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军营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女兵:她们上天能跳伞,下海能潜水,见山能攀崖,遇水能泅渡;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担负着海军陆战队的侦察重任,被誉为两栖“霸王花”。  相似文献   

2.
女兵“周末情结”扫描向荣高(特约撰稿人)女性一旦走进绿色军营,便多了几分神秘的梦幻色彩。在这个开放而多彩的世界里,她们是滑动着舞步涌入军营的。十七八岁,一个如诗如梦的花季。当她们浑身上下披着父母、同学、朋友一夜之间赶制出来的花环,当她们第一次听到威严...  相似文献   

3.
谭安利 《黄埔》2011,(4):40-42
我的母亲谭珊英与著名作家谢冰莹是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校友,1926年一起投笔从戎,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的女兵。在黄埔军营里,她们与同室姐妹周铁忠、周有德、王容箴、谢翔霄、黎树蓉为了显示作为未来军人应当具有男性的刚强,结为生死与共的"七兄弟",共同学习,一起操练,还参加了西征讨伐夏斗寅的战斗。谢冰  相似文献   

4.
在武警上海总队世博安保女兵训练管理基地,有一群具有高学历的女兵。她们中有的拥有研究生学历,有的来自复旦、交大等知名学府。她们的加入,让钢铁营盘多了些书生意气,也增添了些斯文和秀美。虽然远离家庭,但她们以军营为家,以岗位为家。入营以来,她们温婉的目光中闪露出越来越多的顽强和坚毅、责任与使命、荣誉和纪律。  相似文献   

5.
一陈急促的电铃声刚停,百十名身著草绿色服装的军人便在一幢红色楼房前齐刷刷地站好了队。值日军官开始点名:「赵玥!」「到!」这一声宏亮、粗犷的应答声,惹得军人们暗自发笑。原来,「赵玥」是一名女兵的名字,而应答的却是跟她名字发音相近的一名男兵。这个连队由男女兵混合编成。一百零七名官兵中,有二十七名妇女。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个通信连。当代「花木兰」当我的目光从她们身上一一掠过时,我发现,无沿帽下盖着一色的短发,红帽徽、红领章把一张张脸映衬得红扑扑的。尽管她们都竭力使自己表现得庄严和威武,但多数人还是掩饰不住那固有的天真和稚气。这是自然的,她们最大的只有二十二岁,最小的才十六岁。在中国,女兵往往被人称为“花木兰”。  相似文献   

6.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每天下午5点钟,如果你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西门前走过,都能听到这样的军训口令声,清脆里带着娇柔,娇柔中透着威严。这时,你一定会认为是哪支部队的女兵正在这里训练。如果你这样猜想,那么你只猜对了一半,这是在训练没错,但并不是女兵,而是一队女保安员。她们踢腿、摆臂,一丝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3,(11):41-42
在未来海战中,女兵队主要担负着渡海攻坚、敌前登陆、背水攻坚和两栖侦察作战等任务。海军92057部队两栖侦察队女兵队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陆地猛虎”、“海中蛟龙”——“两栖霸王花”女子陆战队。几年来,她们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在特殊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陈忠强 《求索》2013,(10):146-148
屈原在楚辞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的经典形象。并赋予她们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仙界的神女、人间的凡女、理想世界里的美人。神女代表着远离尘世、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凡间关女代袁着芸芸众生简单低俗、伸手而能及的生活愿望:美人则喻指屈原理想中贤德的明君和清明政治。屈赋女性形象及其特定的关学意蕴,对屈原以后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几乎成为了美人形象的经典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9.
青年官兵从商心理探析吴祖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商品价值取向将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经济化是时代的潮流,观念商品化将成为时代发展的总趋势”。那么,军营这块铁打的营盘,商品经济的“佛门圣地”,在未来市场经济化的潮流中,是商品“禁地”,还是“军营特区”?军人是死守铁门,还是参与商品经济大循环呢?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探讨军人从商心理,对于了解部队新情况,把握部队青年官兵思想特点,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保持军队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年官兵从商心理现状最近,笔者对豫北部队500名青年官兵从商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他们的从商心理主要有三个具体表现:一是态度认可明朗化。军人从商心理就是军人欲参与商品经济活动和商品交换的愿望和想法,也即经商的期望和态度。147份问卷调查表明,青年官兵对改革开放形势下,军人经商持赞同态度的占22.4%,基本赞同的占23.3%,非常赞同的占15.6%,有效认可率达61.3%。某部二营16名营连干部,有13人认为军人经商可以,机关干部83.4%的人员认为军人经商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完善军队待遇,缩小军地反差。对问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保卫祖国,绝不允许有经商行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5,(5):76-7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妇女的创业以及女企业家的发展引人注目。目前,女企业家已占我国企业家总数的20%。在我国,女企业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她们以其特有智慧、勤劳、坚韧和奉献,巾帼不让须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为此,本刊特开辟“女企业家成功之路”栏目,所推出的每篇文章都将聚集女企业家成功背后的曲折故事,通过她们创业的心路历程充分展示当代女企业家的时代风采,大力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本期,这个栏目把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访谈录作为开栏之作。  相似文献   

