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为我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明了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对此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要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口号,一些同志曾提出异议,他们认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有违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则吗?殊不知,正是这些同志把共同富裕片面地理解为同步富裕了。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上,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本身就包含着差别。劳动者体力和脑力支出的差别,构成了他们从社会领得个人消费品的差别,从而就决定了他们生活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有差别就必须承认差别。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无论对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对群众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一原则,本刊特将原载于一九四七年四月十一日《新华日报(太岳版)》上的《如何解除农民怕富思想》一文,转载如下,大家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党中央是如何提倡“大胆发财”,号召“大家致富”的。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应该包括:一是经济、物质方面,即物质文明的共同富裕;二是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方面,即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者的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四是共同富裕是相对富裕、有差别的富裕。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共同理想──学习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许明亮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战略思想,也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做了充分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阐明,搞社会主义,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51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追求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过去,在“左”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基本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中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怎样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必须解决的中心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8O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别现象,这种现象目前仍有继续发展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是在向共同富裕目标挺进过程中的必要的社会分化呢?还是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相背的两极分化呢?这确实是一个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对此有疑虑。回答这个问题,简单的、绝对的方法是不足取的。要搞清问题,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贫富差别现象做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意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财富的实然状态,共同占有并不是平均主义式的占有,在初级阶段的国情基础上应实现的是阶段式、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实现高度发展的物质资料生产是共同富裕的坚实物质基础,采取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实现形式,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终极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之路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致富形式,否定了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假象,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家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结合中国实际,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分配方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中,不断实现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议论共同富裕、贫富差别、两极分化颇多,现将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综述以后,供参考。 一、贫富差别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们搞社会主义目的就是要共同富裕,但是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平均主义的办法,走同步富裕的路。历史  相似文献   

10.
刘长军 《前线》2022,(9):14-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行动价值。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一开始就与共同富裕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准备、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对共同富裕的新探索,形成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先富共富”的新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了共同富裕的新境界,深化了对推动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初探许静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研究这一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严肃思考和深刻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同志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揭示了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优越性,进一步标明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且在深层次上规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发展目标。 (一) 邓小平同志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和先决条件是发展生产力,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1985年,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向全国共青团员和大学生推荐了由黎元江和于幼军撰写的《社会主义四百年》一书。时隔26年,于幼军再谈社会主义,独立写出了集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一体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它以1919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着重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按这个要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联系贵州实际,进行了较多的思考。 小平同志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过去曾经疑惑过,为什么讲本质不讲公有制?现在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都从基本特征上去讲,小平同志从本质上讲,这就高一着。看事物,要看本质,这是大家的共识。 这五句话,有内在联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能做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有剥削、有两级分化,做不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则有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做到这一点的途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改革开放,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遗失声明     
《求贤》2006,(12):48-4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观点、新提法。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才能和谐,两极分化不可能和谐;社会和谐则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第三,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决定》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企业、个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波浪式发展,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一项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决策,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这样的构想:“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构想对我们“后发展”的贫困地区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一、“共同富裕”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始终不渝地追求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党领导全国人民实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出版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成果,对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部署、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有重大意义。现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谈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感悟。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集中于共同富裕思想体系和内涵的研究上,而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考察共同富裕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阐述共同富裕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导向功能和实现历程的研究却不多。本文在这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  相似文献   

20.
徐友苗 《学习月刊》2013,(14):32-32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著名论断,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论。一、创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社会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够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除两极分化,使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