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宋汤 《当代广西》2009,(12):46-46
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许多因土地权属、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妥善化解这些矛盾纠纷,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容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方娟 《公民导刊》2008,(12):16-17
新闻背景:赋予农民更充分土地承包权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相似文献   

3.
罗蔚 《公民导刊》2008,(7):28-29
土地承包法的出台从法律上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纠纷明显增多,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力图从立法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人大》2011,(24):18-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实施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8,(21):6-7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受全国人大委托,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8月至9月,重点围绕有关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对农村承包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支持、法律宣传等几个方面,对本市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情况开展检查。  相似文献   

7.
黄秋菱 《当代广西》2008,(23):54-5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改革的核心。土地承包法和福建省实施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实施,把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农民长期且有法律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庆前夕,本刊记者就土地承包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情况专访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先。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自发流特、逐渐规范和加速发展三个阶段,呈现出鲜明特点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是:保护耕地资源,坚持土地流转“三个不得”的原则不动摇;加强立法,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落实;构建市场,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搭建平台;加强管理与服务,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保障;完善配套措施,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规定农村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同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2003年3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农民长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规定了农民承包士地的若干具体办法。两法一办法将确保我省广大大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稳定与农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眼下,当很多城市正为“民工荒”而焦虑之时,不少农村地区也正面临着“争地风”的考验,近来,记者 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调研时发现,随着中央“一号文件”,“三补一免”等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要田,由此引发的各种土地纠纷大幅上升,河南省邓州市市委书记刘朝瑞认为:“土地承包纠纷,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第一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家出台利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承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由于土地承包政策不配套,使土地承包法难以落实到位。当前应尽快完善配套法规,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切实保护承包户的利益,维护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13.
视点     
坚决制止强迫或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 据农业部2月2日公开的信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将成为2012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个要点。今年将坚决制止和纠正强迫或限制农民流转承包地等行为。  相似文献   

14.
<正>政策性土地流转纠纷通常指由于国家农村经济政策重大调整而引发的土地流转纠纷。我国为期30年不变的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开展于1998年。当时,广大农户未能预料到几年后取消农业税这一重大宏观政策的出台,更不能预料到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后又接连推出了"含金  相似文献   

15.
“个人破产”为时尚早——从农村经济现状论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涛 《前沿》2009,(8):87-89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复杂性对破产原因的影响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同认识给破产财产界定带来的困难,以及保障农民基本权利与破产复权之间矛盾。探讨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的实际经济状况对我国构建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影响,说明我国目前还不不具备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对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要求更加迫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笔者受此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富金 《政策》2005,(1):27-29
去年以来,在农业经济效益看好的新形势下,农民承包土地和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要求承包土地,农村土地的供需矛盾问题开始突出,由此引发了不少土地承包纠纷。当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值得重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代表微语     
提高山区农村抛荒土地利用率,一要加强机耕路、水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便实行现代化农耕操作;二要从政策方面鼓励种植大户承包抛荒土地,实现规模种植经营;三要引导农民利用抛荒土地种植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采取“农户+公司”的合作模式,促进农民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上杭县人大代表丘尚炎  相似文献   

19.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8,(19):4-4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农村考察时,对农民表示,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似文献   

20.
提倡农村土地流转,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重要内容。在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及对土地经营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还需要赋予农民完整意义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培育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以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