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茶艺是什么?茶艺就是沏茶的一种表演艺术。茶艺凝汇中国传统文化的表演方式能给人们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个角落之时,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该文讲述的就是一对龙凤胎兄妹弘扬茶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吕波  龙华 《思想战线》2011,(Z1):351-352
茶艺表演肢体语言具有较强的形体美学特性,它是以手势与面部表情为中心的有限形体运动,从整体上看,茶艺表演肢体语言的美学特性,具有动静、虚实、情境结合的诗意形态,因此通过对中国茶艺表演中肢体语言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情趣的探析,旨在探讨茶艺表演的美学价值,以达到弘扬民族茶文化精神,为茶艺表演的创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虚静"是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概念,指主体排除干扰、内心空明澄静的一种心理状态."虚静"这一概念,来源于老庄哲学.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也进一步表达了对虚静的看法.但是,刘勰的虚静观也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庄子虚静观之处:两种虚静观的内涵与表现不同,达到虚静状态的途径与手段也不同.刘勰的虚静观是对庄子虚静观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陈大为 《求索》2012,(7):136-138
对王国维"境界说"中潜在的要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境界说"与"虚"结下的不解之缘,即"境界说"对虚静和虚境的内在重视。虚静是"境界"生成的审美心胸,虚境则是"境界"潜隐的意蕴追求,而这种种之"虚"则又根基于"真"。  相似文献   

5.
“虚静”是一种张力状态,“虚静”的功能效应与张力存在有极大关系.从静态来看,作为创作主体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虚静”在“不动之动”的紧张制衡中勃发出无限张力,充满了巨大的势能,是一切艺术表现的基础;从动态来看,以虚静到极点的心灵去映照大千世界的“飞跃的生命”,其间的张力可以中断现实的时空,打开心理的时空,从而达到无限和无穷,冥合至高无上的宇宙精神,实现艺术功能上的“核骤变”.  相似文献   

6.
茶艺与茶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子民 《台声》2002,(5):37-38
这些年来,两岸民间的交流蓬勃展开,其中茶艺交流也十分热络。记得1989年台湾的“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先生到北京访问,应邀参加在北京“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公开表演茶艺,提出“两岸品茗,一味同心”,得到了广泛反响。不久,在范先生指导下,北京市西城区职业学校设立茶艺专业班,推广茶艺。我因同乡之谊,应邀出席开学典礼。其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文化节在杭州、上海、福州、桂林、西安等地纷纷举行。随之,茶艺也在各地逐渐普及,“茶艺馆”雨后春笋般地兴起。茶艺馆开张时,我应邀去品茶、观看茶艺表演;到福建等地旅…  相似文献   

7.
《台声》1996,(8)
由北京燕京实业集团公司、北京燕京书画社和台湾华一馨艺文协会、台湾天仁茶艺文化基金会清华茶会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茶艺交流表演暨书画联谊笔会”,6月8日在北京前门饭店举行。会上,以杨月明团长为首的台湾华一馨艺文协会一行13人,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全套茶礼、四序茶茶艺表演。60多人齐聚一堂,边品茶、边座谈,与会的书画家即席挥毫,共同畅叙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同胞相聚,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8.
正4月17日,以"韵·东方"为主题的海峡工艺精品奖台湾巡展在台湾台北开幕,共展出数十位历届海峡工艺精品奖获奖者的122件手工艺品,作品涵盖木雕、陶瓷、玉石雕、综合材料等四大类。展览现场还邀请茶艺师进行表演,让观众不仅可欣赏到茶艺设计师的匠心之作,还可领略东方生活美学韵味。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辅导总会会长张富钦表示,未来将继续为推广两岸的工艺精品及  相似文献   

