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正>行使质询权、提出质询案,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一项监督权力,是一般监督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一种刚性监督方式,是纠正和解决重大问题的一种严厉的监督手段,因此被认为是人大监督权中的一项"核心权力"。质询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一种强有力的监督形式,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行使质询权是世界许多代议制国家普遍采用的监督形式。我国质询制度起源于1954年宪法,当时叫"质问"。"文革"期间这一制度被取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和机关按照"坚持好的、修订旧的、建立新的"的原则,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努力将权力运行和工作运作置于制度的轨道上。打造权力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大作为权力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自己权力的约束,另一方面要依法监督和制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在这八项监督中,人大监督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相似文献   

4.
"谁来监督监督者"是权力运行领域的永恒话题。任何公权力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和规范,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职务是一种国家职务,应当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重要区别。只有把人大代表的权力置于人民的严格监督和控制之下,让选民、原选举单位和社会舆论等群起监督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才不会懈怠,才  相似文献   

5.
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要使监督到位,首先必须认识到位,提高对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人大监督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具有权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就整个国家监督体系而言,这是法定的权力,不是可监督可不监督的问题。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也是法定的义务,不是可接受可不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朝霞 《桂海论丛》2014,(6):114-120
加强权力机关的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是遏制财政供养单位用钱失控、保障政府资金收支合法合理的重要保障。地方权力机关财政监督所面临的问题是: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专业监督水平低、缺乏监督动力、监督结果刚性约束低等。根据国内地方权力机关财政监督的改革实践及国外的经验,应采取健全多管齐下监督体系、提高地方权力机关财政预算监督的能力、增强预算透明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对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增强对行政和司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浦东新区实际,就进一步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良灵 《群众》2020,(7):56-5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专列一章作出重大制度安排。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推进,通过创新监督促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二、完善监督工作制度发挥国家权力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亟需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在我国监督体制中,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这是因为人大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其实质是对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这些年来,人大监督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地方各级人大的监督工作比较活跃。但是人民群众还不满意,特别是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群众反映强  相似文献   

10.
<正>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应该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重要区别。选举权和监督权是不可分割的。在我国,选举的实质是人民群众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管理国家的权利委托给选出的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监督的实质是一种控制,是人民群众对于委托出去的权力有控制运作的资格和能力。人民有权监督自己选出的代表,是保障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里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  相似文献   

11.
个案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制度,是以权力规制权力的重要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政权组织形式的必然要求,符合法理,具有宪法和法律上的依据.这一制度能够促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2.
彭永雄 《传承》2011,(19):84-8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提出的同时,也把"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第一次写入党的工作报告。保障国家权力机关有效行使监督权,是目前我国权力机关改革的重点。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也是当前司法改革的关键。本文拟对新时期人大的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关系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宗晓虹 《理论月刊》2004,(2):107-108
为了防止行政机关越权立法和滥用立法权,国家权力机关应通过授权、备案、批准等制度对行政立法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4.
司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为了防止司法权的滥用。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制权。目前在我国,虽然并未有明确的分权机制,但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还是有明确界限的。应当承认,在当前的国情和制度下,不仅司法权力,也包括我国的国家权力,在如何被监督与制约方面都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因此,对司法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完善,应首先完善其他权力机关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规范其他形式的监督与制约。完善人大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题中之义。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司法权力源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人大监督与制约司法权力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5.
一、进一步深化对人大监督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行政机关是同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人大对政府实行监督,是法定的职权;政府接受人大监督,是法定的义务。人大与政府这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是由国家的政体所决定的,是国家机关  相似文献   

16.
<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调"实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健全不当用权问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即权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牛余庆 《桂海论丛》2004,20(1):34-37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如同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样重要 ,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具有最高的监督权威和监督效力。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 ,加强干部的权力监督 ,防止权力腐败 ,是保证党的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对权力机关接受监督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怎么监督?监督哪些方面?谁来组织监督?这些问题还缺乏规范,使监督无从下手,尤其是没有"责任追究"。即使有了一些象征性的监督,如公民旁听人代会或常委会等,也达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因此,要对权力机关实施有效的监,必须改变权力机关目前存在"权责不等"的现状,使权力机关在有责的前置条件下行使职权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首先,设文法律责任,是完善法律的法理要求。"权责对等"是法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目前,我国法律只赋予了权  相似文献   

19.
人大对审判、检察机关监督定位和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证司法权的正确行使, 不仅要依靠司法体制的完善和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 而且需要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人大对审判和检察机关的监督, 至今存在定位不明确、缺乏力度、效果不明显、与司法程序不相衔接等问题。在司法制度不够完善, 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检察机关对审判工作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下, 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如何对审判和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不仅应在体制和制度架构之内寻求办法, 而且应该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回归常识与共识,保持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承继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民主与法制(治)建设,人大有立法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人事选举任免权、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权等四个方面的权力,人大监督的对象是"一府两院",监督的内容包括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大日常性的工作就是议事和监督……诸如此类的概念和表述提法,既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重要内涵,也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凡涉及人大工作方面法律的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