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会展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文林 《前沿》2007,(7):54-58
会展旅游产品是旅游业为会展游客提供的一种个性化强、休闲性大、体验程度高、审美与愉悦的旅游产品。因此,在开发与创新时,必须注意结合会展地及其周围的休闲旅游资源,对其内容的娱乐性、文化性、另类性以及个性服务水准予以提高,并特别注意在旅游需求信息与供给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康乐行业发展,积极开发体验旅游产品,深入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争取开发夜光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出现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地区间供给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从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危机的体制原因, 提出了供给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供给方式多元化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在供给总量、结构效率、基层政府改革、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农民的自我供给也需要重新定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继续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和中  何子明 《求索》2012,(10):249-250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18个城市采集了1160份调查问卷,首次全面考察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公共精神产品供给状况。通过调查,对我国城市公共精神产品的供给状况进行研究,有利于调整策略,丰富民族精神结构,提高民族素养。为深入考察现代城市公共精神产品供给体制提供科学参考和数据支撑,为公共精神产品的供给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梁媛  ;罗能生 《求索》2008,(4):51-52
我国涉农信息产品供给生产成本过高,投入风险大;消费共享性强、外部性突出;供求失衡,未能形成成熟的价格机制;管理模式陈旧,阻碍了产品供给的多元竞争等。解决涉农信息产品供给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促进涉农信息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培植和健全农村信息消费品市场,提高涉农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形成涉农信息市场可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公共财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淑均  杨军 《理论月刊》2007,(2):171-173
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政府作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以公共财政手段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X-效率”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选择。但是,种种因素导致了公共财政存在“X-无效率,”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未实现最大产出。必须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充分、高效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福利型政府的危机日趋凸现,政府充当保姆提供公共产品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的合理性受到置疑。本文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例,结合广州市东山区华乐街在提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从提高公共产品效率的有效途径出发,论述社会准公共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行性和提供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琦 《今日海南》2016,(7):21-22
三亚是一座专业化的旅游城市。去年以来,三亚紧紧围绕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目标,紧紧扣住三亚"三去一降一补"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城市国际化水平较低、城乡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供给单一、旅游市场欺客宰客等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二元"发展格局导致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框架没有搭建起来,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无法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能否在县乡财政不足以完全支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情况下,探索一条由市场主体来提供一部分农村公共产品的道路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市场力量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可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其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制度困境,朝约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造成农村文化事业落后,农民基本文化权利受损.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建立和完善符合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制度.本文从供给制度层面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伟忠 《桂海论丛》2005,21(6):52-54
市场经济的深化、农业的弱质性特征、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要求、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但是,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构建具有投入稳定、责任明确、决策科学、组织合理、监督有力、运行顺畅、供给有效等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2.
苏进祥 《桂海论丛》2007,23(6):46-48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广西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符合广西的客观现实,是实现广西工业化的基础,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对接东盟市场的需要。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广西的优势资源,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覃达 《桂海论丛》2002,18(3):79-81
文章基于广西名牌优质产品分布结构 ,及其对地区经济和所在行业的作用 ,分析了发展名牌优质产品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加快工业名牌优质产品的发展要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上要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各国纷纷制定出了种种环境规制。这些环境规制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林产品贸易领域。本文从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中国林产品出口的成本效应、创新效应、形象效应等的影响。在环境规制背景下,中国应该采取加快森林认证体系建设,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开拓多元市场等措施来使林产品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忠友  张勇 《桂海论丛》2007,23(5):58-60
了解文化产品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逻辑前提。文章在分析文化概念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无形性和价值特殊性等特殊性质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文化产品是一种同时具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种属性的特殊物品。  相似文献   

16.
民族歌舞旅游产品是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旅游产品的质量.本文以黔东南苗族侗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和管理为例,从满足游客对少教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的需求,以及旅游对少数民族歌舞产品的影响控制两个方面着手,以"真实性"为切入点,总结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开发的特点,并建立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管理模型,希望这个管理模型对少数民族歌舞旅游产品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中的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出来。品牌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于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和产品本身的素质 ,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并不断推动牌品的升级成长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外部性对供给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江  谭翔浔 《思想战线》2005,31(4):11-13
外部性是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具有的普遍特性,民族地区文化产品外部性作用的对象主要是国家政治体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发展。外部性作用的对象及强弱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政府补助力度、政策手段选择、供给取向等。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陶犁 《思想战线》2002,28(4):45-48
旅游产品整体上具有文化性 ,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经济运作过程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 ,所有的旅游活动都可视为文化旅游。民族文化以历史文化或地域文化的形式 ,可以渗透到所有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与其它旅游资源要素组合 ,深化和影响各类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台湾地区经济总量实现相对高速增长,但疫情对于岛内不同行业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别加以考察,2020年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业和出口。研究结果表明,台湾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较为有限,主要是因为疫情催生“远距经济”等新业态,众多5G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激发资讯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使岛内资讯电子工业产值大幅上升,有效弥补了传统制造业部门产值下滑所产生的缺口,推升了台湾制造业总体产值。祖国大陆作为台湾资讯电子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和生产据点,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全面复工复产,并且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支撑作用,有力助推了台湾资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正因如此,疫情防控期间,两岸进出口额逆势增长,大大改善了台湾对外贸易状况,这是疫情背景下台湾宏观经济形势保持稳定的关键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