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本文根据东北亚区域内东京横滨都市圈及汉城红川都市圈的发展规律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内在要求,提出构造北京天津都市圈的构想,并设计了京津都市圈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模式和目标。最后提出发展京津都市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一、“产业先导”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实选择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东北亚的区域合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由于东北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较为紧密的全方位的经济集团。因此,有必要在放眼未来的同时,在条件较好的国家、地区和产业之间先行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广泛、高层次的区域合作摸索经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以来,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区域合作与开发表现出极大兴趣,热情日趋高涨,在各方努力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开发取得可喜进展。吉林省位于东北亚的腹心地带,具有区位优势,发展同东北亚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是吉林省扩大对外开放的既定战...  相似文献   

4.
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亚区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东北亚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然而一直未能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更多地表现在单纯利益驱使下的双边层面上。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政治缺信、体制差异、历史纠葛等多种特殊不易逾越的沟壑;也存在区域内缺乏有效的合作机构,协调能力并不突出的问题;加之许多地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接待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没有标准化,质低价高,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制约了东北亚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东北亚区域内互为市场、互为目的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优势越来越突出。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协调机制,制定旅游开发战略;减少障碍,使旅游活动更加便捷;完善软硬件设施,制订统一的服务标准;开发跨国旅游项目,推广特色旅游等项措施,全力推进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5.
10+3框架的产生,使东北亚次区域合作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合作成了东亚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日、韩合作的最大障碍是中日之间缺乏互信,双方应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推动东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应当坚持开放性,以 10+3为主,多渠道并进。  相似文献   

6.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长吉图先导区”),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它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进一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举措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更是提升我国沿边开放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加快融入东北亚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与区域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亚建立区域政策性银行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随着东北亚经济论坛第十七届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闭幕,大会发表了《天津滨海宣言》,尽快组建东北亚银行成为与会各国代表的共识。东北亚区域国家经济上虽具有互补性,但由于面临利益均衡和制度层面的问题,短期内建立机制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难度较大,而东北亚区域政策性银行则对推动机制性经贸合作安排形成和化解区域金融危机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受制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多年以来东北亚区域合作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寻求有效的突破点,加快东北亚合作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新功能主义的溢出效应理论,长吉图先导区开发开放可产生溢出效应,即在产业开发、贸易发展及政策先行先试等三个方面,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提出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东北亚研究体系,找到一种实用性理论。认为经济圈的提法不适合东北亚,应当提高到对国家、民族、阶级以及全球共同利益和社会有机群体的层次来研究。文章提出了“三观系统”聚合与发散复合型思维模式和国际势力理论问题。文章回忆了亚洲主义的过去并分析了当今全息化时代“亚大意识”的内涵。文章归结到“亚太合邦”的观点和远交近结,争而不战,独立自主,面向世界的区域合作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10.
一、由中国(主要是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日本、韩国、北朝鲜、蒙古、俄罗斯(主要为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6个国家组成的东北亚地区,被公认为亚洲太平洋地区中最为活跃、充满生气、富于开发前景的地区,它有可能较快地形成一个区域合作集团近5年,上述6个国家以及对此感兴趣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相继召开了关于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国际研讨会,出版了一大批专门著述.有的国家或机构还编辑出版东北亚合作的报纸及杂志.一些专门研究东北亚的科研机构也纷纷问世.如中国黑龙江省出版了《东北亚经济报》,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会.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增设了东北亚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东北亚研究所.吉林省出版了《东北亚论坛》和《东北亚研究》等刊物.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方面,如东北亚地理概念与范围;东北亚合作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东北亚合作的前景与可行性;为推进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津与韩国仁川在城市地理位置、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天津与仁川可以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相互引进投资、有效管理海洋、扩大两市空港、海港物流合作以及挖掘各自城市的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天津滨海新区与仁川经济自由区的互动发展将不仅带动两市整体经济发展,也为环黄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进而为东北亚地区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增加,环黄渤海地区受到关注。最近,韩国公布了“第四次国土综合修正计划”(2006—2020年),而中国也发表了“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虽然韩中两国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而其关注角度也不同,但是长期发展计划从“地区均衡发展”角度看具有共性。因此,把韩国全罗北道圈发展构想和中国天津圈发展展望一同考虑并研究两个地区相互合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韩两国应加强在生产、流通、物流、文化、教育方面的相互开放,联系与合作,以促进环黄(渤)海经济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各国的合作开发与开放政策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亚各国合作开发与开放政策的共同点体现在东北亚各国都把区域合作与本国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并结合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开发区、自由贸易区或新区建设,以此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各国政策又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它反映了各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反映了本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卢武铉提出的东北亚平衡者外交战略,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独特作用,更使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有了新变化的可能。在国际事务中,韩国自主外交的"独立意识"及其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地区安全的战略平衡。同时,在朝核问题、区域合作等问题上,韩国作用的发挥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韩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这对呼应韩国自主防卫诉求、培植中韩互信、牵制美日、防止东北亚"新冷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放 《东北亚论坛》2004,13(3):8-12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使东北亚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对该地区的分工协作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 ,除日本以外 ,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受贸易和投资的牵引 ,经济获得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贸易与投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东北亚各国和地区具备开展分工协作的坚实基础 ,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障碍。作为东北亚惟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也正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力争在今后本地区的分工协作中掌握主导权 ,但发展的现实和趋势说明 ,日本的这一企图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6.
季志业 《东北亚论坛》2013,(1):47-58,128
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位置,俄罗斯在制订东北亚政策时,是以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主要背景,并注重寻找两个平衡点:一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政治合作,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又要保证这种参与不危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二是既要积极参与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保证东西伯利亚和远东所需要的市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又要防止该地区的经济完全脱离俄罗斯,成为东北亚经济的"资源附庸"。俄罗斯在东北亚的政策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越来越全面。俄罗斯完成了由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正在由普通参与者向核心参与者转变。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合作是新兴而又被关注的领域,近几年东北亚各国的旅游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学术界对该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滞后,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了掌握该地区的旅游环境,尤其是旅游软环境的现状,东洋大学"环日本海地区各国旅游软环境研究"课题组在东北亚地区的5个国家开展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天津市的调查样本汇总,部分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天津市民出国游去向的选择大多以东北亚国家为目的地;被调查者最想出游的国家依次为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和其他国家。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了出游与个人条件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宋魁 《东北亚论坛》2006,15(5):7-12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东北亚经济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需要排除,中国应采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牵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为目标,以设立相应机制为保障,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