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毛泽东主张用人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山头宗派,党内外人才要一视同仁,放开视野,坚持唯才是举,使用各方面人才,加强干部队伍和革命队伍的建设,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用人艺术,其目的是从组织上防止和抵制宗派主义、任人唯亲的腐败现象。他反复强调:用人时“能容忍各方,团结各方面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其中一点就是从来不搞小圈子。”坚决认为所有人才干部都是党的财富,要求用人时各级干部要胸襟宽广,搞“五湖四海”,不搞  相似文献   

2.
腐败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腐败现象的存在和蔓延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制度缺陷是一切腐败的根源,目前我国约权遏腐方面的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干部人事制度和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四个方面。我们要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就要进一步运用制度的力量降低腐败收益、提高腐败成本,严控用人腐败歪风并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这是把提拔任用与日常管理监督结合起来的新举措,更是对提拔使用主体(用人者)责任的加重,鞭策用人者在行使用人权力上慎之又慎和管理监督上常抓不懈。在《辞海》里,失察,指的是疏于检查监督。失误,指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鉴于此义,用人失察失误,主体(用  相似文献   

4.
王新利 《工会论坛》2007,13(3):126-126
任何部门和个人出现的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如何,最终都是归结为权力的滥用。因此,要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权力的正确运用问题。掌权者“自戒”,是促进权力正确运用的可靠保证;严格监督,是建立权力良好运行机制的有力保障;把好用人关,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权力腐败现象向深层、高层的发展 ,对领导干部和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成为干部监督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试就“一把手”监督问题作些探讨和思考。一、监督“一把手”的重要意义所谓“一把手” ,是反映我国国家政权系统、政党和社会团体、经济、文化等等组织的第一负责人、领导者 ,通常指党政“一把手”。数量有限的“一把手”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不同部门 ,而且有层次之分。由于“一把手”担负重要的责任、具有关键的作用 ,“一把手”一旦用人、决策失误 ,将给他所在单位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从一定意义上说 ,国家和…  相似文献   

6.
前一阵,人们打开电视机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已成为一大快意。乘兴之余,人们深被鏖战在绿茵场上的运动健儿展示出的精湛球艺,奋力拼搏、齐心应战的精神所慑服,更为其中表现出选人用人上的高明而喝彩。事情往往如此,若不优胜劣汰而是以人划线,恐怕连球也很难踢得赢。由此可见,以人划线实在是要不得。可环顾现实生活,在选人用人问题上,某些人总爱以人划线,总丢不开这样一把尺子:“他是不是我的人?”如认为是,则完信之,提拔之;至于你是不是人才,德性好不好都在其次,甚至由于不符合这把尺而坐冷板凳。至于区分是不是“我的人”的标…  相似文献   

7.
腐败,作为寄生在各种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病毒”,中外古今,概莫能免。建国以来,我党从来就没有放松同腐败现象的斗争,但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各种腐败现象为什么杜而不绝,且以愈演愈烈的趋势向社会蔓延?这既有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根源,同时也有政策法规不健全,体制改革不配套,监督机制不得力,政治思想工作跟不上等方面的原因,但突出的是对严重腐败现象打击不力。“对腐败现象警惕不足,纠正的措施也不得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腐败现象滋长蔓延原因的非常精辟的分析。他说:“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因此,坚定不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一、当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封建特权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社会根源。我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历史很长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等级  相似文献   