9.
甘铁生 《台声》2001,(3):27-28
有个名叫范增平的台湾人,雅号“茶痴”,他曾经给我留下过十分深刻的印象。早在 80年代末期,他就曾辗转到祖国大陆,推广、普及茶艺; 10多年来,他为促进两岸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新世纪第一个春节过后的一天,我在北京职业高中“中华茶艺园”采访了他。 两岸品茗一味同心   这个茶艺园不大,但很精巧雅致。茶舍里布置得古色古香,从文房墨宝到海峡两岸各具特色的茶具,无不透着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氛。略作寒暄后,范先生就介绍他的女弟子李老师做茶艺表演。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范先生以平和而悠扬的语调,讲述着他对…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12)
<正>成都崛起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文化支撑力量。而这种文化,在成都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过程中,也完成了自身的蝶变。德国当地时间5月17日中午,"柏林亚太周"感知中国活动在柏林开幕,来自成都的艺术家的文艺表演、美食家的美食展示,让德国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感知和了解现代中国。蜀锦、蜀绣、漆器、竹编、银花丝、棕编、剪纸、书法及武术、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杂技、川剧、舞蹈、变脸、木偶等民俗文化表演让德国人赞叹不已。70多岁的克里西姆久久不愿离去,一杯又一杯学习喝"中国茶"。还在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虚静论”的观点引入课堂机制,强调教师在文学教学中必须“再造虚静心境”。通过对虚静的心理内涵的阐释,论证了教师的“心境再造”对营造文学课堂教学中复合性审美氛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林楠 《政协天地》2012,(8):62-64
虚静思维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主要指在观察分析事物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通过"虚"心、"静"神的体证方法,回复到事物最初原始状态或达到与宇宙大化冥合的目的。虚静思维属于非逻辑思维,强调精神虚静以回复先天本然,保养太和真朴之气。古代哲学中道家将"道"作为宇宙万事万物的本体,"道"的特性为"虚静"、"自然"、"无为"。《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字之日道。”表明道体虚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有美景,美景透茶香。龙井茶、虎(?)水,世人誉为"西湖双绝"。连岗三面,在水一方。登上三面临湖的湖畔居茶楼,西湖的湖光秀色尽收眼底。湖畔居有闻名中外的特级西湖狮峰龙井茶和全国各地各类100余种名茶、功夫茶,且用纯天然虎(?)泉水冲泡;有中外各式花茶,韵味独特的西湖茶宴;有各具特色精湛的各式茶艺表演和江南丝竹;还有独具古今特  相似文献   

14.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有美景,美景透茶香。龙井茶、虎跑水,世人誉为"西湖双绝"。连岗三面,在水一方。登上三面临湖的湖畔居茶楼,西湖的湖光秀色尽收眼底。湖畔居有,闻名中外的特级西湖狮峰龙井茶和全国各地各类100余种名茶、功夫茶,且用纯天然虎跑泉水冲泡;有中外各式花茶,韵味独特的西湖茶宴;有各具特色精湛的各式茶艺表演和江南丝竹;还有独具古今特色的各类茶壶、茶具。  相似文献   

15.
张文勋 《思想战线》2008,34(3):58-63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是一部人生哲学.庄子所追求的虚无之"道",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之道,又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境界;他追求的"逍遥"是无已、无功、无名的绝对自由;他所说的"坐忘",就是"吾丧我",由"吾丧我"而至物我两忘,以此构建虚静愉悦的精神家园;他倡导一种生死面前的乐观主义及"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的人生情趣.  相似文献   

16.
苍茫的境界     
不知从何时起,你喜欢上了苍茫这个词组,喜欢上了苍茫这种独特的境界。在你眼里,苍茫是一种静,一种远,一种大美。苍茫就是苍凉和迷茫的完美组合,  相似文献   

17.
小品迷付帅     
如果你有机会到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顺义分公司来,提到“付帅”的名字,保安员们都会说“认识!就是演小品的保安员,他真是搞笑高手。”2002年3月,付帅在顺美服装厂保安班当队员。一天,《情有千千结》电视剧摄制组到客户单位进行外景拍摄,他的两个队友发现著名演员李幼斌也在里面,两人想和明星合影,却又不敢说,便撺掇付帅去问问。当付帅纯正的东北话一出口,李幼斌便愉快地答应了,并问他“你是东北的吧!”一聊才知道,两人都是长春人,地道的老乡。合完影后,李幼斌拍拍他的肩膀说:“咱们东北人在表演上很有天份,悟性高,我看你很聪明,挺适合表演,…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2日下午,由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诚邀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夫人及女外交官,联手北京老字号协会共同举办的"文化传承友谊,携手共迎奥运——中外妇女庆三八相聚老字号"联谊活动,在北京著名的张一元天桥茶馆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少华、北京市商务局领导、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以及三十多家北京著名老字号企业领导、女性掌门人和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联谊会气氛活跃,中外宾客相互介绍、相互交流,老字号品牌除了展示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还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绝活:张一元的迎奥运双语茶艺表演;全聚德、便宜坊、晋阳饭庄的烹饪技艺展示;荣宝斋的木版水印表演等。现场除了表演,还进行了红  相似文献   

19.
"居大宁"——初闻此名,便在我心里引发一种莫名的奇妙感。及至后来,当我知道他是一位画家时才猛然释怀:居于闹市以求宁静,而动中取静、寓动于静不正是传统中国画独特魅力的生动写照吗?古人云:"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古之"大隐"者,谁人又能舍"琴棋诗画"以它就哉?古往今来,无论是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亦或后来  相似文献   

20.
陈林 《前沿》2015,(1):149-154
荀子"化性起伪"的实质是转化心的选择机能,使心由"藏两动"的状态向"虚壹静"的状态转化,以确保心在认知判断时能以礼义为标准思考和选择。荀子提出了"学习礼义"、"亲近师友"、"音乐教化"、"环境熏陶"、"积累工夫"等一套完善的"治气养心之术"来实现心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