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期间的一条工作主线,它对于农村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结构要实现战略性调整,必须同农民的需求实际相结合。 一、与农民的生产经营需求实际相结合 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弱势状态,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主体的农民,在实践中随时都面对一些实际困难,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表现为其需求的满足。因此,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资源结构极不合理,逐渐老龄化,且后继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井研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留住、引入、开发、教育农村劳动力,极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结构,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 ,昌乐县紧扣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 ,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取得可喜的成就 ,他们的经验是 :调整农业结构重在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今年经济改革的重点。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进行调整。我国现存农村产业结构存在三次产业构成不合理,一次产业内部存在品种结构、种植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存在与城市工业重复率高、与农业关联度低等结构不合理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市场配置资源不平衡和政府行为不合理造成的,并提出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应遵循“五个原则”,搞好政府行为、产业布局、产业内发展重点和发展手段调整等“四个调整”。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迫切性和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就必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尤其是要优化农村所有制结构。为此,必须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确认“入世”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8.
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统筹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现阶段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一)产品结构的矛盾———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矛盾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矛盾,是当前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直接表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已经成功地走出了长期短缺的循环陷阱,并呈现丰年有余的局面,农业发展还创造了一定的外汇贡献。国内农产品市场已由过去长…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力发展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转移难度加大,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会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剩余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宪政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宪政应当是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基层治理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宪政内涵和宪政特性。基层的治理变革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调整和组合,更需要在宪政理念的主导下进行自治制度的革新。基层治理的宪政化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基层治理变革的方向。在宪政理念的指引下,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独特的宪政路径和明确的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12.
农村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数据表明:陕西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支持现行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假设,现行经济发展战略和金融制度导致的陕西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实际需求间不协调。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的适应性改革,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成长,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塑农村金融市场主体,方可实现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陕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根源是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滞后。要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应更新农村经济发展理念,整合区域产业布局,分类实施农村工业化;综合开发劳务产业,振兴村级经济,促进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促进经济主体转变,强化科技市场机制作用,改善流通服务,创新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试验;改革政府农村投资体制,积极开展领导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需要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也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稳定发展。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土地流转的效率受到政策法规、产权制度、交易成本以及非农业收入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始终没有突破旧体制的框架,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回顾三十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既是农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又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加强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乡融合,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突破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软法视角下农村民间借贷法律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是民间金融的一个部分,随着经济主体与经济活动的日益多元化,已融入社会金融体系中。活跃在农村地区的农村民间借贷却被国家正规金融所排斥与国家法律政策的打压,文章从农村民间借贷现实运行的状况基础上,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结合软法在农村生活中的规范与引导作用,提出促进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法律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的发展情况凸显了乡镇公务员队伍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乡镇公务员队伍结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素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行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只有加快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做到提高乡镇公务员自身素质、提供切实有效的组织支持和营造外部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安农村经济社会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要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互动式良性协调发展上去考虑,按照城乡联动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积极探索城市对农村建设的多种带动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影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主要因素有: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城乡分割的市场和有差别的财税政策。应当统筹城乡税制,建立城乡统一市场,完善农村教育、医院保障制度,以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