9.
在用人问题上,荀子比孔子更加强调任人唯贤。孔子谈自己的用人主张时引了周公对伯禽说的一段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平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论语·微子》)这是说,君子不怠慢自己的亲族,不让大臣怨恨你不任用他们;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腐败的特点、规律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的腐败现象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其主要特点是范围较广、层次较高、金额巨大、团伙作案、手段“先进”。具体表现为 :(1)从腐败现象的范围与领域上看 ,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腐败现象纵向上在深入 ,表现为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 ;横向上在扩散 ,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我认为 ,腐败现象虽然向各个领域、各方面渗透 ,但集中表现为三大领域 ,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 ,占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之首。据统计 ,1982年至1993年全国查处的党内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国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象一场瘟疫迅速蔓延开来,使得各国大伤脑筋。韩国迫不得已,近年来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廉政风暴”,被誉为“不流血的革命”。韩国把两个总统拉下了马,送上了法庭,去接受法律的审判。这一举措促进了韩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不是西方所独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12.
李新民 《理论前沿》2001,(12):27-28
对各级党委来说 ,坚持正确的干部工作导向 ,做好干部工作 ,必须抓好“进”、“管”、“出”三个关键环节。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把好“入口”如何培养、选拔干部 ,是干部工作首先要解决的用人导向问题。导向问题事关重大。用人导向正确 ,就能够引导广大干部把心思用在扎实工作、多做贡献上 ,会使我们的干部队伍人才辈出 ,生机勃勃 ,使党的事业蓬勃发展 ,兴旺发达。用人导向有问题 ,就会挫伤广大干部的进取心 ,也会把干部引到歧路上去 ,党的形象和事业就会受到损害。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 ,立党为公 ,以事业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政府行为具有自利性,直接导致行政权异化,导致公共决策失误、政府扩张、官僚机构低效率、寻租等“政府失灵”现象出现。“政府失灵”现象在公安派出所问题上也有突出表现。比如,“严打”决策存在的失误,使得“严打”的针对性逐渐降低,公安派出所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移;权力扩张,导致公安派出所职能缺位和错位;由于缺乏竞争,工作不讲成本,导致公安派出所办事效率低下;利用权力寻租,导致在公安派出所问题上产生腐败现象等。正确认识派出所“政府失灵”现象,有利于端正对公安派出所职能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公安派出所的打、防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寻租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4.
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或体制根源。又因为腐败现象的特征是权钱交换,所以,更有利益根源。我党执政后,多次进行了反腐败斗争,但未能重视腐败现象的利益根源,不注意从消除党员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矛盾的方面入手整治腐败,而是把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及克服这个根源的思想斗争方法绝对化,其结果并没使所有党员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为此,本文兹提出消除党内腐败现象利益根源的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表明,用人上的腐败为害最深、最烈。我们要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必须在这个关键部位上下大功夫。 一、当前用人腐败的各种表现 当前用人腐败的现象,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表现方式: 1、选人用人上的官僚主义、专制主义作风。如有的领导干部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察和提升上,不从实践而从档案袋和心理定势中选拔人才,或凭感觉,或靠印象,不走群众路线,无视集体领导,个人说了算,个人拍板定案;有的违背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仅凭个人好恶而取才,不管有德无德,是人才还是庸才;有的利用权势,求全责备,压抑优秀人才的选拔和成长等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现象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大案要案频发。对此,官方与民间不约而同地发誓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温床。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与各种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滋生腐败的一个“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剧烈转型发展国家的腐败问题更为突出。正处于转型发展中的越南就是如此。腐败现象已经成为损害越南共产党和政府的威望、危及社会稳定、阻碍革新深化、缓滞经济发展的一大“国难”。腐败频发主要源于越南近几年剧烈转型发展所形成的“混合型体制”。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深度反腐工作,其中很多做法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论坛》2001,(11):33-3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必须在创新用人机制上进行  相似文献   

19.
张渤 《人事天地》2006,(3):12-13
政府组织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是现阶段深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各级机关正在进一步深化机关用人制度改革,以预防和治理干部人事工作中的腐败现象,努力为优秀公务员的成长创造条件。竞争上岗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竞争意识,营造公务员队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改变过去那种“在少数人中选人”和“少数人选人”的神秘化、封闭式的传统做法,使干部选任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人事制度改革中较好的措施之一。本文就政府组织的中层职位竞争上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人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用人之道的集中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在十五报告中有关用人的重要论述,努力处理好有关用人的十大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