11.
杨治芳 《黄埔》2009,(3):26-27
1926年2月,耿道庸出生在武陵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里,自幼随父在军营里生活,感受着紧张而肃穆的军营风貌,军人英姿飒爽的高大形象,今他油然起敬,心向往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耿道庸耳濡目染日本法西斯军人对中国人民施行的种种暴行,仇恨的种子在心中播下,复仇的激情在心中燃烧。1944年,18岁的他以文化测试第一名考入(桂林)六分校军预班第二期第一队入伍生,  相似文献   

12.
代表风采录     
出席中国妇女十大的1280名代表是当代妇女中的优秀典型,我们从中遴选了10位。她们中有年轻的基层村委会主任,有归国创业的女博士,有爱岗敬业的打工妹,有自主创业的女民营企业家,有突发事件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有奥运冠军,还有从事法律维权、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的女性。她们虽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经历迥异,但她们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演绎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创造的奇迹.她们的涌现诠释了妇女事业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世博园内328平方公里的核心地带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她们是支党员女子先锋队;她们不施粉黛,面对高密度的客流默默奉献;她们的身影遍布园区各个角落;她们共同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巴土巾帼先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叶,中国传统性别秩序在启蒙知识分子的强国话语和西方现代女性观的输入中遭到挑战,女性译者通过文学翻译积极参与了时代性别话语的建构.她们在翻译活动中关注两性之情、女学目标、婚恋问题、女子贞节、女性生育、女子独立人格等时代焦点问题,在宏大的历史主流叙事中插入了女性自身的性别政治诉求,女性关怀立场十分突出.在审视他者、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女性译者表现出对新潮思想中潜在危险所具有的洞察和冷静判断,对塑造女性现代身份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巾帼之爱     
在浦东新区,有这样三位女性企业家:她们尽管很忙,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急需帮助的人;她们富裕起来的同时,不断播撒着爱的阳光;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首都第一支女子巡警队剪影本刊记者程林杰有这样一群女孩,正值豆蔻之年,毅然告别了裙钗、粉黛;有这样一群女孩,青春韶华之时,大步跨进了直线加方块的警营。她们就是1994年夏初北京市公安局招收的首批女巡警队员。其时,记者曾撰文《北京今春大学生从警热》,报道...  相似文献   

17.
在未来海战中,女兵队主要担负着渡海攻坚、敌前登陆、背水攻坚和两栖侦察作战等任务。海军92057部队两栖侦察队女兵队就是人们传说中的“陆地猛虎”、“海中蛟龙”——“两栖霸王花”女子陆战队。几年来,她们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在特殊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台湾文坛,群雌并起,其最出色表现,在小说。多年前,她们的先驱,心智开阔的伍尔芙夫人(VirginiaWoof)曾说过:“女子一向在客厅的人来人往中讨生活,正可锻炼她们的心灵来观察并分析别人的性格。这样的锻炼足以成小说家,而非诗人,”如今,台湾的才女早已不在客厅中讨生活了,她们足迹遍及世界,眼光注视八方。也许,急剧的社会转型使她们更多地面临生命困境:也许、女性的本能使她们更为真切实在,无闲也无心玄虚飘浮,才女们依然大多钟情于小说创作。小说,在中国近代以前、一直是须眉独霸的文体。如今,却有众多娥后于其中大损其…  相似文献   

19.
提起中国女兵,人们自然想到花木兰、杨门女将。但是,在封建社会,花木兰是替父从军,只能女扮男装,而杨门女将却是背负着阴魂不散的沉重的亡夫之灵,操戈也就仅限于杨氏家族。汪洋大海般的封建纲常泥潭陷女子于十八层地狱,何况古语又云: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女子从军,谈何容易!当时代发展到本世纪初,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大革命的洪流荡涤着一切污泥浊水,一向被视为社会底层的女子从军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说:知难行易。那么,是谁首先拓开中国女兵思想的草莽呢?查阅史料典籍可见,旧军阀视妇女为玩物,根本不…  相似文献   

20.
李渔《闲情偶寄》的《容声部》是系统地讨论女性仪态美和容貌美及女性自我美化艺术的著作,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有独特价值。他大胆地肯定了人体美的正当合理性,但同时也透露出中西方关于人体审美观念的差别。于灵与肉的统一中,东方更重精神,西方则更重肉体。但该著作中的审美观毕竟是封建男性文人对女性的审美观念,其中不免流露出那个时代所特有的陋习恶趣,如对女子“三寸金莲”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