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问题,己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全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瓶颈.探讨新时期、新的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而且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干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从调研农村劳动力就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查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普遍困难和问题,进而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有效转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其实质是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其根本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生产力发展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增多,转移难度加大,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不仅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会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一、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剩余  相似文献   

3.
邹丽丽 《工会论坛》2004,10(4):63-63
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融入市场经济大潮的必由之路。发展小城镇的核心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利用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 ,发展与农业资源有关的并且能够被国内外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加工制造业。因而农业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农村小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社会学对农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乡镇企业发展等方面,近十年加强了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农户家庭、农民个人影响的研究,并强调了对农村现代化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发展,社会学更加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大量农民工返乡回流,对原流出地所带来的社会治安潜在风险正逐渐增加。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带来了农村社会失范、相对剥夺感强烈等社会治安困境,解决农村劳动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安调和路径的具体思路是: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吸引城市人才反哺农村;健全农村社会应急联动机制解决农村突出治安问题;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优化农村劳动力供给侧结构;鼓励回流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6.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优秀劳动力的流失及期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初始阶段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容易造成和加重农村优秀劳动力的流失 ,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优秀劳动力的保留的关系 ,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降低、收入结构的改变、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发展资金的外流等 ,制约农村经济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防治农村优秀劳动力的流失。  相似文献   

7.
通过有效地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等方式 ,来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 ,是“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通过研究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进而分析和探索适合国情的转移方向 ,从根本上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出路 ,为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服务 ,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一、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1978年之后 ,中国农村改革将大批隐性农业富余劳动力显性化 ,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适应这一转移的要求 ,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1978~199…  相似文献   

8.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在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带来劳动力资源的同时,其中少数人的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也使城市社会治安状况日益恶化。之所文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现存制度有所缺失,不能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稳定、安全的生存空间。应当在摒弃歧视农民工思想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为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应首先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包括对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和时间、开班程序、日常监管及考核鉴定、台账等管理,同时还需加强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流动对农村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文章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资源环境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在经济方面,农村人口流出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提高了农村流出人员的生产效率,流出人员将资金收入带回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民族地区农业一定程度上因人口流失而受损,人力资本流失对农村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社会方面,农村传统社会观念正逐步改变,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是,老龄化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尤为突出。在资源环境方面,人口流出缓解了农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高度正相关。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的成本节约,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成本领先优势,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带动了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从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成为困扰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有效途径。(一)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以林口县为例,本世纪初,我们再次认真地审视了县情;农民的主要收入仍然是依靠传统农业,仍然是依靠土地来维持生存…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 ,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作者认为 ,准确把握《决定》精神 ,要在双向流动上做文章。即在宏观层面上 ,必须切实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环境 ,拓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渠道 ;必须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村就业的渠道。在微观层面上 ,必须发挥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 ,通过转变就业观念、创新就业形式、提高就业能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加速解决 ,从而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以及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配套体系尚处于一种缺失状态,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农民工创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合理、有序地组织劳务输出,并尽可能地为农民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就成为当前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希望能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资源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提升学员的就业竞争力,使农村劳动力真正实现体面劳动,并可能成为现代产业工人中的“高级蓝领”。通过政府、高职院校、农村劳动力及企业的多方合作和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大、速度快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就有1.3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客观上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 ,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也扩大了内需 ,提高了劳动者自身素质。但我们也应看到诸多不利的方面 ,特别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讲 ,消极的比例大于积极的比例。正因如此 ,所以我们应客观、综合、谨慎地对待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这样有利于长远利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村、农业、农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产生有历史原因、人口原因、政策原因、国际原因等。它一方面与农村产业相联系,另一方面关乎农民收入与农村稳定。它可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小城镇、输出劳动力,特别是利用丰富的高智力资源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