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勒坦汗法典》研究与思考邢联舜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至少有过四部法典:(1)成吉思汗的《大札撒》;(2)《阿勒坦汗法典》;(3)蒙古卫拉特法典》;(4)《喀尔喀吉鲁姆》。其法典原本均已散失,能提供研究的,都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译本。成吉思汗《大札撒》的有...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3期刊登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罚与教》,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进行了探讨。针对一些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开罚的现实,文章认为,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能单纯依靠自觉和说教,也不能依赖于严刑峻法,如何在尊重个人自由和确保公共空间禁忌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度,适当使用公权力和行政、法律手段,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门精妙学问。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的法典──浅谈《基本法》郭莲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根据“一国两制”战略决策,对19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法典。这部法典为未来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勾画兰图,使“一国两制”由理...  相似文献   

4.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一种资产阶级法制原则,最早见诸于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之后,就一直作为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财产制度的国家法典所必须遵循的立法原则。如1804年公布的《拿破仑法典》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财产,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辛劳动而挣得的。我国宪法作为体现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意志的根本大法,理所当然地要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拒绝“私…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若干问题解析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自从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提出“经济法”概念之后,二百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提出了各种不同的主张,给经济法下的定义也五花八门。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对经济...  相似文献   

6.
《唐六典》是我国盛唐时期的一部封建国家行政法典,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相当完备的综合性行政法典,对维护中国封建制中、后期一千多年来超乎寻常的稳定,起过重要的作用。亚洲许多国家曾借鉴它。在世界法制史上,《唐六典》是盖世无双的伟大创举,具有很高的法学价值和史学地位。人们对《唐六典》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唐玄宗指令宰相们制定《唐六典》,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伟大的行政立法工作,但他们自己却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还不可能有“行政法”这个概念。世界上对《唐六典》知之甚少,中国历史上对其行用、性质及历史…  相似文献   

7.
法律问答     
交通事故罚款依照何标准裁量编辑同志:《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中有关人身罚的规定,因违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已不适用。那么,在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7条第6款时,是否可依照其标准裁量?本办法第24条中“负次要责任以上”、“负同等责任以上”...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五十元,被处罚人没有异议的,可以由公安人员当场处罚。”但从当前执法实践来看,部分基层干警对《条例》这一规定是不够重视的,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一是从“经济创收”出发,只抢“西瓜”不拣“芝麻”。认为要罚就罚法定数额大的,罚五十元“没意思”。因此,对当场处罚弃之不用。二是怕申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地方立法树立了典范,也给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坚持把《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落实到地方立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池墨 《民主与法制》2013,(22):55-55
读了贵刊2013年第13期《“中国式过马路”的罚与教》,笔者对文章剖析“中国式过马路”的困境深有同感,在解决出路方面,又感觉有许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11.
新法知达     
《公民导刊》2004,(2):49-49
新《银行法》增加央行反洗钱职能,新《商业银行法》出台,《银监法》具有两大特点,逼人赶工期最高罚50万,“紫线”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2.
一段时期以来,有些领导者把奖与罚的功能神化了。在他们心目中,无“奖”不能兴邦,有“罚”才能治国。于是乎,滥奖滥罚的现象屡见不鲜,久而久之,人们对奖和罚也就听惯了看淡了。而奖与罚的关键是“度”,有“度”才能设之恰当,加之合理。否则,奖不能激励斗志,罚亦不能以一做百。那么,如何把握其“度”,达到“恩”、“威”并举呢?笔者认为应在“四讲究”上下功夫:奖不虚设,讲究及时。古语云:“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赏不逾时,欲民速得善之利也。”这就是说褒奖不虚设奖要及时,让人民大众及时得知为善的好处。时下,不…  相似文献   

13.
王小波 《前沿》2008,(8):116-118
《法律选编》是中期拜占庭帝国编纂的一部重要法典,它引入了基督教的许多观念,客观而实用,在晚期拜占庭和近代东正教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罗得海洋法》、《士兵法》和《农业法》是该时期编纂的另外三部希腊文法典,分别调整海商、军事、农业法律关系,在中世纪的拜占庭乃至周边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14.
《监狱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监狱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适应国际人权斗争,促进国际刑罚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十几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监狱法典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显露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修改完善《监狱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限于篇幅,文章仅从《监狱法》对“教育改造”方面的规定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5.
7月24日,《中国商报》第一版报导了广州荔湾区法院对一商场“偷一罚十”案的审理和判决,涉及到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事情的简单经过大致如下。 今年1月31日,一男子在广州昌生生百货有限公司商场未付款就拿走价值120元的婴儿纸尿片一包,被商场按“偷一罚十”的规定罚款1200元。事情过了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思想工作》2007,(11):28-29
《成吉思汗法典》是由成吉思汗亲自制定或认可的一部法典,是成吉思汗治理国家的主要手段。即使在他离世后.这部法典依然在蒙古族政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书《简介》中介绍说:“(美国)规范犯罪侦查中电子证据获取的法律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美国联邦宪法的第四修正案,其二是成文法——《美国法典》第18编第2510—2522条、第2701—2712条、第3121—3127条等有关隐私权的成文法规定。尽管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与《美国法典》的规定在某些情形下存在竞合的情形,但是在涉及计算机搜查扣押和电子证据获取问题时。  相似文献   

18.
吴忠 《公民导刊》2005,(6):55-55
据报道,4月3日,司法部重点研究项目“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与完善”课题组主办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研讨会,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都青城山结束。无疑,与会人员可以饱揽青城仙境。  相似文献   

19.
“心灵施暴”一词是近几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心灵施暴”就是教师使教育对象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目前,学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据《中国青少年报》对全国22个城市的48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有65.2%的学生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罚”(心灵施暴),有8.7%的学生受到来自父母或祖父母的严重“心罚”。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一些国家逐步把规定违反社会秩序行为的规范从刑法中独立出来。有的国家是在刑法典中单列一篇“违警罪”或“轻罪”,或者以处罚的刑期长短来区分为轻罪和一般刑事犯罪清政府《违警律》的制定颁布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国民政府制定的《违警罚法》是我国近代警察史上一部比较成熟的违警罚法规。西方学者十分羡慕我们的治安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