如"三湾决策说""文家市  相似文献   

6.
党史界对于何时何地选定井冈山为根据地,目前有这样五种看法;一、1927年9月20日在文家市前委会上决定;二、9月底在三湾改编期间决定;三、10月3日至5日在古城前委扩大会议上确定;四、10月中旬在酃县水口决定;五、10月下旬部队到了荆竹山才最后决定下来。 以上五种观点,文家市之说已被一致否定,其余四种说法,围绕着一个地方及一个时间各持己见,归结起来争论的焦点在于: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之前就在三湾、古城确定了屯兵井冈的方略?还是在这之后才予以确定?研究现有的史料,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工农革命军安家茅坪之前,就于古城前委扩大会议定夺了不去湘南、落脚井冈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7.
正遂川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命令秋收起义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中共中央攻打长沙的指示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工农革命军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20,(5):F0003-F0003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历史陈列馆、积谷仓等。会师旧址原为创办于1841年的文华书院,后更名为里仁学校。1927年9月19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文家市,在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由此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沿着毛泽东当年走过的路,我们在微风细雨里,驱车前往浏阳文家市,去追溯中国共产党早期跌宕起伏、金戈铁马的一段历史。   文家市距省会长沙百余公里。 74年前,秋收暴动失利的三路人马,就是在这里集结会师,兵发罗霄,进军井冈的。   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痛也最为悲壮的一年。本来,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迭起,华夏大地出现光明。孰料,蒋介石举起肮脏之手,把中国又涂抹得一片黑暗。面对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就是在这个党史上有名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方言,石破天惊地指出:枪…  相似文献   

10.
文家市     
文家市——座落在浏阳县城东南约四十公里处的一个湘赣边陲小镇。它四面环山,以盛产竹木制品、茶油、油饼等著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它又以秋收起义部队的会师地而闻名于世。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九日,参加秋收起义的各路部队奉前委书记毛泽东的命令来到文家市会师,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前委会议,总结前段战斗的情况,讨论部队以后的去向。经过激烈的争论,大家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去,保存革命的力量。次日清晨,工农革命军  相似文献   

11.
八十多年前,毛泽东领导着革命部队与湘赣边界人民群众一道,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从此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伟大的"井冈梦"。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领导人民又一次展开了新的历史征程。"井冈梦"与"中国梦"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井冈梦"是"中国梦"的必修课,为其提供正能量;"中国梦"继承和发展了"井冈梦"。  相似文献   

12.
早在抗战胜利前夕,闽粤赣边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即决定把白区大城市的工作建立起来,普遍深入进行民主团结的宣传,配合自卫斗争,“在敌人后方进攻敌人”。并派出干部到漳、泉、厦建立党组织,开展城市工作。随着白区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局面的打开,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也  相似文献   

13.
<正>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文家市退兵",率领部队转移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完成了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的伟大战略抉择,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的工作重心转移。但是,在复杂而恶劣的战争环境中,由于党的组织涣散,战斗多次受挫,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内慢慢滋生了许多非无产阶级思想和悲观情绪,阻碍了革命前进的步伐。面对当时的实际状况和复杂的斗争形  相似文献   

14.
“打土豪,分田地”口号标语最先出现在1927年的文家市,至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还保仔有当年所写的这条标语。  相似文献   

15.
正90年前,在秋收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在莲花城南宾兴馆召集的前委会议,作出了放弃退往湘南而转兵井冈山的决策。引兵井冈,转入农村,揭开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应当说,莲花决策是中国革命发展另辟蹊径的新起点,是实现党的战略重点转移的决定性一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秋收起义受挫,文家市决议退兵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毛泽东何时何地决定上井冈山,过去曾有多种说法,史学界的论证也不尽一致。随着近十几年史料的新发现,历史的帷幕被撩得更开。“引兵井冈”的真容逐渐展现。 在文家市并未宣布“到罗霄山脉中段去”,前委的决议是“退往湘南”,即放弃秋收暴动原定的打长沙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下面记述的,是我在苏南的一段战斗经历。受挫一九三九年八月,一天下午,我新四军六团二营四连在江苏昆山县的梅田村遇上了大股日军。敌人依仗武器精良,向我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为了保存实力,我们部队只好撤退。当时我们二排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任务。我是四班班长兼机枪手。因排长负伤随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2月下旬的一天,黄昏,夕阳西下,斑烂的云彩撒满了天空。坐落于井冈山附近的茶陵县城,此时笼罩于硝烟弥漫的弹雨中。负责据守城东方向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三营,在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的指挥下,一次次打退了国民党吴尚独立团的疯狂进攻。敌人留下了一具具尸体,败逃而去,阵地上一时恢复了短暂的宁静。副营长伍中豪就此空隙,加紧指挥各连抢修被敌炮火轰毁了的掩体工事,准备迎击敌人的再次进攻。只见他穿行于各连阵地之间,忙得满头大汗。这时,营长张子清急匆匆地从团临时指挥所赶来向他传达说:“伍营长!团部命令我们准备撤退!”  相似文献   

19.
正巍巍石桥历苍黄,石门洞开启华章。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敌人最后的堡垒——正太饭店,从此石家庄获得解放。光阴荏苒,当我们回眸这一历史事件,放在宏大的历史格局中来审视,石家庄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设防的较大城市,不仅对全国解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城市接管、建设及新中国的孕育、创建做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1947~1949年的石家庄,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石家庄以其浓墨重彩的一笔,成就了极其辉煌的一个历史时期,堪称开国第一城。  相似文献   

20.
(一)沿着毛泽东当年走过的路,我们前往浏阳文家市,去追溯中国共产党早期跌宕起伏、金戈铁马的一段历史。文家市距省会长沙百余公里。这个省界小镇因为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